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联盟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212831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战略联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战略联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战略联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战略联盟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战略联盟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战略联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战略联盟(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战略联盟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兴的 战略管理思想。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之间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的战略 目标而达成的长期合作安排,其核心思想即为“竞合”。 战略 联盟改变了传统的以 竞争对手消失为目标的对抗性竞争,联盟中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为合作 而竞争,靠合作来竞争以寻求企业竞争优势。 战略 联盟的独特之处在于: 在增强联盟企业总体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并不削弱每个企业的原有核心竞 争力。它可以在保持双方核心竞争力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最后达到双赢的目的。 战略联盟不同于少数寡头为操纵市场价格而缔结的卡特尔组织,而是把目 标聚焦于新产品、 新市

2、场和新行业, 通过对各成员企业技术、 管理、资金、 信息和市场等资源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更强大的协同优势,共同做大 市场,为客户和自身创造最高的价值。联盟可以扩大规模,实行规模化经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将世界 紧密连接在一起的背景下,企业孤立经营的传统格局正在被打破,企业靠 单一的批量生产或规模经营已不再能获得长期利益。企业与企业、企业与 顾客、企业与供应商等相关群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日益密切,也就是 说,仅靠“单打独斗”是难成气候的,传统的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竞争 观念已经过时了,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只有通过合作进入更高层次的竞争, 才能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战略 联盟使昔日的扁舟摇

3、身一变成为一艘巨轮, 由于合作项目规模庞大,从而可以使其内部进行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企业创新需要联盟。企业要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 创新。而技术创新永远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源泉,全新的、具有划时代 意义的新产品、新技术,往往能创造出新需求、打造出新市场。在技术创 新上,也并非企业内部就能独立完成,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企业间的相互合 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突破。联盟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市场行为中都会形成一些 独特资源,如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等, 使企业具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从而使自己具有了不可替代性。但市场的实际情况是知识创新的速度在加 快,新技术出现的速度在加快,消

4、费者的消费变化在加快,由此推动着企 业不断创新, 并不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各种各样的边缘产业也层出不穷。 在这样一种条件下,企业原有的一些优势很容易变成包袱,甚至成为进入 新兴领域的障碍。而不同领域但有共同接入点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却能甩 掉包袱、跨越障碍,达到市场参与者的共赢。 联盟伙伴的选择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能力,同时要有利于技 术创新、产品升级换代的总目标。 选择 战略联盟伙伴最起码的要求是诚实、 富有创新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在选择联盟伙伴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国家不 同企业的个性和特点加以辨别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 人们很难正确估计潜在合作者的个性特点,也不易预测和

5、他们的关系是否 会融洽,但只要本着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并遵从国际惯例,抱着积极合 作、彼此信任的态度,一切问题都能在协商中解决。在选择联盟伙伴中, 要破除企业越大越好的错误观念,并非只有与大型跨国公司才能结成 战略 联盟,不能以企业大小来判断联盟的合理性。事实上,国外的许多中小型 跨国公司往往拥有一些特定的先进技术,只要企业间拥有互补性技术和技 能,就可以结成 战略 联盟。当然,战略 联盟伙伴也可以在国内企业中选择, 国内企业之间文化相近,企业文化更具相容性,更有利于促成共同目标的 实现。要确定适当的 战略 。要对企业的每一重要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决 定哪些工作可以与合作伙伴联手,哪些可

6、以由自己独立完成。其次,要研 究如何有效地利用 战略 伙伴的优势和资源,不断提高 战略 联盟的层次,同 时,还要考虑在联盟合作时如何使本企业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得以保护。 组建或参与 战略 联盟的基本出发点应当是,这个联盟必须具有增值性。每 个企业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并审视其发展 战略,以确定 战略 联盟的目的。 要提升企业文化。联盟企业应该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具备一种对文化差异 理解的态度,要有灵活协调文化差异的能力,以及向对方学习的热情,以 自身文化为“基本内核”,以消化吸收对方的优质文化为“合理内核”, 将之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能力和知识库,联盟 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习机

7、会,企业要在联盟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不是被 动的,依赖合作伙伴提供知识,使自己坐失学习良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创新速度加快,具有竞争所需一切资 源的企业很少,企业逐渐对其自身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调整,竞争关 系开始由非零博弈走向合作博弈,联盟战略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举措 之一。但是从战略联盟实践来看,联盟失败率还是比较高。主要是因 为联盟企业处在复杂的、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中,导致联盟风险不可 避免。所谓战略联盟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联盟系统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而导致合作联盟的成员企业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如联盟的 解体、被兼并导致联盟失败的可能性等。主要风险如下:一、联盟内成员合作动机不一致

8、企业跨国战略联盟产生的动因有很多,有的是为了采用外部资源 并积极创造条件以实现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有 的是为了避免单个企业研究开发的风险;有的是为了通过与其他公司 合作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企业利润率等等。这就决定了企业战略 联盟的合作动机的多样性。具有防御动机的联盟成员,合作性不高。 具有追随动机的联盟成员合作性最高,因为它要通过市场领导者获得 更大的市场份额。具有维持动机的联盟成员一直保持着观望。具有重 组动机的联盟成员想通过联盟达到重组或被兼并的目的,因此合作的 积极性最低。由于联盟企业合作动机的多样性,决定了联盟目标的不 确定性,最终战略联盟的风险。二、联盟成员之间的

9、信用风险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基础和前提,联盟内 企业之间往往是通过某种契约建立联盟合作关系的,这种契约可以是 公开的,也可以是隐约的。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签订契约是需要成 本的,这种成本更多的是因为联盟内信息的不对称。所谓信息不对称 是指,市场中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行为,或者无法获知另 一方行动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高,企业之间产生机会主义行 为的可能性就越大,联盟风险也就越大。三、联盟内文化冲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变革的实践中 逐渐形成了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就是企业文化, 它体现了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每个企业都有其

10、自身鲜明的企 业文化,当两种不同的文化混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文化激荡。联盟内 各企业文化相互冲突,造成联盟风险,严重的话会引起联盟解体。四、联盟管理的不协调大量的实践证明,联盟的风险往往与联盟管理的不协调有关。联 盟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是一种网络式松散组织,其内部 具有市场与行政双重机制,与一般企业相比较,管理的难度更大。联 盟内各企业之间不能用行政体制来解决,客观上要求合作双方既要保 持相对独立性,又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发挥联盟效率。但是由于 联盟组织是一个临时的管理机构,没有原则上的从属关系,在利益发 生冲突时容易形成“囚徒困境”,要想协调联盟内企业的行为使他们 达到一致比较困难

11、。五、利益分配不对称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是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战略联盟收益的对 称性分为两部分:一是联盟内企业的资源投入与总体收益的对称性。如果联盟合伙人的资源投入与其从联盟中期望获得的利润不一 致,他们就会以为被欺骗,从而有退出联盟的想法,造成联盟的不稳 定。二是联盟内各方收益与联盟共同利益之间的对称性。联盟的收益部分是共享的,其他部分则加以分配。有的企业受短 期利益的影响,不惜损害共同利益而实现分开部分利益最大化,从而 破坏了联盟的融洽关系,造成合作紧张,导致双方分手。六、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联盟企业在制定自己的联盟战略时必须考虑其外部环境,迈克尔? 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指出行业是企业所直接面临的

12、外部环境。企业 跨国战略联盟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由两部分所构成:一是企业所处行 业结构;二是企业所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行业结构水平的不同对企 业战略联盟的影响很大,处于垄断地位的联盟企业,国家的宏观政策 对其影响很大;同时,产业结构也影响竞争者的地位,迫使联盟企业 采取进攻行动的压力,以及他们之间利益冲突的程度。此外,外部环 境市场的日益全球化使得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既有来自国 内公司的竞争,也有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 的变化越来越大。环境的急剧变化为企业的经营带来了机会与威胁, 对战略联盟而言也一样。环境的变化会使协议变得不合时宜,这时就 要求对协议进行修补,而这种

13、修补往往要冒联盟伙伴关系破裂的风险 环境的变化要求联盟的协议有灵活性,能随时间的推移而不致出现与 环境的变化有太大抵触。但战略联盟大多是具有条款式的协议,因而 不断的优化修改是相当困难的。这使得联盟企业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外 部环境时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七、企业战略联盟风险防范 企业战略联盟的风险贯穿于联盟整个过程,从联盟的组建、联盟 的运营到联盟的解体。因此,联盟风险的规避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我 们应从联盟实施的过程中加以控制。1、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是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联盟产生的许多风 险往往是因为没有认真选择合作伙伴,如未曾对合作伙伴的动机加以 考虑,未曾对合作伙伴的信用进行考

14、核,未曾对合作伙伴的文化差异 加以重视等等。在考虑联盟合作伙伴的时候应遵循“3C”原则,兼容 性(compatibility)、能力(capacity)、承诺(commitment)。兼容性兼容性体现在企业间的经营战略、销售网络、营销战略、企业文 化等方面,它们直接关系到联盟的稳定性。因此,企业在组建联盟时 对联盟双方的兼容性测试是一个重要环节。能力随着竞争的加剧,单靠企业自身的能力发展必然有限,企业必须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选择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组成联盟。这种能力表 现为合作伙伴拥有怎样的市场份额、从事的什么样的业务,以及在市 场中扮演着何种角色。承诺企业间是通过某种承诺或者契约建立联盟关系的

15、,这种承诺或者 契约可以是一种纸式的协议,也可以是双方的默契,它们都是建立在 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它体现了联盟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即做出承诺, 以弥补内部成员在资源与目标上的差异。通过对以上三原则的分析, 可以设计出具体的分析评价体系,建立模型进行联盟伙伴选择。2、确定共同的战略计划战略联盟建立后,要想使联盟有效的运行,增强联盟合作成员的 相互信任度,就必须制定统一的联盟计划。在各种计划中,战略计划 占据主导地位。它阐明组织宗旨、确立组织长期目标以及确定战略和 组织管理上的变革。由于联盟间存在着信用风险使得联盟目标发生冲 突,这种冲突也许在联盟建立初期有所掩盖。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联盟运行的过

16、程中逐渐发生冲突,甚至对立。调查研究表明,80% 的战略联盟中可能存在着相互冲突的长期目标。其主要原因是合作者 之间没有统一的行动计划,既希望从联盟中得到好处,又想保持相对 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当合作成员过多的考虑主动性与独立性时,必然 会产生冲突,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甚至是败德 行为,导致双方的信用危机。为此,应建立统一的战略计划,协调各 自的行为,发挥组织效益最大化。3、对联盟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联盟管理有效性的本质就是保持联盟组织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是 一种相对的稳定,它是联盟冲突的相对稳定状态,因此对联盟的管理 就是对联盟冲突管理。冲突的内容可分为利益冲突,上下级服务冲突 和成员关系冲突等,当冲突出现时,战略联盟伙伴要积极合作,及时 瓦解冲突。可以通过以共同利益确定长期目标、参与活动、沟通协商、 人员交换等形式加以解决。4、建立学习型组织战略联盟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联盟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双方 联盟能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