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英政治专题二政府精品教育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12102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海英政治专题二政府精品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郭海英政治专题二政府精品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郭海英政治专题二政府精品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郭海英政治专题二政府精品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郭海英政治专题二政府精品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郭海英政治专题二政府精品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海英政治专题二政府精品教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友好三中高三二轮复习政治生活导学案 编制人:郭海英 审核人:郭海英 授课日期:11 月 13 日 姓名: 班级: 编号: 第 13 周 1 号政治生活专题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一)【考点明细】考点政府具体明晰政府的职能与责任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政府的威信政府的性质;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责任; 依法行政的含义、具体要求、意义;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的必要性、重要性措施政府的威信及其体现政府威信的来源和树立【知识梳理】一、知识结构:请同学们结合以下图示,回忆与“政府”相关知识二、核心考点解析考点一、政府的职能与工作原则1. 政府履行职能与坚持对人民负责的政治依据从国家性质看我国是

2、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从政府的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坚持对人民负责为工作原则。政府职能的履行是由政府性质决定的。从政府的地位看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它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2全面理解政府职能主要职能 具体内容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民主: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专政: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

3、社会秩序。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宏观调控: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发展、行业发展不平衡市场监管:规范市场交易规则,维护市场交易原则,保障市场秩序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文化事业: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社会建设政府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扩展提升】

4、1、政府职能的主体(1)履行政府职能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党不能行政”“政府不能执政”(2)中国共产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等都不能履行政府职能2、正确理解政府职能(1)经济建设职能中的公共服务强调为生产提供服务;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强调的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2)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是间接的。不能直接干预经济活动。政府的经济举措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是政府职能,如果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3)政府履行政治经济、文化职能重在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则重服务。(4)政府的一项活动可能会体现多个职能,政府的职能具有交叉性。(5)政府履行基本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

5、切。3.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内容: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知识整合】我国政府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分析角度 地位政府与人民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对人民负责是其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政府与人大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政府与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政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与政协我国政府接受政协的监督,听取政协意见,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与法院、检察院政府不得干预法院、检察院的司法工作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社会团体政府鼓励支持、领导基层

6、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活动,但不能滥用职权,干涉其具体活动;基层自治组织、社会团体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政府职能,但起到沟通公民和政府的桥梁作用,有利于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政府与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因此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考点二、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1、依法行政含义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必要性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体现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

7、原则。重要性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威信;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体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2、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1)科学决策: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2)民主决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3)依法决策: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

8、确;考点三、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1、 监督政府的必要性2、监督政府的措施:措施关键: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结合教材P46-47理解)做到政务公开意义: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归纳整理】正确理解行政监督体系不同角度下的分类角度类别行使的主体按民主和法制民主监督人民政协、新闻舆论与社会公众、群众通过法定渠道法制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司法机关、政府系统内部按监督主体权力机关

9、人民代表大会政党监督中国共产党政治、社会团体人民政协及其他人民群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等通过法定渠道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政机关政府、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等按行政系统行政系统外部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社会与公民等行政系统内部上级政府、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考点四、政府的权威1、含义 2、决定因素 3、标志 4.如何树立威信【方法点拨】高考常考点的答题模式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某一件事?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1)国家性质决定和政府性质决定(包括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2)是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3

10、)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4)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需要。(5)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1)履行职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积极转变职能,提升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2)坚持宗旨与原则: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要克己奉公、廉洁自律。(3)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5)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

11、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坚持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友好三中高三二轮复习政治生活导学案 编制人:郭海英 审核人:郭海英 授课日期:11 月 14日 姓名: 班级: 编号: 第 13 周 2号政治生活专题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二)【知识链接】思考回答与政府相关的知识点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哲学生活: 高考热点聚焦-2017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背景材料:今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共分三个部分:1、2016年工作回顾;2、“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3、2017年重点工作。其中,有几大关键数字引人瞩目,现在我们就从这几个数字展开,来看一下今年高考政治的考查方向。(

12、1)6.5%-7%【报告原文】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考点解析】经济:可联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要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等知识点进行分析;政治:可联系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知识;哲学:可联系唯物论意识的作用,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群众观。(2)3% 左右【报告原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破除政策障碍,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支持发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壮大网络信息、智能家居、个性时尚等新兴消费。【考点解析】经济:可联系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心理),消费类型,市场秩序,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知识进行分析;文化:涉及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