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17258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优秀获奖科研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我们正努力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作为自然基础学科的数学,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更加注重数学的趣味性,也更加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进行德育渗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然会受数学学科性质和特点的制约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本身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教育因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在数学教学

2、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关键在“渗”而“透”至学生心灵.那么“渗”的途径怎样?该运用哪些手段和方法?怎样才 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教师在德育教学时要注意策略性与可行性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定要注意策略性与可行性,不能喧宾夺主.只要认真贯彻“教育法”和“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及知识能力水平,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就可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完成课程所设定的目标,只有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渗透的才能称之为有效,被学生所接受. 二、挖掘数学教

3、材中的德育因素,在互动的课堂中生成德育体验的生动细节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等中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许多进行德育教育的数学材料.教师应将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明确提出的,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教师在德育教学时要注意途径的多样性. 利用创设情境渗透德育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但情境的创设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处理好广泛性与定向性、探索性与高效性、直观性与思

4、维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生活性与数学性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例如,在讲“椭圆”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我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人,要求每个小组在事先准备好的圆上画上圆心,然后在圆内任取一点(不能取),用笔在的位置作记号.把圆纸片翻起一角,使圆周正好通过,再抹平纸片,得到一条折痕(为了看得清楚,也不妨用笔把直线描出来).这样继续折下去,就得到折痕.看谁折得最快,而且得到的图案最漂亮.一声令下,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忙碌起来,有的组先围在一起商量再动手画,有的组则是先尝试再总结.在游戏中,他们都非

5、常投入,非常团结,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作品.当我宣布比赛结果时,获奖的学生异常高兴,用击掌表示胜利.通过这个游戏,充分体现了学生合作交流、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利用史料激励渗透德育所谓史料激励法,就是运用数学史实、数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促其积极向上,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教育方法.它是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常用方法.教材中许多数学史料,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能激励起学生由衷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用数学研究的困难和数学家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例子教育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创新等. 利用数据材料渗透德育教材中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物

6、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数据,有许多应用题是描述我国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其主要方式是前后、左右对比,通过数据对比,反映变化的大小和快慢,这些素材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内容.通过对比,使学生加深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利用知识迁移渗透德育数学知识具有思维性,抓住数学知识的广泛含义,是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力途径和方法,可收到“治病”的效果.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运用数学知识对生活事物进行推理,会使原本单调型的教育变得丰富、生动且易使人牢记于心,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 利用多媒体技术渗透德育新课标指出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7、例如,在讲“椭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椭圆的形成过程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可利用设计制作关于“神舟”六号从发射到升空,然后绕地飞行的动画片,并配上相关的解说词.随着飞船的升空,学生的心情激动起来,为我们国家的日益强大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在提高能力中受到德育教育 教师不仅在课内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动脑编应用题,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不仅智力得到发展,学生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寓教育于学习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总之,中学数学是集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渗透德育教育,时刻不忘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只有这样,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才能培养一大批“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