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学杂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171518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教学杂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出师表》教学杂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出师表》教学杂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教学杂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师表?教学杂谈也谈导语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设疑疑问是探索新知的导火索。语文教师要善于设疑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出师表?时 ,我先让学生猜谜 ,谜面是凿壁偷光打一三国人名。学生听了很兴奋 ,气氛顿时活泼起来略一思索 ,便有“小机灵猜破了“孔明 ,孔明!就是诸葛亮!我顺势说:“对 ,那大家对诸葛亮有没有了解呢?这时气氛更加活泼了学生迫不及待地答复“草船接箭、“三顾茅庐、“摆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我微笑着总结说:“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还是忠臣的典范。三国鼎立时 ,他辅佐刘备、刘禅二主 ,可谓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 ,赢得后世瞻仰。学生听得很认真我接着说:公元年 ,

2、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 ,准备出师伐魏。临行前 ,向后主刘禅上了一道表?出师表?。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写诗称赞“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也许同学会问:?出师表?到底是一道怎样的表呢?为什么会折射出如此巨大的感情魅力呢?又为什么会享有如此高的赞誉呢?紧扣学生心弦 ,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一石激起千层浪 ,带着这些疑问 ,学生迫不及待地寻求答案 ,于是水到渠成 ,板书课题。这样 ,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非常有利。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胸中有成竹 ,厚积而薄发克服学古文的困难:阅读古文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化难为易:首先让学生在意

3、识上不畏惧古文 ,告诉学生文言文也是来源于生活 ,我们原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经验中就有许多文言文 ,只是大家完全不自觉而已。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用现代白话讲述课文的故事内容 ,降低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再次 ,因为我们课室都有多媒体平台 ,可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加大课堂容量、增加阅读兴趣 ,让学生走入古文的故事世界里去。如教?出师表?时我们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及其主题曲 ,让学生在那战火纷飞的历史背景中理解诸葛亮良苦用心。在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故事激趣:故事激趣是文言文教学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适用于大局部的文言作品 ,特别是一些历史久远的作品。教者可从作者的经历及特定的历史

4、背景事件入手 ,以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出师表?为例 ,教学时我就从“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的背景故事入手 ,介绍当时蜀国的处境和诸葛亮为完成刘备统一中原的夙愿所做的种种努力 ,在学生心中树立诸葛亮的高大形象。当介绍到因为后主昏庸无能 ,不思进取 ,蜀国的大小事务全靠诸葛亮操持时 ,学生都禁不住赞叹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忠心 ,也为出师提出了质疑:后主刘禅昏庸无能 ,不理朝政 ,诸葛亮能安心出征吗?他不怕朝中无人管理 ,后院失火吗?课堂里一下就议论开了。我因势利导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文:“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 ,但现在我先不答复 ,因为课文里就有答案。至此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 ,阅读时特别认真 ,阅读后 ,不少学生都露出了恍然大悟似的表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