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15447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上海华旭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芯哲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沈阳中光电子有限公司超威半导体公司葵和精密(上海)新义半导体快捷半导体安靠封测(上海)东莞乐依文半导体有限公司日月光(威海)日月光(上海)威宇半导体日月芯嘉盛半导体罗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长风尼西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宏茂微电子上海斯伦贝谢智能卡技术有限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晶诚(郑州)科技有限公司银河微电子捷敏电子捷敏电子(合肥)通用半导体通用半导体(西安爱尔)超丰勤益电子(上海)广州半导体器件桂林斯壮半导体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合肥合晶华越芯装电子苏州奇梦达公司英飞凌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市华星电子有

2、限公司凯虹电子开益禧半导体京隆科技震坤乐山菲尼克斯(ONSemi)菱生骊山微电子绍兴力响微电子绍兴力响微电子有限公司美光半导体巨丰电子上海纪元微科美国芯源系统南方电子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国家半导体有限公司华微凤凰半导体飞利浦清溪三清半导体瑞萨半导体威讯联合三星电子(半导体)晟碟半导体三洋半导体三洋上海旭福电子永华电子汕头华汕电子深爱半导体矽格电子中芯国际中芯国际中芯国际中芯国际飞索半导体深圳赛意法电子天水华天微电子东芝半导体芯宇优特半导体(上海)新康电子/威旭晶方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无锡华润安盛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红光微电子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扬州晶来半导体有限公司矽德半导体扬州

3、市邗江九星电子有限公司广东粤晶高科中星华电子瑞特克斯(成都)电子潮州市创佳微电子有限公司恒诺微电子(嘉兴)有限公司恒诺微电子上海英特尔产品成都英特尔产品上海上海松下半导体苏州松下半导体矽品日立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江门市华凯科技有限公司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阳信长威电子有限公司长威电子星科金朋浙江金凯微电子长沙韶光微电子深圳世纪晶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内的十大封装测试企业(这是05年的排名了):1. 飞思卡尔(Freescale)(天津)2. RF(MicroDevices)(北京)3. 深圳赛意法(Sig-STMicro)4.1ntel(上海)5. 上海松下(Matsushita)半导体6. 南

4、通富士通(Fujitsu)微电子7. 苏州英飞凌(Infineon)&北京瑞萨(Renesas)半导体9. 江苏长电科技10. 乐山菲尼克斯(Phenix)半导体无锡新区4家IC企业入围中国半导体十大企业2011-03-0609:39来源:中国江苏网3月4日从2011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上获悉,无锡市华润矽科、海力士、华润微电子、英飞凌等四家企业成功入围中国半导体十大企业。据介绍,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以第十名入围2010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无锡海力士-恒亿半导体有限公司和华润微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分别以第一名和第三名入围2010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集成电路与分立器件制造企业

5、,而英飞凌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以第十名入围2010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封装测试企业。排名企业名称销售额(亿元)一、2010年中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1深圳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44.22展讯通信有限公司253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14.64深圳市国微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15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06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8.47联芯科技有限公司7.98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公司6.99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6.710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6.2二、2010年中国十大集成电路与分立器件制造企业1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121.12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104.63华润微

6、电子有限公司45.34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24.85台积电(中国)有限公司17.86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15.57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15.1e8天津中环半导体有限公司15.029首钢日电电子有限公司12.110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1三、2010年中国十大封装测试企业1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85.32威讯联合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64.43江苏新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3.94南通华达微电子集团有限公司41.85上海松下半导体有限公司39.46深圳赛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32.17日月光封装测试(上海)有限公司29.78瑞萨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26.29乐山无线电股份有

7、限公司24.210英飞凌科技(无锡)有限公司22.2注:(1)带E号为协会预估数据。(2)“*”为子公司或合营公司,其母公司或股东公司在本表也有反映。Amkor扛科金丿1U、Ill.乩:Ar七“扎、fff-.f四LTfAfLf-A第十四章封装部分厂家分析(料名不分先肩)、口1光京儿吐f-、艸、飞信、UTC、CARSEM,Ibiden,Shinto、d.RUK电、威JI装“今年包括国家发改委等部委邀请我们去座谈,就是谈谈整个行业性投资过热问题,8月11日,当时几大部委联合在京召开座谈会,我们公司,还有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均到场谈了谈包括生产、规模、成本、利润

8、等方面的问题。”江苏中能硅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近日对早报记者表示中国多晶硅产能超全球需求2倍业内料国务院年内将出台多晶硅行业准入政策提高投资门槛,不再审批单线3000吨以下项目东方早报记者李晓辉多晶硅,这种原本主要用作电子芯片领域的原材料,因为搭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快车,从而在中国成为各地争上的“香饽饽”产业。由于多晶硅项目实行备案制度,只要通过地方的环评、工艺等手续就可以上马。目前,中国数十个城市都在打造光伏产业园,很多地方都提出了打造千亿级光伏、多晶硅产业园的目标。这背后自然有着利益的强力驱动。多晶硅的价格在最近短短3年间,由最初30美元/公斤,暴涨至2008年的最高400美元/公斤

9、,再跌落至现在的60美元/公斤。即便如此,由于一家大型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已经能将成本控制在35美元/公斤,并有望在2010年达到25美元/公斤的国际水平。因此,其中的利润仍相当可观。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给国家发改委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到2009年6月底,我国已有19家企业多晶硅项目投产,产能规模达到3万吨/年,另有10多家企业在建,扩建多晶硅项目,总规划产能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10万吨。而2008年我国多晶硅的总需求量才17000吨。这些产能若全能兑现,将超过全球需求量的2倍以上。因此,关于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的话题,已经引起了业内的热议。从今年7月份开始,经历大半年的光伏业整体回暖,而经过数年

10、自由发展的多晶硅行业已经引起国务院的关注。多晶硅行业面临洗牌时机。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是,业内均预计,在年底之前,一项更为具体的、专门针对多晶硅行业的行业准入政策指导意见就将发布。六部委调研产能过剩事实上,炙手可热多晶硅产业已经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9月-10月,一场由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科技部、工信部等6大部委联合组成的调研组对多晶硅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调研。这一切都源于,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倾向。“今年包括国家发改委等部委邀请我们去座谈,就是谈谈整个行业性投资过热问题,8月11日,当时几大部委联合在京召开座谈

11、会,我们公司,还有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均到场谈了谈包括生产、规模、成本、利润等方面的问题。”江苏中能硅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近日对早报记者表示。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炙手可热,这个产业链包括多晶硅、硅片、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板。在2009年之前,整个光伏产业80%的成本都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硅生产环节,而利润方面,更是高达500%,甚至高达800%。“在2007、2008年简直是抢购,拿货多少要看关系。”河南洛阳中硅一位销售经理对早报记者表示,“经历了去年的金融危机,多晶硅价格也一路下跌到60美元/公斤,只占到整个产业链成本的3成,但我们的货还是很紧俏。”暴

12、利:从500%降到100%多晶硅的价格在短短3年间由最初30美元/公斤,暴涨至2008年的最高400美元/公斤,再跌落至现在的60美元/公斤,有着太多疯狂故事。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STP.NYSE)位管理层对早报记者表示,最初的样本是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宣布大力推广光伏,他们也正是在这样的海外需求背景下,迅速做起来并在美国上市,这开始了整个光伏产业近几年100%的复合增长。无锡尚德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专业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硅薄膜太阳电池和光伏发电系统的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只要你生产出来了产品,根本不用算成本,总是有好几倍的利润等着你。”上述洛阳中硅公司人士对早报

13、记者回忆当初那美好的销售情景。“多晶硅的价格总体说是比较透明的,就中国这么惊人的增长速度,严重供不应求,怎么可能不引起暴涨?更何况这么高的暴利,怎么能没有炒作?”上述无锡尚德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作为光伏产业的原材料,多晶硅的匮乏,已经成为当时制约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中国多晶硅2006年的总产量只有87吨,2007年涨到1139吨,2008年增长到4300吨,与市场需求的缺口差上万吨。与此同时,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光伏业规模7年时间增长近600倍,2008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200万千瓦,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占全球份额的30%,2008年全球前25家太阳电池生产商中,有8家是

14、中国企业。以江苏中能硅业这家专门生产多晶硅的公司为例,2006年6月才正式开始建设其一期1500吨的产能,当年生产多晶硅155吨,销售额在3亿元;2008年6月再建成二期1500吨产能,当年生产多晶硅1850吨,销售收入35.7亿元。吕锦标对早报记者表示,当初他们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会有如此高的利润。去年不到2000吨的销量,他们的净利润就达到了20多个亿,这也是他们没想到的。他透露,2008年时,江苏中能的多晶硅综合成本在67美元/公斤,他们今年上半年万吨项目投产,成本一季度下降到46美元/公斤,今年全年控制在35美元/公斤,2010年将计划达到25美元/公斤的国际水平。目前更多

15、考虑降成本显然,在2009年之前的多晶硅行业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暴利行业。不过,这一切随着去年四季度开始爆发的金融危机,一切发展了变化。多晶硅价格已经由300-400美元/公斤,跌至今年的50-60美元/公斤。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光伏分会理事长赵玉文对早报记者表示,多晶硅价格的暴跌,实质是价格的本位回归,多晶硅暴利时代本来就不正常。而随着多晶硅价格的回归本位,也迫使国内在技术和成本控制层面加大投入。对于今后多晶硅的价格是否将再涨到100美元以上/公斤,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从业者,均表达出高度一致性的否认。目前全球多晶硅产能最大的美国HemLock公司一位负责人EricPeeters此前对早报记者表示,全球多晶硅价格主要还是由市场决定,但是根据未来全球产能急速扩大,尤其是中国,想要回到此前的暴利时代已经不太可能。吕锦标也对早报记者表示,看看现在国内的扩产情况,未来2年很有可能供大于求,多晶硅价格不大可能回复到100美元以上/公斤,他们目前更多考虑是如何降低成本。地方Z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