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220301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报告 第 号安装点位:设备名称:企业名称及公章)年月日A1 基本情况企业名称:单位地址:联系人:行业类别: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点位: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各设备名称、型号和产品序列号:设备监测项目: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生产单位: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单位: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施工单位:监测站房建设完成时间:设备安装完成时间:设备调试完成时间:备注:A.2 排污口表 A.2项目技术规范要求是否符合排污口符合环保部门规范化排污口要求,并设置有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钢平台 和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米用钢材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Q235-B,并

2、具有碳含量合 格保证。防护栏杆安装后顶部栏杆应能承受水平方向和垂直向下方向不小于890N的 集中载何和不小于700 N/m的均布载何。在相邻立柱问的最大挠曲变形应不大于 跨度的1/250。水平和垂直载荷以及集中和均布载荷均不叠加。中问栏杆应能承 受在中点圆周上施加的不小于700 N水平集中载荷,最大挠曲变形不大于75 mm。 端部或末端立柱应能承受在立柱顶部施加的任何方向上890N的集中载荷。钢平台的设计载荷应按实际使用要求确定,整个平台区域内应能承受不小于 3kN/tri2均匀分布活载荷。在平台区域内中心距为1 000 mm,边长300 mm正方 形上应能承受不小于lkN集中载荷。平台地板在

3、设计载荷下的挠曲变形应不大于 10 mm或跨度的1/200,两者取小值。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应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要求应符合GB 50205的规定。当 不便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但应保证设计的结构强度。安装后的防护栏杆及钢 乎台不应有歪曲、扭曲、变形及其他缺陷。防护栏杆制造安装工艺应确保所有构 件及其连接部分表面光滑,无锐边、尖角、毛刺或其他司+能对人员造成伤害或 妨碍其通过的外部缺陷。钢平台和通道不应仅靠自重安装固定。当采用仅靠拉力的固定件时,其工作 载荷系数应不小于1.5设计时应考虑腐蚀和疲劳应力对固定件寿命的影响。安装 后的平台钢梁应平直,铺板应平整,不应有歪斜、翘曲、变形或其他缺陷。防护栏杆

4、及钢平台的设计应使其积存水和湿气最小,以减少锈蚀和腐蚀。根 据防护栏杆及钢平台使用场合及环境条件,应对其进行合适的防锈及防腐涂装。 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安装后,应对其至少涂一层底漆和一层(或多层)面漆或采用 等效的防锈防腐涂装。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的设计应使其积存水和湿气最小,以减少锈蚀和腐蚀。根 据防护栏杆及钢平台使用场合及环境条件,应对其进行合适的防锈及防腐涂装。 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安装后,应对其至少涂一层底漆和一层(或多层)面漆或采用 等效的防锈防腐涂装。防护栏杆不得低于1.5 m。扶手的设计应允许手能连续滑动。扶手末端应以曲折端结束,可转向支撑墙, 或转向中问栏杆,或转向立柱,或布置成避免扶手末

5、端突出结构。扶手应采用钢 管,外径应不小于30 mm,不大于50 mm。米用非圆形裁面的扶手,截面外接圆 直径应不大于57 mm,圆角半径不小于3 mm。扶手后应有不小于75 mm的净空 问,以便于手握。在扶手和踢脚板之问,应至少设置两道中间栏杆。中间栏杆应米用小于 25mmx4mm扁钢或直径16 mm的圆钢。中问栏杆与上、下方构件的空隙间距应 不大于500 mm。防护栏杆端部应设置立柱或确保与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结构牢固连接,立柱问 距应不大于Im。立柱不应在踢脚板上安装,除非踢脚板为承载的构件。立柱应 米用不小于50mmx50mmx4mm角钢或外径30 mm50 mm钢管。踢脚板顶部在平台地面

6、之上咼度应不小于100 mm。踢脚板应米用不小于100 mmx2mm的钢板制造。表 A 2 (续)钢平台 和防护栏 杆应设置安全、永久的维护和采样平台。平台面积不少于5 m2,平台宽度(平 台外侧至烟道外壁距离)与长度均不小于1.2 m。平台应安装在牢固可靠的支撑结构上,并与其刚性连接;梯间平台不得悬挂 在梯段上。平台钢梁应平直,铺板应平整,不得有斜扭、翘曲等缺陷。当平台设置在离地面高度三Sm的位置时,有通往平台的Z字梯/旋梯/升 降梯,梯段宽度不小于0.9 m,梯间平台宽度不小于梯段宽度,向净空不小于1.8 m,爬梯的角度不大于50。平台上应有二孔插座不少于2个(AC (22022)V,频率

7、50Hz)。一切敞开的边缘均应设置防护栏杆。通行平台的无障碍宽度应不小于750 mm,单人偶尔通行的平台宽度可适当 减小,但应不小于450 mm。梯间平台(休息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 梯间平台(休息平台)在行进方向的长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平台地面到上方障碍物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m。平台地面到米样口垂直距 离应不大于1.8 m。平台地板应米用不小于4 mm厚的花纹钢板或经防滑处理的钢板铺装应搭 接。相邻钢板上表面的咼度差应不小于4 mm。工作平台和梯间平台(休息平台的地板应水平设置。通行平台地板与水平 面的倾角应不大于100,倾斜的地板应米取防滑措施。小结:A3 烟气自动监测系统设备

8、性能 表 A 3项目技术规范要求是否符合设备资质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进口仪器是否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有环保部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产品实用性检测合格报 告。仪器的名称、型号必须与证书相符合,且在有效期内。设备外观是否有计量器具巴A标志和产品铭牌。各部件连接可靠,表面无明显缺陷,各操作键使用灵活,定位准确。仪器各显示部分刻度、数字清晰,涂色牢固,不应有影响读数的缺陷。仪器外壳或外罩应耐腐蚀、密闭性能良好、防尘、防雨,启动使用后,结 构、管路无颤抖震动滴漏现象。设备、各部件、构件之问永久性焊接符合技术文件和图样规定。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0C4

9、5C;相对湿度:W90%;大气压:86 kPa106 kPa; 烟气温度:260Co供电电压AC (22022)V,频率 50HZo安全要求在10 C35C,相对湿度85%条件下,仪器电源引入线与机壳之问的绝 缘电阻应不小于20 MQ;仪器应设有漏电保护装置,防止人身触电。仪器应有防止雷击设置。功能要求校准仪器应能用手动和/或自动方法进行零点漂移和董程漂移校准。仪器有防止光学镜头、插入烟道的探头被烟气污染的净化系统。仪器具有记录、存储、显示、数据处理、数据输出、打印、故障告警、安 全管理和数据传输等功能。烟气自动监测系统显示终端应有烟气温度、烟气流速、污染物实测浓度、 标态烟气流量、污染物排放

10、速率、生产负荷,需要污染物折算浓度的还需应有 氧量、污染物折算浓度。仪器数据米集控制器应能保证存储至少半年的原始数据。烟气自动监测系统能够自动生成日报表、月报表、季报表和年报表。能记录测定数据和仪器运行状态数据,仪器运行不正常时发出告警信息。仪器应能对数据文档进行文档保存和备份,能自动生成运行参数报告,数 据报告,掉电记录报告和操作记录报告。仪器系统应具有二级操作管理权限。具有异常情况自动恢复功能。提供网络接入功能,传输协议符合HJ/T 212的要求。系统应具有显示仪器现场工作状态功能,可设置条件查询和显示历史数据, 打印告警信息和各种图表。仪器应能够记录不咼于Imin的累积平均值,能显示和打

11、印Imin、15min的 测试数据。小结:A4 监测站房表 A 4项目技术规范要求是否符合监测站房监测站房的基础荷载强度三2 000 kg/tri2,其面积应三2.5mx2.5m,空间咼度 应三2.8 m站房建在标高三Om处。站房内应有空调和冬季米暖设备,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0C30C,湿度应W 60%,空调应具有来电自动重启功能,站房内应安装排风扇。监测站房内配电功率能够满足仪表实际要求,功率不少于8 KW,至少预留三 孔插座5个、稳压电源1个、UPS电源1个。监测站房内应配有有生产资质单位生产的标准气体,且在有效期内。仪器设备工作电源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接地线缆应大于4 mm2的独芯护套 电

12、缆。接地电阻小于4Q,且不能和避雷接地线共用。平台、监测站房、交流电源设备、机柜、仪表和设备金属外壳、管缆屏蔽层 和套管的防雷接地,可利用厂内区域保护接地网,采用多点接地方式。厂区内不 能提供接地线或提供的接地线达不到要求的,应在子站附近重做接地装置。电源线和信号线加防雷器。接地线和零线不得共用,主机柜外壳和可导电的金属外壳要可靠接地。电源线、信号线与避雷线的平行净距离三Im,应避免交叉。由烟囱或主烟道上数据柜引出的数据信号绒要经过避雷器引入监测站房,应 将避雷器接地端同站房保护地线可靠连接。信号线为屏蔽电缆线,屏蔽层应有良好绝缘,不可与机架、柜体发生摩擦、 打火,屏蔽层两端及中问均需做接地连

13、接。监测站房仪器应按施工图排列整齐,监测仪器顶平直度和平面度应不大于 Smm,监测仪器牢固固定,可靠接地。二次接线正确、牢固可靠,配导线的端部 应标明回路编号。配线工艺整齐,绑扎牢固,绝缘性好。小结:A5 安装施工表 A 5项目技术规范要求是否符合绘制烟气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布置图。|不得多台固定污染源排放设备共用一套烟气自动监测系统,每台固定污染源 排放设备均需安装烟气自动监测系统。固定污染源烟气净化设备设置有旁路烟道时,烟气自动监测系统探头应安装 于烟气混合烟道。烟气自动监测系统探头安装位置应优先选择垂直管段和烟道负压区域,应避 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颗粒物探头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

14、变径管 下游方向不小于4倍烟道直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2倍烟道直径处; 气态污染物探头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2倍烟道直径, 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0.5倍烟道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 D_2AB/(A+B),式中A、B为边长。当安装位置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尽可能 选择在气流稳定的断面,但安装位置前直管段的长度必须大于安装位置后直管段 的长度。在烟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断面下游应留有参比方法米样孔,米样孔布设应 按照GB/T16157确定,在与烟气自动监测系统互不影响测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靠 近。烟气自动监测系统探头不宜安装在烟道内烟气流速小干5 m/s的

15、位置。若一个固定污染源排气先通过多个烟道后进入该固定污染源的总排气管时, 应将烟气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在该固定污染源的总排气管上。不得只在其中的一个 烟道上安装一套烟气自动监测系统,将测定值的倍数作为整个源的排放结果。安装当烟气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在矩形烟道时,若烟道截面的高度大于4m,则不 宜在烟道顶层开设参比方法采样孔;若烟道截面的宽度大于4m,则应在烟道两 侧开设参比方法采样孔,并设置多层采样平台。点测量自动监测系统的测量点位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颗粒物测量点位离烟道壁的距离不小于烟道直径的30%,气态污染物、氧 量及流速的测量点位离烟道壁距离不小于1 m;2、测量点位应接近烟道断面的矩心区。线测量自动监测系统的测量点位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