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与应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17597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与应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与应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与应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与应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与应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与应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与应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08年金融危机的情况: 08年金融危机又称金融海啸、信用危机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3.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1)美

2、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 (2)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 (3)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 (4)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 4.中国怎样应对金融危机? 加大投资力度和优化投资结构: 中国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国际经济衰退对中国出口所形成的较大负面影响还不足以动摇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根基,所以,我国要加大投资力度和优化投资结构。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中国消费市场发展及其拉动经济增长的前景巨大,新增人口的消费、就业将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中国目前处于人口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每年城市化人口大约在1000万人左右,其拉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明显。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

3、提高,中国居民在住房、汽车、服装、旅游、娱乐、休闲等升级性消费已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要消费内容,升级性消费也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 着力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认真做好金融财政工作: 中国财政状况较好,中国具有较强的财政调剂能力,具有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基础,认真做好金融财政工作是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工作。 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与应对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度的增大,中国经济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已经并将进一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金融危机如何积极应对,作出举措,是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4、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1.不同类型的出口企业将面临更多的贸易保护壁垒。今年上半年,珠三角等地有些中小企业倒闭;10月份更有大型企业何俊集团旗下工厂倒闭。就行业来看,最先受到冲击的是玩具行业,接下来是纺织服装出口行业。仔细分析可以发现,陷入倒闭困境中的主要是加工贸易企业。9月份,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29.7%,增幅扩大3.9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增长11.1%,增幅回落8.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一般贸易出口累计同比增长26.9%,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累计同比增长15.6%,同比回落5.9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说明,近期加工贸易企业受到的冲击远甚于一般贸易企业;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

5、增幅虽有滑落,但仍然远高于加工贸易企业。从出口企业的性质来看,前三季度,国有企业出口累计同比增长18.9%,仅回落0.6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同比增长19.9%,回落4.4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同比增长30.7%,回落达10.7个百分点。应该指出,出口增速的下滑和出口企业的倒闭不能完全归咎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是与人民币升值、国内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技术水平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受到冲击的出口企业往往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多数是私营企业。在本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这些企业被列为调整的对象,只是金融危机的来临使此类企业面临的压力增大,或者说是调整提前来临了。对其他企业而言,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

6、小。依据经验,中国的主要出口目的国在经济增长放慢的时候,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会抬头。未来一个时期,发达国家在立法层面和WTO层面会出台更多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2.境外投资企业的经营业绩下滑、成本上升。受东道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中国境外投资企业的业绩不容乐观。东道国的信贷紧缩,将导致企业的经营流动资金吃紧,对资金量的需求相应增加;如果东道国实施资本项目管制,境外与境内企业间的资金流动链条将断裂。美国、欧元区等地区向金融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将导致美元、欧元等货币贬值,从而使公司利润遭受损失。此外,与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放慢相伴生的往往有合同违约率上升、国家风险增大等问题,都将使中国境外企业面临的风险

7、加大。3.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下跌,中国企业的原料成本下降。前几年,由于美元贬值、投机盛行、需求旺盛等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机构流动性短缺,逐步从大宗商品市场撤离资金。随着危机的加剧,投资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日益呈悲观态度,从而预期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将下降,价格下跌。国际原油价格从140多美元的历史高位下跌到目前的约50美元;国际铁矿石价格终止了上涨势头,正在向下回调。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商品市场的主要买方,国际商品价格的下降将大大缓解中国企业的成本上涨压力。中国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1出口企业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虽然次贷危机已演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且美国经济的放

8、慢会拖累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但是中国企业通过实施市场多元化,仍有可能扩大出口。首先,人民币在过去几年对美元升值,但对欧元、加元、澳元等是贬值的,有利于中国企业扩大对这些地区出口;其次,中东、非洲、拉美地区以及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虽然也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是仍有增长,应该作为中国出口企业的目标市场;第三,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低档商品。收入减少时,需求下降的首先是高档商品,其次是低档商品,因此在各国企业都受到冲击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冲击相对来说并不大,中国企业应致力于市场多元化以保证出口量的增长。2.以内需市场为导向,主动升级转型。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外部基本是隔离的,中国经济长期

9、保持建康增长,虽然出现了下行趋势,但增长速度仍将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的高速增长中,中国经济已经成长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内部需求旺盛。因此,在外部市场深陷金融危机的时候,内需市场应该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目标市场。出口企业除致力于扩大出口额外,还应该积极拓展内销市场,以国内市场的增长弥补外部市场的下降。鉴于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宏观政策将力促投资和消费增长,政府支出的规模也将扩大,以拉动经济增长。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将使中国企业免受或减少金融危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应将危机作为升级转型的良机,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加强管理,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3.谨慎实施海外“

10、抄底”。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众多的国际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危机,资产价值大幅下跌;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商品的价格回调。许多人认为目前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实施“抄底”的良机,但我们应该牢记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赴美国“抄底”的教训。首先,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资产状况不透明,泡沫是否完全被挤出不得而知,“抄底”可能抄在“腰”上。其次,基于国家利益、股东利益的考虑,美国等国家是否会把优良资产卖给中国企业。第三,中国企业是否能够成功地经营国际金融机构。第四,外国政府很可能对中国大规模的对外投资实施限制。(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企业如何才能熬过这次危机的“寒冬”,如何管理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将显得特别重要。

11、关键词:金融危机;人力资源管理;次贷危机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当金融风暴袭来时,任何国家都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经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特别是给我国的企业生存带来严重的挑战。分析金融危机的危害,金融危机带给我国的机遇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根据不同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不同困境,结合国家最近出台的扩大内需的政策,分类给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出口导向型企业、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企业;发展战略自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起伏震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

12、融海啸”已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进入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更是逐步恶化并有可能向经济危机发展。历史上曾出现了七次比较大的经济危机,如1637年郁金香狂热、1720年“南海泡沫”、1837年经济大恐慌、1907年经济危机、1929年大萧条、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而这次危机索罗斯认为是“30年代以来从未遭遇过的严重金融危机,并将终结从里根时代开始的超级大泡沫”。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承认,他针对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想法和做法存在缺陷,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首先,次贷危机引起的动荡已经影响了实体经济,体现在房地产业、

13、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等领域,制造业面临的困难尤为严重。其次,次贷危机现在已迅速深化为一场全方位的金融和信用危机,也是美国自大萧条以来迅速影响国家最多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金融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极为深远,全球最初都低估了这次危机的严重性。我国宏观经济在实施原“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明显通货膨胀”方针指导下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过程中,突然加入了这个外部冲击,再加上其他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周期显示出由高涨向低迷的阶段转换的危险,一些加工制造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的企业也遇到了明显的困难。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增加,根据形势发展

14、变化,国家适时调整了宏观调控的政策,及时采取措施,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相结合。提出2009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一、金融危机的危害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金融危机的深化将会继续影响到各个行业。首先,可以看到,在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导致经营不佳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经营恶化甚至破产。银行的破产使得危机已经延伸到房屋贷款以外的领域,同时房价下跌导致信誉危机的进一步恶化。逾期不付钱的信用卡持有者的人数急剧上升,银行将会出现更多的呆账坏账,影响到银行的利润水平和其他服务项目的业绩。其次,金融危机使全球股市下

15、跌,加上通货膨胀的出现,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心理阴影,导致对未来的预期降低,影响到消费信心和购买能力、内需紧缩。第三,金融信誉下降导致银行紧缩银根,致使企业在短期内出现资金短缺。对那些特别依赖资金流的企业的影响尤为重大,他们能够得到资本的几率下降,企业现金流越来越少,加上消费不景气,导致实业萧条。第四,外贸企业出口下降,美国经济下滑,购买力降低,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美国企业、股市、政府债券上的巨额投资遭到重大损失。经济下滑、政府救市导致美元进一步疲软,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些发展对于依赖外国消费的中国出口企业来说,维持生存愈加艰难。二、金融危机的机遇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扩散,中国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也应该乐观地看到危机是危险也是机遇。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拥有了很好的技术实力和雄厚的资本。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应在自主创新方面进一步开拓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