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8 晏子治东阿优化训练 粤教版必修4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19682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8 晏子治东阿优化训练 粤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18 晏子治东阿优化训练 粤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18 晏子治东阿优化训练 粤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18 晏子治东阿优化训练 粤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18 晏子治东阿优化训练 粤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8 晏子治东阿优化训练 粤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8 晏子治东阿优化训练 粤教版必修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晏子治东阿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解释意义。(1)并曾赋敛()(2)仓库少内()(3)再拜便辟()答案:(1)曾,通“增”,增加(2)内,通“纳”,上缴,交纳(3)辟,通“避”,退避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2)寡人将加大诛于子。(3)东阿者,子之东阿也。答案:(1)主谓倒装句,应为“子之治东阿甚善矣”。(2)状语后置句,应为“寡人将于子加大诛”。(3)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便事左右便:逢迎讨好,玩弄手法。B.而君反以罪臣罪:以为罪。C.避贤者之路避:避

2、开、闪开。D.景公乃下席而谢之谢:感谢。解析:D项“谢”意思应为“道歉”。答案:D4.填空刘向,_(朝代)经学家、文学家。流传至今的著作有_、_等。答案:西汉说苑新序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词义。(1)三年不治,臣请死之(2)而君反以罪臣(3)以利其民答案:(1)名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2)名词活用为动词,怪罪;(3)使动用法,使受益。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答案:谢(1)道歉(2)感谢(3)辞别(4)告诉、告诫数(1)责备(2)几(3)密(4)数目(5)屡次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词义。(1)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古:今义:)(2)于是明年

3、上计 (古:今义:)(3)属托不行,货不至赂 (古:今义:)(4)仓库少内,便事左右。(古:今义:)参考答案:(1)加以狠狠地增加,加强。(2)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3)不去做没本领,不能够。(4)近臣表方位的名词。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愿乞骸骨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B.子退而自察自察:亲自考察。C.货赂不至货赂:钱财礼物。D.再拜便僻再拜:拜两拜。解析:“自察”有自省之义。答案:B5.晏子回答景公的话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解析:从文中分号处断开,便可看出用了对比的写法,另外从行文的对称性也可看出来。表达效果要从对比写法的特点和晏子讲话的用意联系起来

4、考虑。参考答案:本段主要采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从治理措施、治理效果和得到的评价三方面进行对比。表达效果:对比使好坏分明、是非凸现,让齐景公幡然醒悟,改正错误。6.本文塑造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请认真阅读课文,用几个词概括一下晏子和景公性格特点。晏子:景公:答案:晏子:机敏多智、能言善辩、忠君爱民。景公:喜怒形于色、虚心纳谏、知错能改。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

5、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召而数之曰数:列举罪状加以责备。B.子退而自察也退:返回。C.寡人将加大诛于子诛:责问、谴责。D.景公乃下席谢之席:座位。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

6、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C.陂池之鱼D.属托不行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景公迎而贺之曰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B.今臣之治东阿皮之不存,毛将安傅C.善矣,子之治东阿也甚矣,汝之不惠D.寡人不复与焉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4.以下六句话,属于晏子治理东阿的正确做法的一项是()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并曾赋敛,仓库少内当此之时,民无饥者A.B.C.D.5.下列对文章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廉洁奉公,为民着想,百姓安居乐业,却受到景公的责罚;后来只好改弦易辙,营私舞弊。晏子痛感景公

7、昏庸,辞官而去。B.晏子先前治理东阿,廉洁自律,一心为民,政绩显著,却受到景公责怪;后来营私舞弊,民不聊生,反受到赞扬。晏子说明事实真相,使景公幡然醒悟。C.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因而受到景公的责罚;后来改道易行,使百姓安居乐业,因而受到景公的赞赏。景公挽留他继续治理东阿。D.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却受到景公的责罚;后来改道易行,反受到景公的褒奖。晏子见景公明白了事实真相,便表示愿终身为景公效力。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2)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3)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答案:1.解析:B项中“退”意为

8、“下去,回去”。答案:B2.解析:A项意为:更换行事的方法。今意为:改变行动的趋向或路线。B项意为:特指国家的仓库,即“国库”。今意为:泛指一般的仓库。D项意为:不接纳。今意为: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C项古今都是“水泽池塘”的意思 答案:C3.解析:A项两个“而”都是表示承接关系。B项两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不译。C项两个“矣”都是语尾助词,译为“啊”。D项两个“与”分别意为“干涉”和“结交”。答案:D4.解析:为晏子请求,为晏子决心,为错误做法,为效果。答案:D5.解析:A.晏子痛感景公昏庸,辞官而去。不妥。C.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后来改道易行,使百姓安居乐业。错。D.晏子见景公明白

9、了事实真相,便表示愿终身为景公效力。错。答案:B6.(1)你将东阿治理得非常好啊!(注意主谓倒装)(2)现在我治理东阿,有人打招呼拜托我做的事就做,送给我财物就收下,并且加重租税搜刮民财。(3)您勉力再去治理东阿吧。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晏子之晋晏子之晋,见反裘负刍息于涂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曷为而至此?”对曰:“齐人累之,名为越石父。”晏子曰:“嘻!”遽解左骖以赎之,载而与归。至舍,弗辞而入。越石父怒,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晏未尝得交也,今免子于患,吾于子犹未邪?”越石父曰:“吾闻君子屈乎不己知者,而伸乎己知者。吾是以请绝也。”晏子乃

10、出见之,曰:“向也见客之容而已,今也见客之志。婴闻察实者不留声,观行者不讥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越石父曰:“夫子礼之,敢不敬从。”晏子遂以为客。俗人有功则德,德则骄。今晏子功免人于厄矣,而反屈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节选自吕氏春秋观世)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词义是()见反裘负刍息于涂者越石父怒,请绝A.割草截断B.草把横渡C.喂牲口的草绝交D.谦辞自绝 8.下面的三个句子中都有“辞”字,对词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弗辞而入观行者不讥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A.告辞说话B.都是告辞C.告辞谢罪D.告辞言辞谢罪9.与“以为君子也”中“以为”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晏子遂以为客铸以为金人十

11、二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吴广以为然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A.B.C.D.10.对“越石父怒”的原因的分析,最深刻的一项是()A.责怪晏子至舍后未向他告别。B.责怪晏子没有对他的去向作明确表示。C.责怪晏子没有把他当作一个知己者看待。D.责怪晏子没有平等地待他。答案:7.答案:C8.解析:中意为“告辞”;中意为“言辞”;中意为“谢罪”。答案:D9.解析:“以为君子也”中的“以为”是“认为”的意思。答案:D10.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深刻”二字。答案:D(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5题。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

12、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是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过也。使尧在上,咎鲧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注:牸牛:母牛。夷吾;即管仲。咎

13、繇:人名,法官。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以臣名之:(2)臣故畜牸牛:(3)公诚愚矣:(4)管仲正衿再拜曰:12.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是为何谷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13.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愚公不是愚者。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愚公是愚者。1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使尧在上,咎鲧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15.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什么?“修政”的内容

14、是什么?答案:11.解析:“名”在句中用作动词。“畜”读作x,动词;还读作ch,作名词。“诚”,副词。“正”,使动用法。答案:(1)命名;(2)畜养;(3)确实或“真”;(4)使正或“整理好”。12.解析:A、C、D三项中的“为”都是动词,B项中“何为”是“为何”。答案:B13.解析:一位聪明的老人故意假托解释地名,讲了一个荒唐的寓言故事,意在讽刺齐国司法的废乱。然而齐桓公没有参透老人的真正目的,认为他愚。名相管仲理解并接受了老人的劝谏,决心改进治理,下大力气解决司法公正的问题。答案:C14.解析:第一句的重点词是“使”“理”“安”,第二句的重点词是“见”“暴”“与”,翻译时要兼顾全句 参考答案:(1)假使尧在上主政,咎鲧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事呢?(2)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他也一定不会给人马驹的。15.原因是狱讼不公;内容是完善法制。创新应用16.本文情节起伏跌宕,一波三折,请简要分析。答案:文章一开篇,景公怒气冲冲,大加斥责,气氛骤然紧张,情节为之一起。晏子请求改变措施,保证三年见效,景公答应,气氛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