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190138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一一黄土高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2. 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3. 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4. 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 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能力目标1. 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 图、析图能力。2. 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 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

2、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 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准备1. 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2. 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下面我们 看一段电视片断(播放黄土高原的电视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 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板书:沟壑纵横

3、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讲授新课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 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然后 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 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 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活动2题,分组 讨论,寻找答案。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

4、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 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 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1. “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2. “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3. “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 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 一带而来。4. “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 外来的。板书:黄土高原黄土物质

5、的来源一一“风成说”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电视片和课本插图8.2“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 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 蚀的不同程度。(教师可把三种地貌给学生简要介绍)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板书:二、严重的水土流失(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板书)首先让学生读图8.4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 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1. 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 长,汇集地表径

6、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 的达30,坡长一般100米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 以上。 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 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 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 土的能力越强。为了使学生对这个

7、问题认识的更清,可让学生阅读图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 水土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在读图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 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烧杯内水量多少;烧杯内沙土的情况。从而得出:植被覆盖 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2. 人为因素让学生阅读图8.7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 导学生归纳总结。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 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理,只是所处的时间平 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

8、前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黄土高 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同时说明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 “引发” 和“加剧”作用。具体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他们总结。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 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承转过渡:同学们,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 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米。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阅读图8.8,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 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首先,引导学生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

9、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 描述。第二,让学生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 梯上。第三,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分布情况。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 地表坡度较大。课堂小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物质的来源有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 到广泛支持。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侵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 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反馈

10、练习1. 填空(1) 黄土高原东起、西至、南 、北抵。跨越、 等省区。(2) 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作用形成的。2. 选择题(1) 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A.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B.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C.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D. 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2) 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A.黄土坡B.黄土塬C.黄土峁D.黄土梁3. 简答题简述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1. (1)太行山 乌鞘岭 秦岭 长城 山西 陕西 宁夏 甘肃 (2)风力2. (1)BC(2)BCD3.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人为因素:毁林开荒破坏了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板书设计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 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 省区。2. 黄土物质成因:“风成说”二、严重的水土流失(一)水土流失的原因1. 自然因素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2. 人为因素 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 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活动与探究结合本节所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是否有水土流失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 决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