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173805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本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认识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本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认识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本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认识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本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认识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本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认识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本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认识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本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认识与实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本教育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的认识与实践生本教育推进会上的发言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不知不觉从事教学事业已二十多年,坐下来细想走过的风风雨雨,无不让人感慨万千,酸甜苦辣跃然心头。尤其是自生本教育理念进入我们的大脑,生本课堂教学进入我们的校园后,更是让我云里雾里,一片茫然我知道作为教师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热情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也知道万事开头难,但一切的一切总得有个开始,于是,我便在疑虑与徘徊之间左右为难。进,该怎么进,退,又不是教育工作者的个性?干脆,再走一走。我相信:别人能走,我也能走;别人敢做,我也敢做。路,就在自己的脚下从此,一切似乎都在无声地改变。追求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是一种

2、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只要我们能立足课堂,立足学生,不断学习、研究、实践与反思,我们一定能做好生本课堂教学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察看了许多关于生本教育的资料,它首先在理论上给了我许多的启示和帮助 下面我就生本教育理论的认知与体验作如下简单剖析: 生本课堂教学应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让学生在各种语言活动中,对英语知识进行感悟和学习。所以,作为教师,如何设计让全体学生都能投入学习的活动,就成了构建生本课堂教学时第一个要思考的问题。 设计教学活动,不在于活动本身设想得如何尽善尽美。相反,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是,这个活动能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都能学和

3、方便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对这个问题,“生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念:“低入”。所谓“低入”,即教师的设计简单化,让学生的活动容易化,从而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做”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有能力“多做”。这正如郭教授所说的那样:再简单一些,让学生走进去,让学习变成他们最喜爱和最乐于从事的事情,欢乐的、友爱的、有效的,这是最符合学生天性的事情。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低入”其实营造出了一种近乎于“零干预”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自由发挥、充分思考,进而培养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也许有人会问,“低入”是不是等于“不设难度”呢?我想,

4、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真正的“低入”,一定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抓住知识中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后,再从中选择出最适合学生的起点、用最直接的方式交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坚实可靠的支持、清晰到位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去感悟知识。 要使学生能迅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前研读教材时,必须找准知识切入点,必须科学设计课堂教学问题。因此我以为,教师在选择切入点及设计问题时,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切入点的选择上,要避免传统教学的细致和琐碎,要根据知识内容,抓住最根本、最精华、最能代表知识点的某个方面进行设计。这其实和我们更早之前的“一课一得”的教学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5、一篇英语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模块或单元知识内容而言,莫非就是语音、词汇、句子搭配、句群关系、语法运用等。只要选出最能代表本模块的一两个点,从这些方面简单进入、设置问题或任务,就能激发起学生进行更多的听、说、读、写、译。其次,在设计问题、交代任务时,应当注意“低入”的技巧,处理好“直接”与“含蓄”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直接”,指的是在提出问题、交代任务时,教师要设计得简单明了,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同时,教师设计问题时的“低入”又必须是含蓄的,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活动,保证学生的“多做”。在设计这些问题时,我们尽可能地考虑了学生的实际,不仅在交代任务时让学生一目了然,容易操

6、作,而且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听说和时间听、说、读、写、译得更多!最后,“低入”还应当把握一个原则,即我们所选择的入口和所设置的问题都必须是适合学生群体的,是他们感兴趣的,也是他们容易完成的。在日常教学中,老师通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精心设计出来的、认为尽善尽美的内容,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甚至学生无法完成。这时候,我们需要思考:自己的设计是否真的尊重了学生,是否真的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的细致讲解,永远替代不了学生自身的自学感悟,生本教育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强调:生命如此神奇,其本能的感悟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极其优越、无可比拟。所以,进行生本课堂教学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本能为根

7、本任务,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知识,感悟世界,自主地实现生命的提升。学生感悟能力的高低,对他的学习产生着极大影响。这一点在英语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老师的细致讲解永远替代不了学生自身的听读感悟。学生通过反复跟着录音或多媒体模拟听读,慢慢地感受到英语语言的潜在乐趣,自然而然产生浓厚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凭借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走过英语单词字这道“桥梁”,去感悟英文的思想与蕴含。 生本教育正是针对这种现实,强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知识。生本教育同样为英语提供了一条最简捷、最根本的思路:“多阅读”、“善口语”。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能力,在口语中彰显个性,在讨论中拓宽层面。 如

8、果我们再深一层去理解这条思路,那完全可以归纳为“多做而深思”:“多做”,正是以生为本,回归学生本位的体现;“深思”,就是在“多做”中,实现思维的积累和深化。教师要善于设计更多、更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大量实践中,一步步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思考,从中领悟知识,提升能力。 在生本教育理念里,我们常说:“课下做准备,课上早交流。”有人不以为然,“课下做准备”不就是“预习”吗?我想,这两种说法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截然不同的:“课下做准备”,意味着打破课堂40分钟的界限,把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我们在课前就安排学生进行前置性的研究准备工作,让他们在课前进行相关的阅读、研究和思考,从而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前调动。由于教师在课前给予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学生也就有了充分的准备。到了课堂上,教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快地激发学生,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感悟进行交流互动,展开讨论,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碰撞和提升的舞台。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课堂可以不需要太多的引导和铺垫。因为从某个角度看,当学生们已有了充分准备时,老师过多的“引导提示”或“创设情境”,不仅会抢占课堂的空间,而且会变成一种干预,甚至成为一种思想的束缚!因此,只要设计好课堂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然后明确地交给学生就行了。此时学生就可以在“课下做准备”的基础上,打开话匣子,趁着兴致做“课上早交流”了。 二一五年四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