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二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131139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一、绪论(一)研究背景随着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经济信息的流通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投资者、资本的拥有者、资本的管理者等市场的各要素之间利用信息进行着资本的重分配。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外部了解企业的基本的和具有权威性的信息载体,它的及时性、可靠性、公允性、重要性对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可靠性更是重中之重。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财务报表造假的事件层出不穷,其手法及利润操纵数额无一不让人们膛目结舌。在资本市场相对发达的美国,安然神话的坍塌让投资者对财务报表造假心有余悸,世界通信公司的报表舞弊、2002年6月29日,世界最大的复印机生产商施乐公司就被美国证监会披露在19

2、97年至2001年间虚报营业收入,金额高达64亿美元、同年7月25日,全美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奎斯特国际通信公司继环球通信、阿德尔菲亚通信等电信巨头纷纷落网之后,也被指涉嫌利用报表进行财务诈骗,之后各种报表造假更是屡禁不止。与此同时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也十分严重,不管企业规模的大小,组织的形式,经营的模式,投资者来自境内还是境外,上市与否都普遍存在着会计报表粉饰的行为。琼民源、绿大地、科龙电器、湖南天一科技等无数的企业对财务报表进行人为操纵,最终走上了不归路。各种惨痛的教训使得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范围的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开始整顿会计、审计行业和加强对的企业监管来降低企业财务

3、报表造假的机会。(二)研究意义本文研究了财务报表粉饰的危害、常见的手段以及减少和防范的措施,可以认识到报表粉饰不仅对投资者产生危害,还会损害企业自身,更为严重的是更会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危害资本市场。了解到常见的手段后可以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加以注意和辨别,看清公司运营的真实情况,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时国家及社会应当积极的采取措施来减少和防范报表舞弊的事件。、财务报表粉饰的相关理论概述(一)财务报表的概念财务报告是企业正式对外揭示或表述财务信息的总结的报表书面文件。而财务是财务报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公认会计准则,以表格的形式概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动、经营绩效及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书面文

4、件。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财务报表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各方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投资收益、发展前景等,为他们投资、贷款和贸易提供决策依据。可以说财务报表是公司外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窗户,是投资决策的基石。(二)财务报表粉饰的概念财务报表的粉饰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指合法手段的粉饰,也称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当局为了获得自身利益而有目的的、有意的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一定限度内的盈余管理是法律允许的,因为企业存在的意义是追逐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是非法手段的粉饰,

5、也称为利润操纵,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利用非法手段或利用会计本身的缺陷,人为故意隐瞒或伪造会计信息,来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进而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来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财务成果。本文所指的财务报表粉饰是后一种情况。三、财务报表粉饰的危害(一)对投资者危害虚假的财务报表会使股东不能够从报表的分析中得出有效的会计信息,而得到对企业管理当局有利的信息,误认为管理当局的工作业绩很好,企业的发展前景较好,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而继续对公司进行投资。但最终可能不仅得不到投资收益,甚至会血本无归。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虚假财务报表对股东的危害更加严重,特别是小股东的利益,会使他们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当

6、债权人通过不实的财务报表了解到公司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时,便乐意将资金借给企业,但一年接一年的虚假财务报表会使得公司财务状况逐渐恶化,最终虚假财务报表被发现,企业可能破产。在这时债权人可能不得不接受债务重组,甚至债权得不到清偿。(二)对企业自身的危害它的危害主要有一下几点:(1)财务报表便于管理当局了解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虚假财务报表不能反应这些信息,使得企业的管理信息无法得到正确的反馈,不能发现问题,当外部环境变化时无法提供应对措施,使企业陷入不利的境地。(2)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造成不好的影响。(3)会使企业的诚信度和声誉受到损害,危害企业长期发展。(

7、4)不利于企业会计人员自身成长,财务舞弊行为人的人格受到质疑。(5)公司可能因为其粉饰报表之行为而失去投资者的信任,甚至破产。(三)对市场的危害(1)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严重地违反了会计报表提供会计信息应具的可靠性、相关性,使得报表使用者不能够从报表的分析中得出有效的会计信息,妨碍了证券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甚至还会造成证券市场崩溃,不利市场的健康发展。(2)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失真的报表信息可能使股民选择将资金投入到一些连续亏损数年的上市公司。一方面,这对整个经济而言,无疑是浪费资源,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流向了业绩差的上市公司对于有实力和赢利前景的公司是一种打击,打消了市场的积极性。(3)上市公

8、司会计报表的披露,是依法经证监会审查批准后向社会公布的,应该具有极强的社会公信力。但是报表粉饰行为的泛滥,使它的社会公信力下降,更使得公众对政府监管部门产生不信任,加剧社会信用危机,而社会信用的降低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甚至可能构成对社会秩序稳定的威胁。(4)同时给了腐败现象得以滋生的土壤,从而容易诱发犯罪。(四)对国家的危害(1)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导致了虚假的会计信息,这些虚假的会计信息掩盖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导致国家做出错误的经济决策,政府宏观调控失误,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2)上市公司将报表进行粉饰后,会造成股市的虚假繁荣,而股市是一个国家经济景气指数的晴雨表,国家在

9、制定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必然会考虑股市情况,那么这种虚假繁荣将使决策者难以了解国民经济运行的真正情况,不利于经济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施。(3)这种行为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更会影响社会诚信,破坏社会道德根基。(4)使政府监管部门由于延误时机而错失对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风险规避。(5)舞弊行为还不利于我国审计机构的构建,不利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四、财务报表粉饰的成因(四)企业自身因素现代企业产权治理结构的最大特征是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在委托代理制下,出现了所有者、支配者、管理者之间的目标、动因、利益、权力、责任的差异,相应地便产生了所有权、法人产权、经营管理权之间的分离与矛盾。(1

10、)管理层执行经营权,掌握了充分的内部信息,他们为了获得更多薪酬、福利或职位的提升,显示其管理能力,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利用虚假的财务报表来虚增利润,提高经营业绩,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例如南方保健实行的是以董事会首席执行官斯克鲁西为中心的集权式管理风格,他十分强调自己在公司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而实行“独裁统治”。南方保健因追求规模盲目扩张而背负了沉重的财务负担,斯克鲁西为维持其强者形象,也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拥有大量的股票期权),而迎合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期指使会计人员进行财务舞弊以粉饰太平。据调查,至少从1997年起斯克鲁西就领导南方保健的高管人员每个季度末开会,商讨会计造假事宜。(2)公司的内

11、部控制存在缺陷,内部审计部门监督不力,治理机制不健全,经营者能随心所欲的报告公司经营业绩,使得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有机可乘。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企业防范舞弊的最基本的措施,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守住舞弊的大门,降低舞弊的机会,其中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舞弊中所起的作用尤其不可替代。拟“制度”上增加了舞弊被发现的风险,减少了舞弊实施机会。例如南方保健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很大的漏洞,审计委员会自2001年起仅开过一次例会,内部审计部门无法获取企业的财务信息等内部控制缺失的现象对报表舞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除了以上两点因素之外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较低或专业水平有限,不能对经济

12、活动做出符合会计准则的报告;在进行离任审计或会计准则发生变更等时管理当局为了推卸自己管理不力的责任;管理当局迫于大股东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是大股东们为企业所制定的目标,这三点因素也可能是企业进行财务报表舞弊的动因。(二)企业外部因素(1)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成熟,监管体系不健全,因资源配置不足和造假手段日益隐蔽造成监管不利,为财务报表粉饰提供了沃土。例如意大利的帕玛拉特公司利用扫描仪及传真机制造了美国银行对49亿美元虚假账目的确认函,其利用高科技的仪器来进行造假,这种手段往往具有很大的隐蔽性。(2)企业为了能够上市,发行股票,一方面可以使得原始股大幅度增值,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股权融资。因为我国股

13、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原有企业改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必须满足“近三年连续盈利”“发行前一年末,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不低于30%”等地条例。所以为了满足上市的要求和原始股东的利益,不惜美化财务报表。例如东方锅炉为了达到股票上市的目的将1992年到1994年间的利润进行调整,虚增利润1500万,并在上市公告中作虚假披露。(3)在上市后,为了避免终止上市和暂停上市的目的。自2001年起,中国证监会开始实行“退市制度”,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其股票将暂停交易。在暂停交易的第一个半年内,如果仍无法实现盈利,则其股票将被摘牌,在交易所停止交易。这一新政策使得濒临破产的业绩不佳

14、的少数上市公司可能为了避免终止上市和暂停上市铤而走险,粉饰财务报表。天津格林柯尔就是典型的例子。在2002-2005年间,格林柯尔业绩连年下滑,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功能也频频亮出红灯,早已达不到继续上市交易的条件。为了能使财务报表报出赢利的信息继续上市进行融资,格林柯尔的管理者们就将来年的费用提前通过提高当年的收购费用的方式抹去大部分,为来年的赢利腾出空间,这样虽然在连续第三年的最后一年形成巨额亏损,但会在第四年也就是证监会规定连续亏损的最后期限来个“大转折”,由亏转盈,继续留在证券市场上。(4)近年来,我国的证券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但仍属于新兴市场,其深度和广度不能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提并论

15、。再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资金严重不足。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率超过70%,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也超过50%,均突显出信贷资金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然而,资金又是在市场竞争取胜的四要素之一。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债务融资,募集更多的资金,为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服务,企业必须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即要有较高的财务指标,能吸引投资者。这就促使企业在业绩不佳时粉饰财务报表。(5)为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获得间接利益。例如黎明股份有限公

16、司之前在全国的纺织业中赫赫有名,在国外服装业甚至也占有一席之地,其控股公司黎明集团也是声名显赫,该企业在经营业绩不好的情况下为了保住头顶的光环不惜进行财务报表造假。(6)我国的会计准则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使得报表制作者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且操作简便。对粉饰财务报表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大,大部分处罚仅仅是谴责或罚款等的行政处罚。识破造假报表的时间较长,短期有利可图,使得一部分企业更愿意铤而走险。(7)市场(包括企业和中介机构)诚信普遍缺失,审计机制包括注册会计师制度等不完善。(8)为了减少纳税或出于政治目的(国有企业)。我国的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不成熟,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都是国有企业,政府和企业存在瓜葛,有时存在者腐败(9)为了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业绩优势。因为经济衰退,市场需求的萎缩,迫于行业压力。五、防范财务报表粉饰的措施(一)从公司自身角度出发(1)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成熟,监管体系不健全,因资源配置不足和造假手段日益隐蔽造成监管不利,为财务报表粉饰提供了沃土。例如意大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