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16481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奇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山奇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山奇石》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黄山奇石》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黄山奇石》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山奇石》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奇石》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江市多媒体教学现场献课会评选 材 料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语文教材(人教社版)多媒体教学设计课题:黄山奇石教者:威远县严陵镇西街小学 余晓航指导教师:威远县西街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郭建平二000年四月二十五日一、 教学对象及内容1 对象:小学二00四级(二年级)学生2 内容:小学语文第四册“黄山奇石”二、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体系:(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句中停顿的训练。2 三、教学重难点: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四、教学策略1 分

2、解教学内容:本节课由四部分内容组成。(1) 引情入景 以美妙神奇的音乐诗画,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对课文内容的探究之心。(2) 整体感知 在佳句美乐营造的氛围中,感知课文的整体结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 品词析句 通过对课文第2、3、4、5自然段的学习,体会黄山石的奇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陶冶情操 进一步启发想象,渲染气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之情。2 教学方法:在教法上选用情景教学法、观察法、圈点法、比较法等。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采用情景教学法,以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渗透美育,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

3、的热爱之情。观察法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学习新课的过程中,运用圈点法勾画重点词句,运用比较法,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 媒体的选择和运用(1)多媒体的多次运用:连续播放的配乐画面(中国风光、黄山风景区介绍等),直观形象,既使学生得到美的体验和享受,又使整个课堂教学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静止的电视画面(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辅助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字幕演示(如课后作业题)既利于教师对字词句的分析讲解,又便于教师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2)活动吹塑板的运用:有关奇石名称的吹塑板节约了教学时间,增加了学生的活动时间。五、教学结构设计(一)引情入景: 谈话引入,解释课题。

4、(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感知全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问:这个自然段有几句?每句写什么? 3说说课文里讲了哪些奇石?(板: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4学习第六自然段。问:还介绍了哪些怪石?(三)品词析句: 1学习第二自然段。看图,问:石头像什么? 学文,问:先讲石头的什么?再讲石头的什么?用了哪些动词?分别用“”“”“”标出。(板:飞、落) 朗读,读出语气。 2学习第三自然段。看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石头像什么?它在干什么? 学文,比较辨析句子,理解“一动不动”、“翻滚”。(板:抱、蹲、望。) 3学习第四自然段。 按“看图学文朗读”的顺序指导学生自学。(板:站、伸、指。)

5、 4学习第五自然段。根据名字提问:石头会是什么样子? 自由朗读,找出动词。(板:伸、对、啼叫。)为什么把石头叫做“金鸡”?找出原句回答。(四)陶冶情操: 1看录像“黄山的其它奇石”,练习起名、说话。 2灵活处理:看录像“其他地方的奇石”,培养审美情趣。看录像“石头的奇迹”,扩展深化内容。板 书 设 计: 仙 桃 石 飞 落 猴子观海 抱 蹲 望黄山奇石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有趣 金鸡叫天都 伸 对 啼 学习水平描述表听话能力 能听懂教师的提问和讲解,辨析同学的回答。说话能力 用完整的句子回答提问,能观察图画后说话, 能按要求说话。朗读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错字、不落字、不加字。观察能力

6、能看清画面内容并能理解。想象能力 在观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审美能力 能感知黄山石的神奇,欣赏黄山景的秀丽。教学教程结构流程图引 情入 景以多媒体课件中国风光、黄山风景区介绍引入新课整 体感 知教师的配乐范读开始新课黄山简介奇石“有趣”著名奇石(仙桃石猴等七种)奇石多有名的、没名的石都“奇”品词析句仙桃石看石联想看图及指导学文、勾画词句朗读总结学法仙人指路照上段学法自学读、勾、想教师枪杆指导猴子观海看图学文:比较句子,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看懂图意学懂句意朗读金鸡叫天都提出要求四人组讨论教师点拨释疑评析学生完成板书学生范读并想象画面陶 冶情 操多媒体演示(设名的奇石其他奇石用石头创造的奇迹)想象

7、能力、用“!”说一句话练习结束全文教学评价“黄山奇石”一节课,体现了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明确,思想教育贯穿始终,美育渗透各个环节。知识点抓得准,讲解深入浅出,传授知识与训练能力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先搭架,再砌墙”的框架式教学结构,符合认知规律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思路条分缕析,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难易适度,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教师主导地位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以“学”定“教”,以“教”导“学”,课堂教学做到为“为”(学生自能学习)而“教”。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思维灵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学得活,学得牢,实现了知识能力的迁移。教师综合素质高,调控课堂及驾驭语言能力强。教态亲切自然、和蔼可亲。普通话标准流利,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板书工整,条理清楚。多媒体、磁带、吹塑板的组合得当,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趣味性强,充分显示出电化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优越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 1 页 共 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