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185895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5钢铁行业(铁合金)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八.、刖 B 1适用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评价指标体系5评价方法6计算方法与数据来源I111218-LX.1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 推动铁合金生产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 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行业(铁合金)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指数总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为三级,1级代表国际清吉 生产领先水平,11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111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随着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

2、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北京京诚嘉宇环 境科技有限公司(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五矿湖南铁合金有限 责任公司。本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起草人:杨宝玉、李艳萍、张启轩、吕杰、姜琪、杨奕、肖莹、师 钰、赵传海、张青玲、彭灵芝、张昕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本指标体系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铁合金生产企业清洁生产一般要求。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 六类,即生产工艺装备及技术指标、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排放控

3、制 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采用电炉法生产硅铁、高碳锰铁、锰硅合金、中低碳锰铁、高碳铬铁 和低微碳铬铁共六个品种产品的铁合金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 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 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1341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8666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272硅铁G

4、B/T 3795锰铁GB/T 4008锰硅合金GB/T 5683铬铁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版)(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3年 第21 号令)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 信息化部 2013年 第 33号公告)3 术语和定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指标体系。3.2 电硅热法指在电炉中用硅(来源于中间产品锰硅合金、硅铬合金等)做还原剂生产中低碳锰铁、 低微碳铬铁等铁合金产品的方法。组成并与冶炼电压相匹配的可

5、监控的无功补偿系统。3.6 PLC 控制指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 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 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3.7 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指单位铁合金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对污染物排放量的限制性指标。3.8 管理指标指铁合金生产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应满足国家对铁合金相关管理规定要求的指标,包括: 产业政策符合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危险废 物安全处置、清洁生产机制建设及清洁生产审核、节能减碳机制建设

6、与节能减碳活动等。3.12 限定性指标指对清洁生产有重大影响或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在对铁合金生产企业进 行清洁生产水平评定时必须首先满足的先决指标。本指标体系将限定性指标确定为:综合能 耗、单位产品颗粒物排放量、产业政策符合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突发环境事件预防等 六项指标。4 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电炉法生产铁合金生产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内容见表1表 7。表 1 硅铁产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项权重值序号指标项分权重值I级基准值(1.0)II级基准值(0.8)皿级基准值(0.6)生产工艺装 备及技术0.251电炉额定容量,kVA0.165000

7、025000125002电炉装置0.12半封闭矮烟罩装置3除尘设施0.14原料场为封闭料场,原料转运及输送系统采用密闭输送 方式;原料处理、熔炼、产品加工产尘部位配备有除尘 装置,在熔炼除尘装置废气排放部位安装有在线监测装 置,对烟粉尘净化采用干式除尘装置和PLC控制,除 尘装置配置率和同步运行率均达到100%原料场设有防尘抑尘网;原料处 理、转运、输送、熔炼、产品加 工产尘部位配备有除尘装置,对 烟粉尘净化采用干式除尘装置和 PLC控制,除尘装置配置率和同 步运行率均达到100%4原料处理0.12采用原料预处理技术(包括硅石整粒与水洗,含铁料及炭质还原剂整粒等)5生产工艺操 作原辅料上料0.

8、11配料、上料、布料实现PLC控制配料、上料、布料实现机械化冶炼控制0.08电极压放、功率调节实现计算机控制电极压放实现机械化料管加料、炉口拨料、捣炉实现机械化炉前出炉0.05开堵炉眼及浇注实现机械化炉前浇注实现机械化6余热回收利用0.14回收烟气余热生产蒸汽或用于发电回收烟气余热并利用7水处理技术0.08采用软水、净环水闭路循环技术采用净环水闭路循环技术资源与能源 消耗0.251电炉自然功率因数(COS)0.10(电炉额定容量25000 kVA)0.76(电炉额定容量12500kVA)0.84(电炉额定容量33000 kVA)0.74(电炉额定容量16500kVA)0.82(电炉额定容量50

9、000 kVA)0.65(电炉额定容量60000 kVA)0.62(电炉额定容量75000 kVA)0.58(电炉额定容量90000 kVA)0.54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项权重值序号指标项分权重值I级基准值(1.0)II级基准值(0.8)皿级基准值(0.6)2硅石入炉品位,%0.16SiO2 含量 98SiO2 含量 973硅(Si)元素回收率,%0.20934单位产品冶炼电耗,kWh/t0.168050850085005综合能耗* (折标煤)(按电力 折标系数0.1229折算),kgce/t0.261770183519706生产取水量,m3/t0.123.099.599.0污染物排放 控制0

10、.201单位产品烟气产生量,万Nm3/t0.303.5(950KJ/Nm 3)4.0(800KJ/Nm 3)2单位产品颗粒物排放量*, kg/t0.303.54.03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m3/t0.201.21.54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kg/t0.100.120.305单位产品氨氮排放量,kg/t0.100.029795922炉渣利用率,%0.331003微硅粉回收利用率,%0.33100注:1.硅铁产品标准执行 GB/T 2272;2.硅铁产品实物量以硅含量75%为基准折合成基准吨,然后以基准吨为基础再折算单位产品能耗、物耗; 3.硅铁生产采用干法除尘;4.在执 行电炉自然功率因数指标

11、时,当电炉容量与本表所列不一致时,可就近靠本表所列电炉容量,执行相应标准值;5.带*的指标为限定性指标;6.表中冶炼电耗、综合能耗适用于本表 中所规定不同额定容量电炉;7.表中净环水是指不带软水处理装置的间接冷却循环水。表 2 电炉高碳锰铁产品(少熔剂法或无熔剂法)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项权重值序号指标项分权重值I级基准值(1.0)II级基准值(0.8)皿级基准值(0.6)生产工艺装 备及技术0.251电炉额定容量,kVA0.145000025000125002电炉装置0.10全圭寸闭式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3煤气净化装置0.11干式净化装置全封闭炉干式或湿式净化装置

12、4除尘设施0.12原料场为封闭料场,原料转运及输送系统采用密闭输送方 式;原料处理、熔炼、产品加工产尘部位配备有除尘装置, 在熔炼除尘装置废气排放部位安装有在线监测装置,对烟 粉尘净化采用干式除尘装置和PLC控制,除尘装置配置 率和同步运行率均达到100%原料场设有防尘抑尘网;原料处 理、转运、输送、熔炼、产品加工 产尘部位配备有除尘装置,对烟粉 尘净化采用干式除尘装置和PLC 控制,除尘装置配置率和同步运行 率均达到100%5原料处理0.10采用原料预处理技术(包括锰矿整粒、锰粉矿的烧结/球团/造块,炭质还原剂及熔剂整粒等)6生产工艺操 作原辅料上料0.10配料、上料、布料实现PLC控制配料

13、、上料、布料实现机械化冶炼控制0.08电极压放、功率调节实现PLC控制,加料实现机械化电极压放实现机械化炉前出炉0.05开堵炉眼及浇注实现机械化炉前浇注实现机械化7煤气或余热回收利用0.12全封闭电炉回收煤气并利用全封闭电炉回收煤气并利用,半封 闭式电炉回收烟气余热并利用8水处理技术0.08采用软水、净环水闭路循环技术采用净环水闭路循环技术资源与能源 消耗0.251电炉自然功率因数(COS30.10(电炉额定容量25000 kVA) 0.72(电炉额定容量12500 kVA) 0.78(电炉额定容量33000 kVA) 0.68(电炉额定容量16500 kVA) 0.76(电炉额定容量50000 kVA) 0.60(电炉额定容量66000 kVA) 0.56(电炉额定容量75000 kVA) 0.522锰矿入炉品位,%0.16Mn含量38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项权重值序号指标项分权重值I级基准值(1.0)II级基准值(0.8)皿级基准值(0.6)3锰(Mn)元素综合回收率,%0.20954单位产品冶炼电耗,kWh/t0.162100246026505综合能耗* (折标煤)(按电力 折标系数0.1229折算),kgce/t0.266106607806生产取水量,m3/t0.123.54.5产品特征0.051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