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七课第1框走进法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154681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七课第1框走进法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七课第1框走进法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七课第1框走进法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七课第1框走进法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执法守法用法的人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课题第一框 走进法律一、学习目标:1.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2.记住法律的三个特征。3.初步分清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学习重点:法律的三大特征学习难点: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四、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84-90页的内容2、把自己认为的重点画出来3、把自己认为是疑难的问题标识出来4、完成导学稿的自主预习题五 、自主预习:1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 ,社会生活离不 。2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一是法律由 ;二是法律靠保证实施,具

2、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 。3我国法律作为人民 和 的体现,它通过规定 和 ,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4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 做什么, 做什么, 做什么, 做什么。5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日常 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 ”;国家的 里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 。6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爱法,是我们应采取的 。六、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某市一建筑公司在市内居民区内昼夜施工,严重扰民。为此,市环保局对其作出罚款30000元的决定,但该公司经理拒不交付罚款,而且态度极为强硬。几天后,市环保局对该建筑公司提出诉讼。在市人民法院审理此案过程中,该公司经理扬言

3、:“钱我没有,就是有我也不会花在这上头。”基于上述情况,法院依法作出以钢材抵罚款的强制执行决定,并迅速奔赴施工现场,查封了该公司施工的钢材。之后作出如下申明:若超过封存期限,被查封方仍不交罚款,法院便将钢材拍卖。在法律的强大威慑下,该公司经理不仅按期交付了罚款,而且做出了不再扰民的承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2)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七、课堂检测: 1选择:(tb44)(1)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法律相比较,两者的区别是 ( )A前者由中学生制定或认可,后者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前者不具有约束力,后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前者只适用于中学生,后者则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D违反

4、前者不承担责任,违反后者则要承担法律责任(2)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保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 )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维护正常的社会制度A B. C. D. (3)对于酒后驾车这种行为,仅仅靠社会舆论力量的谴责是难以有效制止的。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止这种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该法实施后,酒后驾车现象大为减少。这表明 ( ) A社会生活的行为规则主要依靠法律的力量来实现 B.法律规范人们行为的力量更大C法律可以替代社会舆论,强制人们做一切事情D有法可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4)中央

5、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常说的一句话是:“您所关注的,就是我们关注的。”这句话反映出 ( )A.法律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 B.中央电视台关注人民生活C.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D.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5)学生在学校食堂用餐时,经常会有些学生不排队,出现加塞儿现象。这是一种 ( )A爱出风头的表现 B不守法的现象C不守规则的现象 D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二、材料分析:(tb459)小明爱学习善观察,他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了一篇日记,其中有这样的内容:“早晨出门,我坐上了开往学校的公共汽车,车上,我为一位老人让了座位。在一个十字路口,司机一个急刹车,差点闯了红灯,害的我们许多人差点摔倒。校训时间,一个学生因不守纪律被点名批评。下午我们去看了场电影,有好多同学在讲话,我看的很认真。放学回家路上,我看见一个小朋友在路边花园折花 。回家后,打开电视,看到一则新闻,某官员因贪污被判处死刑。”请分别指出小明这一天遇到或感受到了哪些规则?八、课后反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