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象水乡》的创作美术系国画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21378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印象水乡》的创作美术系国画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印象水乡》的创作美术系国画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印象水乡》的创作美术系国画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印象水乡》的创作美术系国画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印象水乡》的创作美术系国画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印象水乡》的创作美术系国画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印象水乡》的创作美术系国画毕业论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韶 关 学 院毕 业 设 计毕业设计题目:关于印象水乡的创作学生姓名:学 号:院(系):美术学院专 业:美术学班 级: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起止时间: 年 月 年 月(教务处制表)关于印象水乡的创作摘要:乌镇是中国江南的封面,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传承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为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传承伴随脉脉书香,在这儿展现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关键词:江南;水;水乡;乌镇目 录一、创作背景1(一)关于中国山水画1(二)中国山水画的发展1(三)创作的目的与意义2二、创作过程2(一)创

2、作采风2(二)绘画过程31、初稿32、水墨稿33、画面的调整44、落款和钤印4三、创作总结4作品完成效果图5致谢6参考文献7附录:8关于印象水乡的创作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一、创作背景(一)关于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在中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二)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山水画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代,在南北朝后期已逐渐发展成

3、独立画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但现今能查到最早的山水画原作作品是展子虔的游春图,从游春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山画技法虽未达到完美程度,但已在很大程度上趋近于成熟。山水画发展到隋唐开始繁荣,不同风格竞相出现,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山水画家如:李思训父子、王维、张躁 、毕宏、郑虔、王默。五代绘画达到了中古绘画的新水平,它对绘画自唐发展到北宋,起着桥梁的作用,五代设有画院的有西蜀与南唐。西蜀在唐末时因少受战事影响,所以中原画家多避乱入蜀,致使蜀地绘画更为兴盛。南唐中主李景,采取西蜀孟昶的办法,在宫廷也设立翰林图画院,因此各地画家闻讯,相继来到南唐。山水画至宋代,兴旺的景象前所未有,它向多方面发展,表现

4、形式与表现方法也更加多样。元代的山水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到较高阶段的表现。它之所以获得提高,在于画家的创作都从自然界的直接感受中,获得了有用的题材。元代的山水画家,对于山水自然的理解更为深刻。明代山水画较为发达,但画家趋向摹古,因而有创造性的不多,明代二百多年中以“浙派”与“吴门派”为最有影响的画派。绘画发展到明清之际,文人画可谓盛极一时,文人画几乎在画坛上压倒一切,文人画在发展中,虽然都以传统绘画为基础,但是对待传统的态度不一样。明末至清代乾隆约一百八十年的时间,杰出的文人画家,他们在绘画的造型、笔墨以至诗词题跋上,由于经过精心探讨,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艺术技巧上更加精炼了。(三)创作的目

5、的与意义关于印象水乡的创作的构思方面,江南水乡古镇是我国江南水乡风貌最具代表性特征的地区,都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对今人和后人来说都是一份宝贵的社会财富和巨大的无形资产。而乌镇这个经典的江南水乡古镇位于浙江桐乡市,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天意注定了她与生具来的淳朴秀丽,古镇从未经受过战火的蹂躏。任风云变幻,时光荏苒,至今依然展示着小桥流水,茶香琴韵,竹露蕉雨,美仑美奂的绝代风华。乌镇,魂牵梦绕的一方圣地。借此次毕业创作,有幸到乌镇采风常萦绕在心灵深处的乌镇的梦终于圆了。二、创作过程(一)创作采风决定了乌镇的乡水风貌为创作

6、对象后,就出发去现场采风,拍了大量的照片,再从选出最具江南水乡意韵的其中一张为参考。首采其风格。乌镇风格区别于南北众多的古镇,就在于她更加古朴,更加纯洁,更加自然,一句话,“原汁原味”便是乌镇的风格。一进乌镇,便给了我自然的感觉,镇主街两旁的住户悠闲地生活着。整条主街包括了民俗馆、百床馆、茅盾故居、当铺、钱庄、酒坊等参观点。次采其风情。小桥流水,枕河人家,描绘出江南水乡古镇的浓郁风情。乌镇最多时有桥120余座,现虽有不少古石桥在拓宽市河时已被拆掉,但“百步一桥”仍然名副其实。笔者乘小乌篷船流连水乡,慢悠悠的20分钟水路,让人尽情地观赏两旁民居、水阁和廊棚,因时近年关,居民的后窗挂出腌制的猪腿、

7、风干肉条、风干鸡等食品;不少住户在靠河的凉台种了许多的花卉,红红绿绿,更添美色;也有不少的衣裤晒挂其间,各色各样,更添情趣。一切都是那么质朴,一切都是那么随意,一派自然的江南水乡风情。再采其风骨。唐代银杏,六朝遗迹,地灵人杰,尽展古镇之风骨。在乌镇市河西岸有株高达21米,围长5.3米的千年古银杏,至今仍挺拔苍劲,巍然矗立。相传,这棵古银杏跟唐代一位将军有关,唐宪宗元和年间,这里出了一位英勇的将军,姓乌名赞。乌将军爱国爱民,武艺超群,为平叛浙江刺史割据称王,惨遭暗算,不幸身亡。后来百姓在其坟地种了一株银杏,在银杏树旁造了一座“乌将军庙”,并于庙中挂一匾额,上书“大树属将军”五个字。古银杏永远象征

8、着精忠报国的精神。六朝遗迹,说的是南朝梁武帝为长子萧统在乌镇建书院的故事。斗转星移,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这里已有真观戏台、立志书院、文昌阁等许多建筑。如今尚存大量的明清建筑,东栅的徐家厅、金家厅、赵家厅、西栅的朱家厅、桂家厅、宋家厅等古宅建筑。乌镇不仅可览古老之胜,水乡之美,而且地灵人杰,名士众多。据地方志记载,仅宋、明、清三朝,乌镇考中的举人、进士近百人。近现代更是名人辈出,文学巨匠茅盾、政治活动家沈泽民、银行家卢学溥、作家孔另境、新闻学前辈严独鹤、章太炎夫人汤国梨,还有在嘉兴红船船头为党的一大会议放哨的李达夫人王会悟都是在乌镇诞生的。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古老的文化,丰厚的文化沉淀构成乌镇不

9、朽的风骨。乌镇的风格、风情、风骨,自然形成其他古镇无法比拟的独特风韵。(二)绘画过程1、初稿山水画要形象地、概括地表现出各类物体的性质质感,而且在笔致的轻重之下,刚柔干湿之间,应具有一种明显的节奏感,韵律感。在铅笔稿时就要分出主次重点。2、水墨稿在生宣纸上水墨的控制,生宣纸吸水性较快,要掌握好用笔的快慢,墨色干后会变灰中国画讲究留白,而山水画更重视留白不管是主观上有意留还是在画的过程中无意空白和飞白都要在做画的收尾阶段认真进行调整。要注意在大篇幅的纸张上作画主次的区分,整体的把握,虚实的对比要调整好把握住,在多次反复画是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充分体现写意山水的“水”、“墨”、“气”、“润”的特

10、性,使墨阶多层次不失光泽,防止和避免“腻”、“乱”、“闷”、“浊”的弊病出现在画小桥流水时发现了先沾淡墨、中墨、浓墨的方法一次用笔可出现多种层次的变化。从而提高了掌握画面水墨时间控制和把握的能力。同时在练习中,让我注意到行比要有变化,要墨中见笔,而不是涂抹;点、线、面要转承自如,形成“势”的联络和衔接要把握水痕,防止板滞,避免杂乱焦糊。水痕留迹与用笔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行笔方向上要先思而后行。3、画面的调整在创作接近完成的时候,细心收拾是关键的整理阶段。在乡水风景整体画完以后,要认真审视,依据预计构想进入整形和点染的点睛阶段。整形要在具体的基础上力求简练,概括。用笔不可碎乱要整体效果统一以铿锵有

11、力的线条展现骨法用笔之魅力。恢复一下第一印象,检查一下画面:在深入刻划时是否有些地方破坏了整体,局部和细节的刻画有没有到位或者不协调,还有没有其他毛病。检查后,调整,修改,加工。4、落款和钤印由于这幅画表现的是比较宏伟的,画面上构图也比较完整了。因此在画面左上部分署名、钤印。画面完成后再加上装裱才算完整,画框的造型选择简约的,颜色是棕黄色,是为了衬托画面意境,起到更好地表现画面的作用。三、创作总结创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从构思、起稿、确定初稿、反复练习到最后的调整确定最终作品,每一步都是那样的讲究。就构思而言,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去搜索资料;还有确定构思后如何安排画面、使用哪种画法、要不要上色、

12、怎样区别远、近风景画面整体效果等等的问题都要逐个逐个解决。这次的创作,让我学习了很多关于写意山水画方面的技法与理论,以及以前还没有尝试过的画大画的技法实践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使我开始对写意山水画有了新的认识和加深了对写意山水画的兴趣。当然,学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许是一辈子都学不完的事。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当要善于发现、创造理想之象“意象”。同时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学识等。作品完成效果图:致谢我的毕业论文在XXX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终于完成了,他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鼓励着我。从作品的创作到论文的完成,X老师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整个毕业创作和论文撰写的过程中

13、,X老师以他广博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对我创作的作品提出宝贵的意见,对我的论文认真批阅。指导我们毕业创作的时候,X老师是尽量配合我们的时间安排,对我们的论文与创作作品严格要求,让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道理,在此对XXX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随着毕业创作与论文的结束,我大学的学业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大学里教导我的老师、与我同窗共读的同学们,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一直以来曾经帮助我的所有人,我的大学梦想终于完成了。谢谢你们一路以来对我关怀与照顾。参考文献1黎雄才.黎雄才山水画谱 M .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1997:3-22吴湖帆.芥子园画谱 J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4-13边平怒.李可染画语录图释 M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4傅抱石.高山流水图 J . 广东:广东傅二石图书出版社2007:105沈心友.芥子园画传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6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 M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2567王朝闻.美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3-358彭吉象.艺术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43附录: 图1 素材图 图2 素材图 图3 最初草图图 4最终草图 图5 小稿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