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前教育基础理论选择填空以及判断历年真题含参考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14548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学前教育基础理论选择填空以及判断历年真题含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学前教育基础理论选择填空以及判断历年真题含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学前教育基础理论选择填空以及判断历年真题含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学前教育基础理论选择填空以及判断历年真题含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学前教育基础理论选择填空以及判断历年真题含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学前教育基础理论选择填空以及判断历年真题含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前教育基础理论选择填空以及判断历年真题含参考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6-13年填空选择汇总1.从教育的起源看,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12.1(1)2.教育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促进个体适应和成长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和选择性功能。12.1(2-3)3. 我国的学前教育具有福利性和教育性。08.10;11.1;11.10;12.10;13.1(3-4)。 4.家庭教育具有时间上的首施性和延续性特点。11.10;13.10(4)5.家庭教育具有方法上的个别性和多样性特点。06.10(5)6.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是指托儿所和幼儿园。11.1;13.10(6)7.学前教育学可以分解为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学前教育课程论和学前教育活动论。11.1;13.1;13.10(9)8.

2、学前教育学具有独立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07.10;08.10;13.1(10)9.从形式看,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是公养公育。07.10;13.1(12)10.学前教育理论到19世纪中叶才真正成型。08.10(12)11.我国对儿童提出六大解放的教育家是陶行知。07.10;09.10;12.10;13.10(15)12.提出按人的身体成熟状况划分年龄阶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10.10;11.10;12.10;13.10(15)13.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师的教育家是陶行知。08.10;10.10;12.10;13.10(16)14.在我国率先用日记法研究儿童心理,并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

3、的是陈鹤琴。06.10;10.10;11.1;13.1(16)15.陈鹤琴创办的我国最早的幼教研究刊物是幼稚教育。11.10;13.10(16)16.主张普及教育,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从婴儿到成年的不同年龄对象的是夸美纽斯。06.10(17)17.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初步形成的是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13.10(17)18.夸美纽斯所说“母育学校”的意思是母亲膝前的教育。07.10(18)19.卢梭的教育思想主要见诸于爱弥儿。11.1;13.1(18)20.主张实施爱的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瑞士教育家是裴斯泰洛齐。06.10;12.1(19)21.提出实行公共平等的集体保育思想的是卢梭。08.10;11

4、.10(19)22. 1837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称为幼儿园之父的是德国教育家,重视儿童游戏的价值,设计恩物,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福禄贝尔。08.10;09.10;10.10;11.1;12.1;12.10;13.1;13.10(20)23.福禄贝尔的教育著作人的教育。12.1(20)24.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是福禄贝尔。13.1(20)25.属于杜威的教育思想的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重组。09.10;10.10;12.1(21)26.“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杜威。10.10;12.10(21)27.提出“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的是杜威。1

5、2.1(21)28.设计了训练感觉的教育活动,强调儿童感官训练和肌肉练习的是意大利儿童教育家是蒙台梭利。06.10;09.10;13.1(22)29.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以医学、生理学为基础用直接观察的研究方法,建立了“科学的教育学”。08.10;11.10(22)30.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的、采用一些特殊方法训练处境不利的贫穷儿童的教育机构名称是“儿童之家”。07.10;12.10(22)31.强调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在道德教育上提出“人格化”教学方法的学派是精神分析学派。09.10;12.1(23-24)32.班杜拉提出儿童通过直接体验和观察产生学习。11.

6、1;12.1;13.1(24)33.苏联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一项法令,其中陈述或强调了一些学前教育的理论观念及主张,这项法令是学前教育构想。08.10;10.10;13.1(28)34.儿童观、教育观及教师观便是学前教育理论中的核心观念。07.10(31) 35.英国早在1908年就通过了不列颠儿童宪章,以明确儿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力。12.1(32)36.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是多元的,不具有法律性。06.10(33)37.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不具有法律效力,且在一定时期具有明显的多元性。07.10(33)38.杀婴现象体现了神本位的儿童观。12.1(40)39.在我国清末幼儿园教师被称为

7、保姆。06.10(49)40.在我国清末培养幼儿教师的机构被称为保姆传习所和保姆学堂。11.10;13.10(49)41.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圈,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生态环境。07.10(55)42.人类发展生态学把复杂的环境系统分为四个层次,即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宏观系统。07.10;11.1;13.1(59-65)43.人类发展生态学把复杂的环境分为四个层次,其中微观系统的要素有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09.10;10.10(60)44.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幼儿同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步取代了与父母关系的重要性是在三岁后。13.10( )45.对于幼儿来说,家庭与幼儿园及

8、邻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属于中间系统。11.10(65)46.幼儿园教育环境应该具有可操作性、童趣性和安全性。06.10;07.10;12.1;13.1(67-70)47.学前教育目标具有对幼儿教师思想和观念的规范作用。08.10(73)48.学前教育目标首先要考虑儿童的水平和需要,最后才考虑学科结构、系统。08.10(74)49.确定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是儿童、社会和学科。07.10;08.10;11.1;13.1;13.10(74-75) 50.在确定教育目的的思想方法或立场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个人本位论,另一种是社会本位论。11.1;13.1(45,74)51.在所有学前教

9、育目标中,最具有操作性的是教育活动目标。06.10(78)52.教育目标不管从哪一种结构出发,它的最终归宿必然是儿童的发展。06.10;12.10(79)53.布鲁姆在学前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了三种教育目标,分别是情感、认知、动作技能。11.10;13.1;13.10(80)54.本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奏定蒙养院章程。07.10;09.10;12.1(85)55.1996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学前教育目标。12.1(86)56.学前儿童的骨骼软组织丰富,可塑性强,所以要注重身体姿态的培养。08.10(95)57.构成幼儿体格、体能教育最基本的活动

10、内容是身体练习。09.10;10.10(102)58.学前儿童的基本体操指徒手体操和轻器体操(轻器械操)。06.10;10.10(102)59.幼儿身体练习包括了基本动作、基本体操、排队和变换队型三个方面。08.10(102)60.要积极利用空气、阳光、水等自然因素锻炼幼儿身体。06.10(106)61.儿童开展专门的“三浴”体格锻炼,即指组织专门的空气浴、水浴和日光浴。07.10;09.10;11.10;12.10(106)62.皮亚杰认为智能是由运算结构决定的。07.10;10.10;11.1;12.10;13.1(111)63.儿童智能发展特征的考察可以循两个视角:一个是年龄,另一个是性

11、别。06.10(113)64. 智能核心随儿童年龄的不同而产生变化,3岁前主要是动作,4-5岁主要是图形知觉。08.10;11.10(115)65.儿童智能核心随儿童年龄的不同而产生变化,5-6岁主要是语言、数学等。09.10;10.10;12.10(115)66.围绕智能的发展,有两种不同的争论,一是遗传决定论,二是环境决定论。09.10;12.1;13.1(116)67.遗传决定论认为认知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其创始人是高尔顿。12.1(116)68.环境对智能的作用最有说服力的研究

12、方法是养子研究。06.10;10.10;12.10(117)69.武德沃斯认为,个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决定的,遗传是智能发展的条件,环境是智能发展的决定因素。07.10(118)70.儿童具备象征思维能力的标志是信号物。06.10(122)71.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06.10(122)72.3岁幼儿在玩捉迷藏游戏时,用手把自己眼睛遮起来,他以为自己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他了,这说明幼儿的思维特征的自我中心。07.10;10.10;11.1;13.1(123)73.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条中强调:“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

13、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这是对幼儿智能培养的总体的、概括的描述。07.10(127)74.维果茨基提出的“任何教学都存在最佳的,也就是最有力的时期”出自学前教学与发展。08.10(128)7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维果茨基。11.1;13.1(129)76.根据观察迪克逊划分出婴儿自我认识的四个阶段,第二阶段称为“游戏伙伴”阶段。08.10(136)77.2岁半左右,幼儿开始使用“我”,这是幼儿哪方面发展的表现自我意识。11.10(137)78.幼儿(园)独立性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是从 3岁开始的。09.10;12.1;13.10(143)79.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社会性

14、微笑。09.10;11.10(160)80.“陌生人焦虑”的发生是在婴儿68个月时。10.10;11.1;12.10;13.1(160)81.学前儿童社会性交往的阶段为:以客体为中心阶段、简单交往阶段和互补性交往阶段。06.10(167)82.美(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06.10;07.10;12.1;12.10(176)83.美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情感性和功利性。11.1(180)84.审美过程有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活动。11.1;13.10(182)85.审美教育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为核心的教育。11.10(184)86.赵宋光称审美教育为立美教

15、育。06.10;10.10;12.10(188)87.幼儿有一定的审美活动的指向性和选择性称为审美偏爱。06.10(191)88.幼儿美感的表现特点是活动性、表面性和模仿性。08.10;10.10;11.10;12.10(192)89.园所环境主要包括园所物质环境和园所精神环境两个方面。09.10;12.10(198)90.在幼儿园中,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以及幼儿园游戏等均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07.10(203)91.幼儿园课程中两种相对的课程是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06.10;10.10;12.1;12.10(207)92.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是游戏。08.10(212)93.幼儿园具有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11.1(213)94.进步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书中阐述了有关儿童教育课程的理论主张。07.10;10.10;11.1;11.10;13.1(214)95.在课程实施的进程上杜威强调了儿童的活动。06.10;10.10;12.10;13.10(215)96.杜威的课程进程最好的描述是 。13.10( )97.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布鲁纳主张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发现法和探究法。08.10;11.1;12.1(221)98.皮亚杰认知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0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