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移动网用户数据融合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146738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移动网用户数据融合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开题报告《移动网用户数据融合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开题报告《移动网用户数据融合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开题报告《移动网用户数据融合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开题报告《移动网用户数据融合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移动网用户数据融合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移动网用户数据融合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水坝(豆丁网pologoogle)为您倾心整理(下载后双击删除)中国移动集团级重点研发项目(含联合项目)开题报告一、项目编号及名称:2011_LH_31移动网用户数据融合研究二、项目组:项目组承担课题名称负责人及手机、邮箱研究院(牵头单位)移动网用户数据融合总体研究分布式HLR、HSS应用和试点统一鉴权认证和标识管理刘利军,13910397316蓝思中 ,王兵 ,李晨, 薛海强 ,江苏公司(协助单位)基于全业务的统一用户数据融合架构研究解锦明,江苏公司(协助单位)HLR/HSS 中用户数据行为分析系统和精确营销应用研究王华, 广东公司(协助单位)面向云服务的融合用户数据中心(UDC)系统架

2、构研究王昭, 三、课题背景和意义3.1、数据融合驱动力分析随着TD,LTE,WLAN的逐步引入, 要求网络的HLR,HSS,AAA等设备逐步融合,支持不同网络间统一鉴权、认证;同时随着移动接入能力的提高, 互联网和电信网络的融合进一步加剧,个性化业务提供成为网络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能够整合电信网络的用户数据,向业务平台提供统一的用户视图;同时,中国移动面临从通信专家向信息专家的转变,需要整合网络的用户数据,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支持信息服务;近年来光传输,IT技术,云计算,P2P等技术快速发展,为用户数据融合创造了条件,能够支持运营商用户数据存储的机制的优化和简化。3.2、数据融合意义一是现网H

3、LR即将大批退网,有25%已服务超过7年,43%将超过7年,面临退网,24%平台无法升级支持SAE,79%无法升级支持IMS,普遍采用老平台,集中度较低,迫切需制定替换和演进方案。二是随着TD-LTE,CM-IMS的发展,在LTE上支持语音业务,在移动终端上支持IMS语音和视频业务将成为必然需求, 这要求HLR、SAE-HSS、IMS-HSS融合,经过去年的研究,认为应实现HLR、SAE-HSS、IMS-HSS分阶段融合,支持共号码等业务。三是异质化竞争加剧,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提供成为关键。互联网业务逐步向电信网络渗透,通过App Store, Android Market ,Ovi Stor

4、e 等在线商店,互联网业务开发者开发的应用可以快速的提供到用户终端上,互联网应用整逐步渗透到电信网络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用户数据的个性化业务是竞争关键:只有基于用户数据才能提供满足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避免运营商成为宽带管道,而不是服务提供者。四是充分利用用户数据,实现向信息专家的转变。对比谷歌和沃达丰在公司发展的前九年的收入可发现,Google收入增长比率明显高于沃达丰。这运营商必须转变思维,基于用户数据,发展双向的业务模式,体现在价值链中的核心作用。运营商用户数据被分布在网络中的各个层次,分散不易于使用,用户数据所创造的价值与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相比较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只有整合用

5、户数据,提供信息服务,才能避免沦为管道。五是技术的发展为用户数据融合创造了条件。用户数据融合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3GPP 成立UDC项目,致力于HLR/HSS数据融合,制定了UDC相关架构、接口规范规范。3GPP UDC经过了近两年的标准化运作,已经吸引了众多大型运营商、主流设备商踊跃参与投入,设备商已经跟进UDC产品路标。技术发展为用户数据融合创造了条件:在过去的10年中,CPU主频由233MHz发展到3600MHz多核,性能提升100余倍,内存、硬盘的存储密度提高30倍以上,信令由2M提升为1G,提高几百倍,骨干网传输由2.5G提升为10G80,提高数百倍,这些都为用户数据融合创造了条件。

6、四、课题研究目标4.1、用户数据融合体系划分多网络融合。GSM, TD, IMS,LTE,WLAN的发展要求, HLR,HSS,AAA融合个性化业务提供。个性化业务提供要求提供数据联邦的功能,能够从多种网络实体中,获得用户多维数据,提供个性化业务。专家信息级服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要求用户数据融合,并能具有批量数据提供的能力。网络简化优化。改变现网用户数据分散的现状,降低CAPEX和OPEX;满足个性化业务,数据挖掘对用户数据存储系统的新要求。4.2、用户数据融合发展愿景将网络域数据、业务域数据、运营域数据、互联网域数据、物联网域数据数据融合,不论是融合存储数据还是分散存储数据,最终完成统一

7、数据视图在UDR中,提供开放平台给各种不同的FE使用。4.3、2011年课题研究目标多网络融合:1)结合LTE,IMS的发展,研究制定HLR, SAE HSS,IMS HSS融合方案,为用户数据融合奠定基础;2)分布式HLR/HSS应用试点研究,推进HLR/HSS融合;3)研究标识管理和跨层统一认证机制,支持融合数据可靠开放个性化业务提供:1)结合全业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研究个性化业务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用户数据融合的需求;2)结合个性化业务的发展,制定用户数据融合发展路线。专家信息级服务:HLR/HSS 中用户数据行为分析系统和精确营销应用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数据融合系统支持群体行为分

8、析的架构方网络简化优化:1)结合集中化管理的需求, 研究采用集中化数据中心支撑中国移动全网HLR,HSS的方案,促进网络的简化和优化;2)结合省公司需求,验证基于IP专网的分布式、大容量用户数据存储系统。五、课题研究内容5.1、项目的难点及解决方案1、总体分析国标与企标:UDC FE-BE之间的接口打开困难,数据模型的制定受到很大的阻力;被迫采取优先制定企标,进而推进国际标准的方案。研究和应用:业界提出了数据无关的数据融合架构,提出了GUP等数据联邦方式,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在电信网络中难以落地,应用很少产业发展思路:互联网业和电信业对用户数据融合认识不统一;业务和网络对用户数据融合的看法不一致,

9、影响了用户数据融合的发展2、难点及解决方案难点一:LTE发展策略尚未完全确定,融合需求不明确。难点一解决方案:结合新技术实验,完善完善,HSS融合策略。难点二:个性化业务发展缓慢,对数据融合的推动有限。难点二解决方案:结合移动互联网发展,分阶段研究个性化业务提供。难点三:数据分析目前主要应用广告推送,受限制较大。难点三解决方案:结合精确营销,景区路线规划、交通规划、店铺选址等应用,研究数据分析架构。难点四:对大容量、分布式设备的安全性存在顾虑。难点四解决方案:建立模型,定量分析不同配置模型下,大容量系统的优缺点。难点五:用户数据分散在多种网元中,数据整合困难。难点五解决方案:联合业界力量,制定

10、数据融合演进路线,推进多数据源融合。5.2、主要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1、HLR/HSS融合及携出方案(1)请连贯为一段,而不是罗列内容,减少不必要的符号。以下同l 融合HLR/HSS有两种建设方式。n 全网HLR改造支持HLR/HSS融合。为避免全网HLR改造支持融合HLR/HSS,可采用新建HLR/HSS融合设备来存储LTE用户数据n 新建HLR/HSS融合设备。新建HLR/HSS 融合设备有非携出方案以及定制设备携出方案。第一种方案采用发新号、发新卡的方式发展LTE用户,新发展的LTE用户数据存储在新建HLR/HSS设备中。而第二种方式,采用不换号的方式发展LTE用户,新建定制融合HLR/H

11、SS设备,换卡逐用户携出。2、IP专网QoS对分布式组网及站点方案的影响l 面对各省HLR退网、将可能采用分布式组网的需求,验证基于IP专网进行分布式组网的可行性,为现网利用现有、高质量IP专网提供参考。l 主流的下一代HLR/HSS普遍采用FE/BE分层架构, 但在中国移动基于IP专网,如何组网,如何部署需要研究。l 现有工作09、10年完成分布式HLR组网测试,基于专线、专建IP网络等承载广东省将率先采用IP专网作为承载,需要验证IP专网QoS对分布式组网及站点方案的影响同时需验证HLR业务对IP专网的影响3、融合数据模型l FE-BE接口开放、异厂兼容,要求FE-BE之间协议和数据模型标

12、准化l 目前已完成了FE-BE访问协议的国际标准;将制定数据模型企标,并推动其成为国际标准4、全业务用户数据融合验证l 通过试点测试重点研究组网架构n 与现有网络组网n 信令组网n IP组网n 业务发放组网n 网管组网l 测试计划n 一阶段测试重点:验证融合HLR/HSS设备的HLR、HSS基本功能,设备可靠性,容灾能力。预计2011年5月测试完成。n 二阶段测试重点:统一业务发放,统一网管。预计2011年9月测试完成u 分布式HLR技术试验与用户数据开放模式研究l 研究重点1:研究融合用户数据中心的系统架构和组网方式,重点分析FE和BE间通过IP专用承载网连接的可行性,并进行现网测试验证l

13、研究重点2:研究HLR与EPC HSS融合的需求及融合数据模型,并进行现网融合测试l 研究重点3:研究基于融合用户数据中心(UDC)系统架构面向第三方应用进行能力开放的机制,探索基于融合用户数据模型的云服务提供模式和应用案例u 鉴权认证和标识管理方案主要研究问题及可能解决思路l UDC融合数据与IDM身份管理的数据交互n UDC可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得到用户喜好、习惯等属性;n IDM可与UDC定期进行数据同步更新l IDM对外身份管理服务能力n IDM存储用户手机号码与互联网SP账号关联关系;n 可提供手机号与互联网账号的双向查询l IDM对外统一鉴权服务能力n IDM可为互联网SP提供登录认证

14、Portal页面;n 可提供基于动态(静态)口令登录认证方式l IDM对外提供用户属性服务n UDC存储用户行为分析的属性信息(上网习惯、喜好、位置);n 可有偿对外提供基于用户属性的特色服务u 数据联邦架构l UDC数据联邦架构方案通过增加数据联邦,完成对不同数据的统一视图转化,从而能够达到不同类型数据的统一存储。l 多标识数据定位和查找方案面向移动互联网多标识数据查找要求,数据联邦的分层架构、扁平架构、全分布式架构研究和评估u 基于用户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l 运营商可以通过趋势图及时掌握业务推广情况,进而制订策略,还可以闭环检验策略可行性,从而提高赢利能力。为HLR专门定制的数据分析利器,查询统计速度比营业厅更快,前台能查的信息有限,还是要到HLR中取用户数据。通过对业务趋势分析,发现赢利机会,从而可以推广新业务,调整新策略,以适应新趋势,从而达到赢利。u 集中化数据中心方案l 现有的IP专网能否支持集中化数据中心的要求,具体方案研究l 集中化数据中心路由方案如何支持全网前端应用l 集中化数据中心容灾方案六、专利检索情况数据融合领域专利检索:从数据融合逻辑结构和应用形态两个维度检索相关专利;检索到数据融合领域国内专利142项;初步分析了国内专利和数据融合研究项目的关系。功能结构技术结构总计第1层第2层第3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