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材料的计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153525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库存材料的计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库存材料的计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库存材料的计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库存材料的计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库存材料的计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库存材料的计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库存材料的计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库存材料的计价库存材料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 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各种材料、低值易 耗品、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建筑施工企业除了上述内容以外,还包括周 转材料、为完成工程等。确定库存材料范围的一般原则就是所有权。即凡是在盘存日期,法定所有权属于 企业的、供销售或生产耗用的一切产品和物资,不论其存放地点是否在本企业内都应 该视为库存材料。反之,如果产品和物资所有权已经转移,即使产品和物资存放在本 企业内,也不属于本企业的库存材料。企业的库存材料品种繁多,各自的用途、特点也不尽相同,为了做好库存材料的(1)买价 包

2、括材料的原价和供销部门的手续费。(2)运杂费 包括运到工地仓库(施工现场堆放材料的地点)以前所发生的包 装、运输、保险、装卸、搬运、储存、整理、验收和合理运输损耗等费用。材料从工 地仓库运到施工地点的运输、装卸的等费用不计入材料实际成本之内。(3)采购保管费 指企业的材料供应部门和仓库在组织材料采购、验收、保管 和收支存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以及保管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损耗。二、发出库存材料的计价方法1. 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发出存货的计价 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的企业, 在一个会计期间,如果期初存货和本期购货的所有同类货品单位成本相同,则发出材核算工作,加强库存材料的管理,正确计算工程成本

3、,施工企业必须对库存材料进行料和期末存货就可以按单一的单位成本计算,极其简单。可是实际上相同的库存材料科学的分类。按经济内容的不同,库存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类:(1)材料包括主要材料、其他材料、周转材料、机械配件、半成品、结构件等。(2)设备是指企业购入的作为劳动生产对象,构成建筑产品的各类设备。(3)低值易耗品是指企业购入的作为劳动资料,但单位价值较低,容易损坏, 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类产品和物资。(4)在建工程是指尚未完成施工过程,正在建造的各类建设工程。(5)在产品是指尚未完成生产过程并正在加工的各类工业产品。一、收入库存材料的计价方法由于施工企业取得库存材料的途径不同,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4、内容也有差异。根 总是按不同的单位成本购入和加工的,要确定发出的库存材料和每次发出后剩余的库 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计价法方法。库存材料发出的计价方法主要有 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 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 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 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货的成本。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据不同情况,库存材料的实

5、际成本分别由以下项目组成。作量比较繁琐,特别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且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先进先出法会虚增利润,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企业 资本保全。而且,先进先出法对发出的材料要逐笔进行计价并登记明细账的发出 与结存,核算手续比较繁琐。(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 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 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是: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

6、成本+工(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x 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x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X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库 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 实际成本考虑到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单价不一定是整数,往往要小数点后四舍五入,为 了保持账面数字之间的平衡关系,一般采用倒挤成本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 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 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

7、控制。(3)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 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 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 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 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

8、的工作量 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 通类企业。(4)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 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 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 法。其优点是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缺点是实 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适用于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 本较高的存货计价。例:某建筑工程公司本月螺纹钢 HRB335-12mm的购入和发出情况,如下表 所示:牧i蚩阴址账翰资类别:镭材翰资名称:

9、爾桃规帝型号:HRE3巧-丄屈计虽单垃:區2012支出月S雄单价金医单价雄金锤415005005.0043笔一赠入SOfl8.3C8CO.OO1300410笔二赠入15009.514230.0028004121500130042030001236OM.OC430042825001800530057050.00+0001800采用先进先出法确定发出螺纹钢HRB 335-12mm的价值为:12 日发出金额为=500 X 100 + 800 X 8.5+200 X 9.5=13700 (元)28 日发出金额为=1300 X 9.5+ 1200 X 12=26750 (元)月末结存金额=1800 X

10、12=21600 (元)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确定发出螺纹钢HRB 335-12mm的价值为: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5000 + 57050)( 500+ 5300) =10.70 (元)本月发出材料的价值=4000 X 10.70=42800 (元)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确定发出螺纹钢 HRB 335-12mm的价值为:3 日的加权平均单价=(5000 + 6800 ) -4-( 500 + 800 ) =9.07 (元)10 日的加权平均单价=(11791 + 14250 ) -( 1300 + 1500 ) =9.30 (元)12日发出材料金额=1500X 9.30=13950 (元)12

11、日结存材料金额=5000 + 6800 +14250 13950=12100 (元)20 日的加权平均单价=(12100 + 36000 ) -( 1300 + 3000 ) =11.19 (元)28日发出材料金额=2500 X 11.19=27975 (元)2. 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发出库存材料的计价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 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 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 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 果企业的自制半

12、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 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存货米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有利于简化财务会计处理工作,有利于考核米购 部门的经营业绩,促使降低采购成本、节约支出,因此,这一计价方法在大中型 制造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计划成本法应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核 算的规范性、真实性以及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是否真实。采用计划成本法,其首要问题是制定好一个合理的计划成本,应从以下两个 方面考虑: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构成内容相一致。为保持计划成本和实际成 本的可比性,以考核财务部门业绩,要求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口径一致,包括 买价、运杂费和

13、相关的税金等;计划成本应尽可能接近实际。虽然计划成本的 高低可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对发生和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无影 响,但如果计划成本脱离实际成本太多,则无法随时通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 差异考核采购部门的成果。所以在制定计划成本时,应尽可能使计划成本接近实 际成本。可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联合财会等有关部门参照同类存货以往实际成本, 并根据物价涨幅等相关因素共同研究制定。当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发生重大差异 时,应作调整。计划成本法在大中型制造行业一直被广泛使用,即使在信息化环境下,还是 很多企业对材料的主要核算方法。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归集和分配实现品

14、种繁多的材料从计划价格 调整为实际价格的核算,有利于企业对存货的管理,简化会计工作。在信息化环 境下,单纯从核算的难易繁简上看,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差别不再明显, 但对于大中型企业尤其在制造业,材料种类繁多、出入库频繁,使用计划成本核 算优势明显。在实践中我们往往还按材料性质不同分类归集,因为同种类材料其 价格走势基本是一致的,而不同种类材料价格的波动幅度差异较大,分类计算可 以对同种类材料产生的材差在同种类材料的发出金额中分摊,使材料成本更接近 实际成本,达到按实际成本简化核算的效果。 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计划成本法只要给材料制定合理 的计划价格就可以满足材料收发和核算的

15、需要,而实际成本法要基于库房使用库 存管理软件后,用计算机做大量的核算工作下才能进行,对库存管理的要求很高。 具体做法是:材料入库时按发票实际结算价格录入,出库时按移动加权平均法系 统自动给材料算出库价格。要做好实际价格法的核算还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材料物资种类繁多,进出货频繁,使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即便是借助现在的 计算机管理,依然是很麻烦的。库房在材料录入上工作量增大,人工操作难免出 错率也提高,依然会影响价格数据质量。其次部分材料无法实现按实际价格入库, 如:月末没有发票结算的入库材料,还有半成品和自制件生产和入库,在月中成 本未计算出来前,入库是没有成本的,相应的领用半成品和自制件的发出成本怎 么计算。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已不再是难事,但计划成本法的优势 不仅仅是简化了核算,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等 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内部会计控制方 式都被计算机轻而易举地替代,但一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拟订物资采购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