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任务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14001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任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任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任务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任务书一、规划背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文件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为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并做好申报下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准备工作,中心城区需要编制*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依据,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规划目标主要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建设海绵城市。三、规划原则1.坚持生态为本、自然循环。充分发挥

2、山水林田湖等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2.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相关规划,完善技术标准规。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实施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切实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四、规划围与容规划围为*城镇群规划(2016-2030)确定的*区、*区、*区、*县和*新区,规划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同时,选择高铁新区与周边面积约20平方公里围作为试点建设区域,并做好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规

3、划设计容:*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和试点建设区详细规划。五、规划年限规划年限:2017-2030年六、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国水法(2002年)3、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4、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5、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2014年版)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GB50400-2006)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8、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9、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DGJ32/TJ113-2011)10、*城镇群规划(2016-2030)11、*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

4、020)12、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1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14、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15、其它相关规划、文件七、规划编制容1.综合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条件。分析城市区位、自然地理、经济社会现状和降雨、土壤、地下水、下垫面、排水系统、城市开发前的水文状况等基本特征,识别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主要为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明确近、远期要达到海绵城市要求的面积和比例,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3.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依据海绵

5、城市建设目标,针对现状问题,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城市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以目标为导向,优先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4.提出海绵城市建设分区指引。识别山、水、林、田、湖等生态本底条件,提出海绵城市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明确保护与修复要求;针对现状问题,划定海绵城市建设分区,提出建设指引。5.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管控要求。根据雨水径流量和径流污染控制的要求,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进行分解。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分解到排水分区;中等城市和小城市要分解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并提出管控要求。6.提

6、出规划措施和相关专项规划衔接的建议。针对涝积水、水体黑臭、河湖水系生态功能受损等问题,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原则,制定积水点治理、截污纳管、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控制和河湖水系生态修复等措施,并提出与城市道路、排水防涝、绿地、水系统等相关规划相衔接的建议。7.明确近期建设重点。明确近期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提出分期建设要求。8.提出规划保障措施和实施建议。八、规划深度要求根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建规201650号),达到专项规划的深度要求。九、规划成果要求(一)成果构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成果应包括文本、图纸和相关说明。成果的表达应当清晰、准确、规,成果文件应当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

7、种方式表达。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图纸一般包含:(1)现状图(包括高程、坡度、下垫面、地质、土壤、地下水、绿地、水系、排水系统等要素)。(2)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图。(3)海绵城市建设分区图。(4)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图(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管控指标的分解)。(5)海绵城市相关涉水基础设施布局图(城市排水防涝、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控制、雨水调蓄等设施)。(6)海绵城市分期建设规划图。(二)提交成果要求1.中间成果与论证材料各8套,最终成果包括规划说明书与基础资料汇编,规划文本与附图统一装订为A3格式,各8套;2.用于展示不小于A1格式图板的彩图一套;3.所有成果资料的电子文件一套(包括多媒体汇报材料

8、)。十、工作要求1.设计单位要充分了解现状情况,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听取有关部门意见。2.规划设计单位向甲方进行中间汇报和讨论不得少于3次,一般安排在初步方案阶段和论证成果阶段,在进行中间汇报时需要提供汇报提纲与成果简本若干套。设计单位还应根据甲方组织专家论证等需要进行汇报。3.设计单位按照甲方要求提供制作规划公示与汇报简本的电子文件。4.根据甲方要求配合参与公众活动。5.根据甲方要求配合向市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办公会汇报。十一、规划进度要求1.2017年2月25日前:招标确定规划编制设计单位。2.2017年3月1日5月15日: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规划编制。3.2017年6月15日之前:完成专家评审并报规委会主任办公会审定。4.2017年6月30日之前:设计单位完成规划修改深化,形成规划成果,报市政府批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