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16166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的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猪的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猪的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猪的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的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猪的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摘要:生猪规模养殖与规模化猪场在我国目前正处于加快发展时期。猪在养殖过 程中的疾病防治将直接影响到养殖人员的收益及其健康,I所以应给予高度的重 视。本文将从猪的养殖与疾病防治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希望能有助于猪养殖与 疾病防治技术的改进。关键词:猪;养殖;疾病防治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养殖业逐渐朝着集约化、 规模化、科学化的方向快速成长。但是猪养殖与疾病防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 解决。规范养殖、科学管理、实时防治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一、猪的养殖(一)了解猪的免疫情况PVC-2、PRRSV 是我国生猪养殖情况中目前比较流行的疾病,并且有显

2、著增 长趋势。在对国内多地区的考察总结过程中,得出了在不同的时节和地域 PVC-2、 PRRSV 病菌传播程度也不相同的结论。为了保证生猪养殖户的成本效益以及猪的 健康情况,有必要对猪进行专业的检查,以预防猪的各类疾病,从而提高猪整体 的免疫能力,以求达到最大效益。目前,抗生素类、大复方类药物在猪的治疗和健康预防方面应用普遍。考虑 到生猪可能患有 PVC-2、PRRSV 等疾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在参考 生猪健康与免疫情况下对猪群配置抗生素与消炎药来降低疫病的发生。而在治疗 方案上,可以选择多种药物和抗生素的组合,从而加强药效。这些动物药品的副 作用小,应用到生猪的养殖中是非常合适的

3、。(二)猪养殖规模效率研究 经相关专家对我国近几年猪的规模养殖与散养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发现,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在过去低于散养,但是在 1997-2005 年之后,经济收益要远远高 于散养。目前,我国中小规模养殖正处于递增阶段,而大规模养殖正处于报酬递 减阶段。而其原因是归于专业户相比于散养户,猪的饲养时间更短,出栏率、日 增重更高。而国营大规模养殖在生猪单位成本与生产率方面要高于专业户养殖和 散养。更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饲养规模与成本利润成正比,我国畜牧业正在规 模化和专业化的轨道上飞速前进。二、猪的疾病防治技术 (一)猪的常见疾病1. 猪链球菌 猪链球菌是由多种不同群的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动物和

4、人类共患的一种多 型传染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猪业和人类健康造成 了很大的威胁。近几年,许多地区的养猪场都出现了来势猛烈、传播快、病程短 和死亡率高的败血型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也是猪的常发传染病之一,对养猪业 的危害甚大。各种生长阶段的猪都可感染,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规模化的 猪养殖专业户应该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的通风情况、饲养密度维持在合理的 水平并且在对猪进行阉割和清洁猪舍时要注意消毒并且多次消毒,在做到上述措 施的情况下可减少甚至完全预防猪链球菌疾病的发生1。同时人也是猪链球菌病的易感人群,所以养猪人员更要对其进行相关的了解 和预防。发病的主要原因有营养不良

5、、圈舍卫生条件及空气质量差、猪舍温度过 于寒冷等。尤其是刚出生的仔猪,更容易得此疾病。因此,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也 是预防猪链球菌病的一个重要性环节。2. 猪瘟猪瘟有“猪场第一杀手”之称,也称“烂肠瘟”。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 亚急性型、慢性型、温和型以及非典型性。该疾病分布在世界各地,在中国发病 率较为普遍。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该病毒能通过胚胎感染胎儿,造成母猪产 下木乃伊胎、弱胎和死胎,经过淋巴阶段、病毒血症阶段和内脏阶段发病。春夏 多发病。猪瘟的潜伏期一般为一个星期。最急性型猪瘟病程 1-4 天。突然死亡, 稽留热数天,粘膜和体表可发现针尖样出血点,呈败血症症状。急性、慢性型表 现为喉头

6、水肿,体温不稳定,消化不良,便秘伴随腹泻,行走时后肢不稳,病程 时间较长,最后衰竭而死。猪瘟具有高度致死性。所以在发现可疑病例时应立即 隔离,并进行大剂量的猪瘟疫苗接种,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同时刚出生的仔猪实 行提前免疫,然后喂乳,并随时保持猪舍的清洁,加强管理,定期消毒。3. 猪呼吸系统疾病猪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有三种:猪肺疫、猪肺炎、猪流行性感冒。猪呼吸系 统疾病的病因复杂,但是往往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该病致病条件之一为呼吸道 损伤。预防该病发生应对饲养环境进行有效管理,寒冷,潮湿,通风不良都容易 使猪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多发生于春、秋等温度变化大的季节,临床特征为呼吸 不畅、精神颓靡、消化不良

7、,严重时肺部会有杂音。该病预后不良,易复发,严 重可导致死亡。其中仔猪是易感猪群,应对这个阶段的养殖猪加强预防。综上所述,养猪工作人员要深入实践工作当中,掌握猪的常见疾病并且加以 预防,严格管理,建立以管理为核心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二)疾病防治的措施1. 科学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包括对猪进行分群养殖,并且密度适中。科学选择合适的猪 饲料,在购买饲料时要考虑到适用性、阶段性、营养性等方面,严格把关猪饲料 的质量。同时保持饲料的干燥清洁,注意在放置猪饲料时远离猪群。从食源上保 证猪的健康成长,从而扩大猪养殖者的生产率和经济收益2。2. 定期接种疫苗,按时消毒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严格全进全出

8、,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可有效预防猪疾 病的发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规划,严格实施,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流行情况 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同时保持猪群养殖环境的卫生,对猪群生活环境定期清洁 消毒,人工及时清除干粪,保育舍、产房保温,缩小温差也是非常必要的。 结论:基于以上内容分析,我国应对猪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以重视 和解决。在猪养殖与疾病防治上应规范化养殖管理,增大经济效益,减少猪疾病 的产生,加强免疫消毒以及卫生工作,保证猪群健康,更好的促进中国养殖业的 成长。参考文献:1沈银书.中国生猪规模养殖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2张永泉浅析猪疾病防治方法和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05):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