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19028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广阔语文老师必须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于一些语文课本中的生字词,老师不要简单地将其含义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照抄,这样只会助长学生的懒惰情绪,认为有老师在,自己就高枕无忧了。事实上,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完全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解决,或者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渐渐学会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最终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做不仅可以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习兴趣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理论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场逐步使用并推广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主要是因为多媒体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逼真,再配上悦耳的音乐,可以充分活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如在讲有关沙漠;的内容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沙漠的图片,如漫无边际的黄沙、充满活力的绿洲、载满行人的骆驼等。通过这些图片,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沙漠,并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深化探究沙漠的兴趣,使本来僵硬、抽象的课文变得生动、易懂。又如,在讲有关桥;的文章时,老师可以选取现实中一些比拟经典的桥进展展示,或者将中西方的各种桥放在一起进展比拟欣

3、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利用典范的力量,激发学习兴趣典范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都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喜欢崇拜一些名人名家。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假如可以正确地运用典范事例、名人名言,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详细而言,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老师可以在教室里张贴一些名人名言或警句,如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其次,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宣讲一些名人的成功事例,如用越王勾践的故事,鼓励学生立大志,吃大苦,建大业。由于故事使相

4、对枯燥的课文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听得倍感振奋,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了语文课的兴趣性,很好地到达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四、关心后进生,激发学习兴趣任何学生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后进生也不例外。因此,广阔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细心观察后进生的闪光点,并找准时机,对其进展表扬,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理解和关心。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后进生由于羞怯心理,在课堂上从不敢主动答复老师的提问。这时,老师可以对其投以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待学生答复完毕,老师还应不失时机地对其正确之处给予表扬和鼓励。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话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给予这些后进生一定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注

5、意的是,后进生由于根底差,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防止地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时老师不能对其大声呵斥,而应在课后详细、深化地分析他们错误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循循善诱,加强对其的课外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进步这一局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进步他们的学习效率。五、优化作业设计,激发学习兴趣作业是稳固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藏,扩大知识面,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过重的课业负担往往会使学生认为整个学习过程是枯燥无味的,进而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每次布置作业时,老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多而杂,应做到少而精,并尽量突出作业的兴趣性,丰富学生完成作业的途径与

6、方法。比方,针对课本中的读一读写一写;,老师可以将以往学生的单纯性抄写改为用其中的词语改写故事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固教学效果。老师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给学生布置一些体验式作业,如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陪父母漫步等。这样的作业,不仅不会给学生增加太多的负担,还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重兴趣,为下一堂做了很好的铺垫。可见,优化作业设计,创新作业形式,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总之,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进步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激发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到达的,但只要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究教学途径,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 肖云 单位:贵州省织金县化起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