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标准]DB33 525.32004 无公害油茶籽油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14085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标准]DB33 525.32004 无公害油茶籽油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方标准]DB33 525.32004 无公害油茶籽油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方标准]DB33 525.32004 无公害油茶籽油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方标准]DB33 525.32004 无公害油茶籽油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方标准]DB33 525.32004 无公害油茶籽油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标准]DB33 525.32004 无公害油茶籽油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标准]DB33 525.32004 无公害油茶籽油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B33/ 525.32004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5-01-23实施2004-12-23发布无公害油茶籽油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il-tea camellia seed oilPart3: Requirement for quality and safetyDB33/ 525.32004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ICS 65.020.40B 666前 言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其产品油茶籽油是高级保健食用油,浙江省是油茶的主产区。为促进我省油茶生产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保障人体健康,特制定无公害油茶籽油系列标

2、准。DB33/ 5252004无公害油茶籽油按部分发布,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 产地环境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为DB33/ 5252004无公害油茶籽油的第3部分。本部分5.2中的表1和5.3中的表2的部分指标(黑体部分)及5.3.2、5.3.3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的。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省林学会、常山县林业局、青田县林业局、仙居县林业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康志雄、吕爱华、陈天霞、陈友吾、沈坚敏、林伟标、张汝忠。无公害油茶籽油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油茶籽和压榨法

3、生产的油茶籽油的质量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与标签、运输与贮存。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油茶籽和压榨法生产的油茶籽油的质量安全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33/ 525中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和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4、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8-2003 食品中氟的测定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524-1985 植物油脂检验 扦样、分样法GB/T 5525-1985 植物油脂检验 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GB/T 5528-1995 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GB/T 5529-1985 植物油脂检验 杂质测定法GB/T 5530-1998 动植物油脂 酸价和酸度测定GB/T 5538-1995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 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GB

5、 11765-2003 油茶籽油GB/T 17374-1998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DB33/T 525.1-2004 无公害油茶籽油 第1部分 产地环境DB33/T 525.2-2004 无公害油茶籽油 第2部分 生产技术规程3 产地环境要求 应符合DB33/T 525.1-2004的规定。4 生产技术规程 应符合DB33/T 525.2-2004的规定。5 质量安全要求5.1 外观要求同一批油茶籽应具固有的特性,种仁饱满、洁净、干燥、无虫蛀、无霉变及其它异味;油茶籽油应具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符合GB 11765-2003要求。5.2 油茶籽质量安全要求油茶籽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表1 油茶

6、籽质量安全要求项 目指 标杂质/(%) 1.5茶籽含水率/(%) 15.0茶籽含油率/(%) 24.0汞(以Hg计)/(mg/kg) 0.01铅(以Pb计) /(mg/kg) 0.4砷(以As计)/(mg/kg) 0.5氟(以F计)/(mg/kg) 1.0黄曲霉毒素 B1,g/kg 5.0注:1、黑体部分为强制性指标;2、农药残留限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按有关规定执行。5.3压榨成品油茶籽油质量安全要求5.3.1应符合GB 11765-2003要求。5.3.2采用压榨法生产。5.3.3油茶籽油中不得掺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5.3.4压榨成品油茶籽油质量安全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

7、2 压榨成品油茶籽油质量安全要求项 目指 标一级二级色泽(罗维朋比色槽25.4mm) 黄 35 红 2.0黄35 红3.0气味、滋味具有油茶籽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透明度澄清、透明水份及挥发物/(%) 0.100.15不溶性杂质/(%) 0.050.05酸值(KOH)/(mg/g) 1.02.5过氧化值/(mmol/kg) 6.07.5溶剂残留量/(mg/kg)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汞(以Hg计)/(mg/kg) 0.05铅(以Pb计) /(mg/kg) 0.1砷(以As计)/(mg/kg) 0.1氟(以F计)/(mg/kg) 0.5黄曲霉毒素 B1,g/kg 5.0注:1、黑体部分为强制性指

8、标;2、农药残留限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按有关规定执行。6 检验方法6.1 外观质量用目测法观看外表并嗅其气味。6.2 砷的测定按GB/T 5009.11-2003的规定执行。6.3 铅的测定按GB/T 5009.12-2003的规定执行。6.4 汞的测定按GB/T 5009.17-2003的规定执行。6.5 氟的测定按GB/T 5009.18-2003的规定执行。6.6 透明度、气味、滋味检验按GB/T 5525-1985中的第1章、第3章执行。6.7 色泽检验 按GB/T 5525-1985中的第2章执行。6.8 水分及挥发物检验按GB/T 5528-1995执行。6.9 不溶性杂质检验按GB/

9、T 5529-1985执行。6.10酸值检验按GB/T 5530-1998执行。6.11过氧化值检验按GB/T 5538-1995执行。6.12溶剂残留量检验按GB/T 5009.37-2003执行。6.13卫生指标检验按GB/T 5009.37-2003执行。7 检验规则7.1 产品必须标明产地。7.2 油茶籽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样品抽取量不超过每批次产品总量的1%,最多不高于3kg,最少不低于0.5kg;油茶籽油抽样方法按照GB/T 5524-1985要求执行。7.3检验结果的数据修约按照GB/T 8170-1987执行。7.4判别规则若检出表1或表2的强制性指标中任何一项不符合,可重新抽取同批产品进行复检,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8 包装、标志与标签8.1 包装应符合GB/T 17374-1998及国家有关规定。8.2凡经上述抽样检验符合标准的产品,经认定可贴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包装或标签上标明等级、重量、生产单位、产地、采用标准号、生产日期。标志、标签按GB/T 191-2000 和GB 7718-2004规定执行。9 运输与贮存9.1 运输中应注意安全,防止日晒、雨淋、渗漏、污染和标签脱落。9.2 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避光及清洁卫生处。不得与有害、有毒物品一同存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