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三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122100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语文试卷(三)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笼络/竹笼勾当/一笔勾销蒙头转向/蒙混过关B.怯儒/嗫嚅盘踞/前倨后恭怙恶不悛/逡巡不前C.说服/游说宁愿/宁缺毋滥闷声闷气/闷闷不乐D.梗概/灌溉辑录/开门揖盗不胫而走/泾渭分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妨碍焚烧黄粱梦大才小用耳濡目染B.联袂湛蓝发牢骚剑拔弩张根深缔固C.蓄牧妖娆制高点矫枉过正俯首帖耳D.格守憔悴金刚钻左右逢源谈笑风生3.古诗文默写。(8分)(1),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巧用典故,表

2、达怀念故友,感慨人事变迁的句子是:,。(3)天幕上演月全食,举国共赏“红月亮”。“月”是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仙托明月抒发对远行友人的同情与关切;“,(无题),义山在月夜下慨叹时光易逝、相会无期。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1)“闹”中显勇猛,“打”中见性情。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大闹金兜洞(西游记拳打镇关西(水浒传)(2)身处逆境莫消沉,心怀憧憬终美好。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要叙述主人公面对人生困境的变化。祥子(骆驼祥子)灰姑娘(格林童话)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3、4分)书信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交际、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一般书信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家书类书信,朋友或同事之间的问候类书信、规劝类书信等,。专用书信主要有表扬信、感谢信、邀请信、介绍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单位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材料一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结构不断完善。非金融共享领域市场交易额占总规模的比重从2016年的37.6%上升到42.6%,而金融共事领域市场交易额占总规模的比重则从2016年的62.4%下降到57.4%。共享经济拉动就业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包容性增长。据初步估算,2017年我国超过7亿人参与共享经济活动,比2016年增加1亿人

4、左右。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员工数约716万人,比2016年增加131万人。共享经济对拉动就业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此外,中国成为共享经济创断者和引倾者,断模式应用领跑全球。近年来,中国共享经济已经渗遗到交通出行、住宿餐饮、文化创意、教育培训、医疗诊断、制造服务等多个细分城,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新产品新模式,创新引领全球共享经济发展。材料二共享图。(1)依据材料一,分别用3个四字短语概括我国“共享经济”的特点。(3分)(2)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共享图,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5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水仙花开寒冬腊月,雪花飞舞。

5、天地一片苍茫。临窗的书桌上水仙花羞答答地绽开了。青翠叶片,簇拥着朵朵秀美小花,姿态绰约,清香袭人,宛如水上仙子婀娜多姿,给冬暮岁尾带来雅致而温馨的格调。说起水仙,真有点愧疚。几年前,也是寒冬腊月,雪舞的季节。我第一次摆弄水仙,先把花球剥了外衣,略施雕刻,然后放进水钵里滋养。等到它将开花的时候,移入盛着清水和石子的花盆里。可是到了除夕,包在叶膜里的花蕾仍迟迟不肯开放。叶茎却越长越高,越长越密,大有喧宾夺主之势。我焦急且恼怒,拿起剪刀,将叶茎齐刷刷地剪去一大截。结果事与愿违,这盆水仙萎萎缩缩,始终未见开放。那年春节,一批又一批学生前来拜年。师生欢聚,其乐融融。然而,见到这盆水仙,大家不免有些惋惜。

6、第二年冬天,有个已经毕业好几年的外号叫“瘦的诗人”的学生,给我送来几个花球,并默默地帮我弄好。隔几天,他还来察看生长情况。以后,每年的水仙花都是他送来,也都是他精心培育。他身体依旧那么瘦弱,眼神依旧那么清纯。有一次,他告诉我,在希腊神话里,水仙花被认作美男子的化身。传说他不爱任何少女,却与水中自己的影子发生了爱情。当他猛地扑向水中前去拥抱影子时,灵魂便和自己的肉体告别,顷刻之间化为一株标致的水仙花我知道,“瘦的诗人”就是这株标致的水仙花。理想和现实幻化为一首美妙的诗。他叙述时,干瘪的胸膛急剧起伏着,眼里闪烁着泪花。然后定定地望着我,一如当年认真听我讲课的神态。我凝视含苞欲放的水仙花,又看看这位

7、已经长大成人的学生,竟不知说什么才好。那时,他成绩平平,却苦苦迷恋缪斯女神,不断有诗歌见诸报端。他上课老是走神。那清纯的目光,常专注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倘以考试名次判定学生优劣,他显然是“差生”。因此,在班会课上,我曾断言:成绩不好,光会写诗有什么用?全班同学轰然大笑,他的脸刷地红了,眼神黯淡下来。他没有争辩。毕业后,他勤奋工作,成为一所小学的教学骨干;他笔耕不辍,又成为小有名气的青年诗人,并成了“吃皇粮”的专业作家。他每年都来给我拜年。他出诗集时,居然还是找我为他作序。此刻,水仙花又如期盛开了,仿佛“瘦的诗人”纯真的笑脸。花朵白得像云。花蕊黄灿灿,像云中的阳光。仿佛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给我的寒

8、冬平添了无限乐趣和暖暖春意。我忽然想到,当初我以世俗眼光看待如此清纯的学生,是否过于粗暴了?当我自以为是地训斥学生时,是否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自尊心?“瘦的诗人”几年来一直为我小心呵护着水仙花,难道不是想悄悄地向我诉说什么?古人云:“教学相长也。”我从教30多年,以教书育人为荣,以传播人类文明自诩,自我感觉良好。然而,从学生身上学到的东西,感受到的真诚,更使我生命得到净化,灵魂受到震撼窗外,又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不禁想起了泰戈尔的一句诗:“下雪的日子,我心纯净。”我的眼睛有点湿润了。朦胧中,我看到水仙花在向我微笑,犹如“瘦的诗人”纯真的面孔。我想,今年春节,不能再在家里坐等他来。我要先去真诚地

9、向他拜年7.文章开头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8.文章极力塑造“瘦的诗人”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用意?(4分)9.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此刻,水仙花又如期盛开,仿佛“瘦的诗人”纯真的笑脸。花朵白得像云,花蕊黄灿灿的,像云中的阳光。仿佛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给我的寒冬平添了无限乐趣和暖暖春意。10.本文以“水仙花开”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1分)藏晖与守拙苏轼曰:“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在中国哲学看来,稚拙才是巧妙,巧妙成就稚拙,平淡才是真实,繁华未必可信任。一以贯之,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观胡适与曾

10、国藩一生恪守的治学之道,便是这句话的极佳写照。胡适早年尤其喜爱“智人贵藏晖”一句,便以藏晖为室名,针对文人们弄巧卖智、不学巧伪的恶劣风气,提出“藏晖”的重要性,于万花丛中收敛锋芒,韬光养晦。诚如所言,只有沉下去,才可有大作为,才可达到“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的境界。藏晖,即是达到目的的绝佳方法。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而问樵人为何不取。人曰:“其为散木。”庄子于是得到:此木以其散而得自全。庄子的智慧在于参透了散木看似无用的外表之下的极大价值,于是他悟出自己“无用之用”的道理。所以,藏晖,不就是为了能够彰显真正精妙绝伦的价值,终有所成吗?古言:“大巧若拙。”在至拙之处有至巧之感。拙,并非真

11、笨拙,而是大智若愚。曾国藩曾在给宋滋久的信中写道:“吾辈读书人,大约失之笨拙,即当自安于拙,而以勤补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卖智,而所误更甚。”“安于拙”不仅是指对待学问要采取谦恭姿态,而且更要懂得守拙背后勤以补拙的大智慧,以及在看透了生活的真相以后仍不忘守住初心的觉悟。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博尔赫斯的作品以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他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常常从无人问津的角度,去凝视这个世界的真实景观,他拥护独裁者的言论甚至让他丢失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机会。众人嗤笑他傻里傻气,而他却说,写作只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正因他的矢志不渝和荣辱不惊的态度,并能够持守身为作家的初衷,他的文字才如此动人。反

12、观现实中的我们,太容易被城市的霓虹灯光和欲望幻象所遮蔽。由此看来,藏晖并不是只埋头书斋,而是在追寻之路上收敛锋芒。守拙也不是踟蹰不前,而是曲折前进,守住初心并为之全力以赴。守的本质,其实是专注、深入和秉持。俗世里,我欣赏那些谦卑、温和的目光,将自己掩入尘埃之中,一双眼,看到的美无比绝伦。于是便有了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這样大隐于野的体悟。一个人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观日月星辰,看寒来暑往,感四季分明,静听种子播撒信念,仰视古树支起苍穹,洒脱悠然,独立于世。返璞归真,拙中见巧,我们感受到的是精确的审美意趣和丰富的生命内蕴。嗟乎!揆诸时下,多少人只是一味地追求时尚,却被表面的华丽迷惑了双

13、眼。我们像聒噪不休的鹜鸟习惯性地昂首高歌,以目中无人的思维定式互相批驳,锱铢必较。究其原因,引用以赛亚伯林著名的譬喻来说,是缺少放弃狐狸的机智而甘心回归为笨刺猬的勇气。仅图一时之利,就扼杀了未来的一切可能,我们缺失的正是这份守拙抱朴之心。愿我们都能脱去华美的袍衣,守住稚拙和平淡(作者:陈泓宇。有删改)11.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分)A.藏晖与守拙。B.稚拙才是巧妙,巧妙成就稚拙。C.藏晖是在追寻的路上收敛锋芒;守拙是曲折前进,守住初心并为之全力以赴。D.我们要褪去华美的衣袍,守住稚拙和平淡。12.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

14、思路。(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1分)(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

15、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节选自欧阳修送杨寘序,有改)【注】幽:深重的。宫:五音之一。引:乐曲体栽之一。数引:几支乐曲。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的入仕权利。剑浦:地名。1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观B.道C.鲜D.若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或遇其叱咄,色倉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16.语段(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