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172802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从名称的变化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的变革,从单向的“听话说话”转向“交际”。一、口语交际教学的交际性例析:(一)话题选定体现交际性片段一:我们的画 学生经历了评画、改画、说画的过程后,教师指导学生举办画展。师:现在,我就是“一年级图画展”的主办人(挂“主办人”牌)。谁想参加画展,就把画贴在黑板上。师:我们将从这些画中选出“最受欢迎的画”。师:现在要成立评画组,谁想当评委就要先在小组中自荐,然后大家推荐一位说得最好的同学担任评委(挂“评委”牌)。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就是“副评委”。师:每小组在评委的带领下选出最受你们欢迎的画,可以是一幅,可以是多幅,并说出你们喜欢这些画的理

2、由,最后由每组的评委总结大家的意见上台发言。获奖同学上台谈感受,台下学生随机提问。评析:为了更好地创设生生互动的情境,教师以“举办画展”为话题对原有的话题进行了必要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创造了良好的交际契机。“举办画展”属于无中生有的教学设计,但它确是老师基于话题又不拘泥于话题的大胆尝试。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报名参加画展”“自荐和推荐小评委”“选画并说出理由”“总结发言和随机提问”等教学环节,既有个别表达,也有小组交流,交际的形式比较丰富,使学生在言语品质上也得到了较好的锤炼。(二)情境的创设体现交际性(一)奇妙的动物世界1师生交际,交流互动。 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身边有哪些动物?然后创设情境,

3、播放动物世界录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动物。在观看录象的基础上请学生说说了解了哪些动物的习性?除了录像里介绍的动物,还了解哪些动物的习性。2组内交际,生生互动。学生选定自己比较了解的一种小动物;向组里的小朋友介绍它的生活习性;谈谈自己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的有趣的事。同学讲的要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给予说明,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3全班交流,大家补充。组内选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大家提问,请发言的同学补充。评析:1情景创设是否具有交际性。录象所呈现的情境是动物介绍,提供了有关动物种类和生活习性的常识。这一情境对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他们产生亲近动物的情感有一定的作用,但从交际层面来看

4、,情境本身蕴涵的交际因素不够。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观看录象的基础上”“说说了解了哪些动物的习性”,此时,学生的口语交际以独白为主,是一种单向的言语输出,缺少与同伴的互动,这种状况的产生,与创设情境的局限有关系。2情境创设是否最优化。第一个案例中,录象情境的创设比较孤立,所发挥的的功能也比较单一,只是在交际活动的初始阶段起到激发兴趣,引出话题的作用,对后继的口语交际活动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3情境是否引发学生内需。交际情境的创设应当应发学生交际的需要,只有发自内在的交往需求,才可能产生实效的口语交际活动。从第一个案里来看,学生的言语活动基本停留在“说”的层面上,即便是所产生的口语交际现象

5、,也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情境的创设很难学生主动交际的需求。三、路径选择体现交际性(一)保护有益的动物1了解动物面临的危险播放课件:有益动物被伤害的录象。2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3如果你是被伤害的动物,你想说什么?4说说你所知道的伤害有益动物的现象。5讨论:如果我们继续伤害、捕杀有益的动物会造成什么后果呢?评析:教师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了能触动情感的动人画面。教学情境的选择对促进口语交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从交际主体和交际对象的互动过程来看,这一组设计,侧重从交际主体角度出发,言语形式以主体独白为主,交际对象很难介入,缺少互动的可能,这种单向输出式的交际路径影响了口语交际质量

6、。(二)有趣的动物、植物师:今天,老师把一个小家伙带到教室里来了,你们瞧生:是小金鱼!师:快给小金鱼打招呼。生:小金鱼你好!生:小金鱼欢迎你到我们教室里来。师:小朋友真热情呀。小金鱼说些什么呢?让我听听。(老师将小金鱼放在耳边,侧耳倾听)师:小金鱼说:“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来到你们的教室真是太高兴了。师:小金鱼这么可爱,你们想对它说些什么呢?生:师:小朋友夸小金鱼长得漂亮,小金鱼可开心了。你们瞧,它摆动着尾巴高兴得跳起了舞。评析:在这个设计中,老师显然把“小金鱼”当作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对象,但小金鱼不能运用口语,学生无法与它进行你来我往的交际活动,因此,这个设计缺少了口语交际的最基本条件交际对

7、象,使得交际明显减少了回路。其次,当交际对象无法回应主体时,老师越俎代庖,替代了“小金鱼”成为了学生口语交际对象,这就使生生之间的交际路径被截断,演变成了单一的师生交际。二、口语交际的层次性给教师的建议:(1)尽可能让人人都参与,让学生互动起来,不要变成少数人的活动。使全班所有同学的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采取不同的形式:三三两两,同座,小组。全班交流,在短时间内参与人数多,老师要有要求,培养学生的习惯和兴趣,不致流于形式。要鼓励内向胆小的同学多发言。(2)任何话题的讨论都不要追求统一答案,各抒己见,甚至可以展开辩论。可以采纳同学建议,如秋游,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主人,有成就感。(3)有些口语交际事先要做些布置和准备。(4)口语交际的大部分话题应该是让学生有话可说的。但仅供参考,老师不妨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话题,这也是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好时机。(5)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儿童,适时评价,如,“这个词用得真好”“刚才你问问题的时候,能看着他的眼睛,还带着笑容,真有礼貌。”要注意在恰当时机规范学生的语言,注重交际性,听仔细,说清楚,说完成交际目的,不一定强求说完整的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