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专项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218005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专项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专项练习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修辞专项练习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一段话所用的修辞手法列举正确的一项是( )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者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A.比喻排比反问 B.比喻拟人设问 C.排比拟人反问 D.比喻排比设问2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沿着一条弯曲小道迤逦而行,不知不觉就走进了画中。山青青,水碧碧,雨蒙蒙。烟雨之中,谁能数

2、清楚山有几多重?青山绿水,别有洞天。远方,烟雾弥漫,山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仿佛是一幅晕染的山水画一般。近处,青绿的溪水在我们的脚下喁喁私语。眼观之,耳听之,我们觉得仿佛要飘飘然飞起来了。A. 第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小道两边山青水碧、烟雨蒙蒙的美景。B. 第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烟雨朦胧、层峦叠嶂的特点。C. 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水画具有朦胧的美感。D. 第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溪水潺潺流动的特点。3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当你尽情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驰骋的时候,处处都可以看见

3、千百成群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发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A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片草原平整宽阔的特点。B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强调了这片草原上马牛羊等牲畜众多的特点。C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表现了这片草原上的牲畜含奶量高的特点。D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片草原的绿以及牲畜的颜色多、种类多。4对下面文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撇在后边,雪山寒气很快就拥抱住你

4、,让你感到畅饮冰泉般的凉爽。赏析:本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突出表现雪山寒气能带给人们出奇凉爽的感觉。B. 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留下丝丝暖意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走过,也该留下点点足迹。赏析:本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充满激情地强调了风雨阳光能带来美丽的春色。C. 黄昏时分,雨过风停,东天的云彩映着夕阳的余晖,幻化为火红的晚霞难道不正是云打造出了这黄昏壮丽的风景?赏析:本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强调了云的确是打造黄昏壮丽风景的重要因素。D. 沙尘暴来了,雾霾被吹走了,大家很开心。沙尘暴不是一种灾害天气吗?为什么反倒变成好事了?这是因为和沙尘暴相比,雾霾

5、的危害更不好防治。赏析:本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引发读者思考,重点引出对沙尘暴危害的揭示。5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给友人 不站起来 才不会倒下 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更何况 我们要去浪迹天涯 走呵 走呵 跌倒是一次纪念 你说 看到大海的时候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你会纵情欢笑 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 是呵 是呵 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们的笑 直上云霞 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诗中反

6、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他总是微笑起来,并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A.夸张 反复 比喻 比喻B.比喻 反复 拟人 排比C.比喻 夸张 拟人 排比D.夸张 夸张 比喻 比喻7对下面文

7、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山雀是顽皮的,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它们跳跃像一群精灵轻移。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手法,用 “撒野”、“呼朋唤友”、“吵闹”,

8、形象地写出了山雀顽山雀们的皮可爱的特点。B.选段将山雀们的歌声比喻成“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的,把人“全身淋透”的“音乐雨”,生动地写出了雨势大而急促的特点。C.选段中运用“它们像”的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们轻捷、活跃、美好的生活情态。D.选段最后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山雀们因为生长在“这片深山广林”才能快乐自由地歌唱。8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9、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9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沿着湿漉漉的林间小路,我一步一步走近诺日朗瀑布。仰观大瀑布,我真正领略到那惊天动地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裂开了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一落千丈,在山谷中激起飞扬的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这样的大瀑布前,人犹如漫天飘漾的水雾中的一颗微粒。此刻,眼前的诺日朗瀑布群龙飞舞,舞出了一曲震撼天地的生命赞歌。这雄浑博大、激情四溢的自然奇景,怎能不让人心灵为之震颤?A.第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表

10、现了诺日朗瀑布汹涌而下、惊天动地的气势。B.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人的渺小,以此衬托诺日朗瀑布的浩大。C.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如群龙飞舞的诺日朗瀑布令人震撼的壮美。D.第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诺日朗瀑布雄奇的景象给人带来的舒畅欢快之感。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有哲学通信悲惨世界等。B、“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这句话的主干是“我敲击玻璃”。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D、“能不能战胜自己的懒惰,是一个人能否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这句话没

11、有语病。11下列各项对语法、修辞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粉丝”、“草根”、“纠结”、“动词”都属于名词。B、短语“食品安全”“传递火炬”“愚公移山”与“唱响中国”的结构相同。C、“电子书改变了信息与知识储存的方式和传播的速度。”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电子书改变了方式和速度。”D、“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这两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雨”温柔可亲的形象。12下列各项中对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设问)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比喻)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对偶)D落

12、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拟人)13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入山麓,从山麓唱入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融融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垂询。春天必然曾经是

13、这样,如今,谁不想看到这样的春天呢?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A第一段中“唱入”运用拟人、排比、比喻,勾勒出温润、柔和的春意浸入大自然每个角落的情态。B第二段中“有的负责”运用排比、拟人,既写出春天天空的湛蓝、澄澈与开阔,也写出飞鸟的愉悦欢畅之情。C“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一句运用比喻,生动描写出森林被工厂烟囱取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曾经的春天的向往。D文章结尾段运用反问句式,表达出作者深感工业时代环境污染之痛,以及对真正的春天已经消失的追怀与叹惋。14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是“重霾之下,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谈何健康中国!重霾之下,花草也

14、被伤害,谈何美丽中国!重霾之下,连呼吸都不畅通,谈何幸福中国!”当何维委员在全国政协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连发质疑时,人民大会堂里顿时响起热烈掌声。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无画处看有画,不约而同爆发的掌声,最能代表与会者的真实心声。正因如此,难道我们还要固步自封地迷恋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吗?在改革继续前行的道路上,经济稳定增长与环境治理要统筹兼顾,这甚至需要走钢丝般的平衡艺术。A选段运用“重霾之下谈何”的排比句式,强有力地突出了重霾对人民生活的影响。B选段中“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无画处看有画”,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何维委员深厚的文化底蕴。C选段中 “难道我们还要固步自封地迷恋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吗?”运用反问,强调我们不应迷恋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兼顾环境的治理。D选段中“这甚至需要走钢丝般的平衡艺术”,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平衡稳定增长与环境治理关系的难度与风险。15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3)风!你咆哮吧!咆哮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