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Word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128678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Word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1.合理安排时间试讲时间只有短短的10分钟,我们要抓住重点,主次分清。10分钟试讲其实就是把大概45分钟的课程浓缩化,所以你要在这10分钟内把重要的知识点讲清,不要追求完美,因为10分钟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所以记得取其精华就可以了。2.引人入胜的导入良好的导入会给考官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也可以增加你整个课程的吸引力,所以做好这一步至关重要,让我们具体看一下有哪些可以使用的导入方法:(1)故事导入法讲一个可以联系课程内容或者和课程相关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入课程内容。(2)生活实例导入法让学生

2、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想想生活当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我们这堂课中的内容,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帮助学生理解。(3)人物导入法在文科教学中体现的比较多,教师可以通过对人物背景,历史事件的介绍,让学生对作者创作背景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了解。(4)实验导入法可以做一个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演示过程中,通过动手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学生对知识的认知。(5)表演导入法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他们的表演互动,对本堂课的产生浓厚的兴趣。3.加入互动环节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

3、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一定要设计互动环节,而且至少应该有两处。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表现自己。注意:1.试讲过于僵硬,表演痕迹重这样就会让考官认为你是在背一个稿子,应付考试,而没有真正将自己当作一名老师给学生讲课。针对这样的问题,考生可在平时练习的时候拉上三五好友或者家人充当学生,感受一下真正给学生上课是什么状态,跟学生互动应如何表现。进而再去练习无生试讲,就会改善僵硬的状况。2.声音过大或过小,语调平缓声音太大,显得很刻意。而声音太小又让人觉得很没精神,更重要的是,过小的

4、声音会让考官产生顾虑,坐在后排的学生能否听的见?而语调过于平缓不易引起听者的注意,更凸显不出重点。因此,适中的声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是试讲必须要做到的。在平时,可用手机对自己的试讲录音,并且反复的听一听,在哪些地方需要加强。3.背对考官讲话我们都知道,教资试讲是无生试讲。但是,我们要假设在座的考官是我们的学生,而无论是考官还是学生,背对其说话都是不妥的行为,也是很多考生容易忽略的地方。对此,可以在板书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或小任务,这样的小举动也会给考官留下好的印象。4.重难点不突出我们都知道,10分钟的试讲不是简单的讲10分钟的课,而是正常课堂的一个缩影,需要全面且重点突出。而有的考生往往是走

5、一个流程。认为只要教学四部曲走完就可以了。这样难免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质的重点。对此,平日练习时就要注意教案的把握。要在写教案的时候就明确自己的重点是什么,并且板书也要有提前的设计,这样就会避免走过程,而忘记自己的重点是什么。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1.题目:讲课题目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本节课主要的授课目标,需要学生达到的基本能力。如读准、认识、正确书写生字,理解词语。(2)过程与方法:通过何种方式来完成何种教学目标。如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修辞的掌握和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程学习,在情感价值上要求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和提升。如学习生活的积极态度。3.教学重难点

6、重点:本堂课使学生掌握的基本内容,类似于知识与能力。如读准、认识、正确书写生字,理解词语。难点: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但是难度稍大的知识。如运用排比造句。4.教学方法直接写出讲课方法,无需阐述。如讲述法。5.教学过程(1)导入根据导入方式进行书写,格式为:通过.方法,导入课程。如通过故事导入课程。(2)新授(该部分学生可根据自己个性化的讲课思路,进行调整)一读 学生听录音或教师范读。使学生扫除阅读障碍,理解大意;(古诗类需加上释题及作者介绍环节)二读 分段或分角色朗读。找出每段写作特色或情感,注意朗读节奏与情感表达,古诗意象均可;三读 整体阅读,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抒*感。(授课过程注意互动,

7、可以采用分组、辩论、角色扮演以及其他形式进行)(3)总结通过提问总结课程(4)作业布置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作业,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5)板书设计根据授课内容,设计板书。6.教学反思举例: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小学语文桃花心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锻炼、枯萎、插秧”等词语。【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文中“不确定”等含义,理解种树人隔三差五浇水的原因,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要阐释的: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知道并理解生活中的不易对于我们成长的作用。【教学难点】领会作者所要阐

8、释的道理,并能够将这些道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四、教学手段PPT展示关于桃花新木的图片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师展示关于桃花心木的图片导入语:同学们,大屏幕上展示出这样一棵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勇敢地站起向大家描绘一下这棵树的外形特点。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吗?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桃花心木过渡语:大家对于这棵树的外形特点总结的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听听发生在这棵树上的故事。(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师强调易错字:“锻、萎”。2.学生简要概述文中讲了怎样的一件事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过渡语,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

9、以及刚才我们这两位同学的简要概述,大家知道种树人是如何种树的吗?他与别的种树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板书:隔三差五、不规律)(三)研读词句,深入体会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在刚看到种树人总是隔三差五的来浇水时,“我”是怎么想的?2.当“我”了解到种树人如此种树的原因之后,“我”为什么会感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3.文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师总结)。4.请同学自由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枯萎了呢”。并请代表发言。(师总结:因为它已经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了)。(四)有感情朗读,谈感受过渡语,现在文中“我”的疑惑终于解开了,种树人如此种树的目的是为让树木更健康、更坚强的成长

10、。那么,同学们,你们通过种树人种树这个故事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师引导,分小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言。预设: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中的坎坷;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向桃花心木一样,在磨练中养成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存活的坚强品质。(五)迁移拓展说说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借物喻人)(六)作业小结写一篇有关植物文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不限字数。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比尾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比尾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比”等4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问

11、句的语气。背诵课文。3.结合插图和生活经验,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4.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读好问句的语气;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三、教学策略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因此,在识字过程中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创造各种形式,注意在复现中巩固。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

12、热爱阅读。因此,“朗读”是他们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本课的教学设计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读好问话的语气。1.采用游戏导入法、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2.以读代讲,读中自悟自得。3.指导书写,采用教、扶、放结合使用的教学形式。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做摸一摸的游戏。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个摸一摸的游戏,看谁的反应快。摸摸你的头,摸摸你的眼,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尾巴。生:我们没有尾巴。师:人不需要尾巴,所以退化了。想想什么有尾巴?生:有些动物有尾巴。师:谁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生:公鸡、老虎、孔雀今天,动物王国特别热闹,动物们要举行一项特别的比赛,比什么呢?它们要比尾巴。2

13、.出示课题,学习课题中的生字。(1)教师板书“比尾巴”,学生观察并记忆字形。(2)指导读课题,强调“巴”字读轻声。【设计意图】课堂一开始就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置身于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教授新课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范读课文。在比尾巴大赛中,哪些动物获胜了?它们的尾巴什么样?你们听老师读了有趣的小童谣就知道了。(2)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课件出示本课认读字,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圈生字,边记读音。学生自查认读字掌握情况。(3)同桌互读互查认读字。教师巡视,了解认读字掌握情况。(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识记生字。课件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利用汉字规律识记

14、生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巴、把”。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巴”,学生齐读。这课哪个生字里有“巴”?(把)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把”。谁来说说,怎么记“把”字?小结:我们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也可以叫做“加一加”。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公”。生学习生字“公”。认识新偏旁“八”,强调撇低,捺高,撇、捺要分家。认识新偏旁八字头。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短、兔”。用“几个字合在一起组成新字”的方法识记“最”。(5)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以下词语:比尾巴、长短、一把伞、最好看、公鸡、兔子。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6)指名读课文。这些生字朋友回到课文里了,你们读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找一找这

15、课有几小节。【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归纳多种识字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祖国汉字的无穷魅力。2.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这课一共有几小节,你们用手势表示。(四小节)(2)请四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记在比尾巴大赛中,哪些动物获胜了?(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说说哪些动物在比尾巴大赛中获胜了。3.朗读课文,感悟理解。(1)朗读感悟第一、二节。朗读感悟第一节。A.自由读第一节,找找这节有几句话,用了什么标点符号?想想这节告诉我们什么?B.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指导:这节用了三个问句告诉大家这场比赛的内容,读的时候要用问的语气把它们比赛内容读清楚。先听老师读。师范读,生齐读,指名读。朗读感悟第二节。A.指名读第二节,其他同学注意听比赛的结果。B.指名说比赛的结果。总结:长、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