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结课论文最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117330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小说结课论文最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明清小说结课论文最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明清小说结课论文最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明清小说结课论文最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明清小说结课论文最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清小说结课论文最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小说结课论文最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析名作形成的一般规律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1201班姓名:陈洪榜学号:4427简析名作形成的一般规律摘要:一部名篇著作,作者必须要历经磨难,最好是年少时意气风发睥睨天下,青壮年是郁郁不得志,经历磨难的洗礼,而后练就有富有文采并善于表述;作品必须要体现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教化作用,教导民众积极向善;作品还必须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并以一定的方式广泛流传流传。如此之作,方可能成为流传后世的著名长篇著作。关键词:名著意义;作者经历,流传方式正文:什么是名作或者是名著?也许对于这个问题,专家学者们会各持己见,会众说纷纭,会百家争鸣,但是,据以往的经验,短时间内,专家学者们最终不会形成一个很好又

2、很统一的定论。然而,名作之所以为名作,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其关键在“名”,历史碾轧所过之处,历代文人骚客所作之文章何其多,成名之作又有几许?在中国的文学史中,文人骚客多以短小精干、辞藻华丽的诗歌辞赋见长,也多因此闻名于世而受人敬仰,也是因此,导致从事长篇文学创作的文人墨客不多,产生的作品也不多,本来长篇巨作就不会那么容易产生,原本数量少的作品就更不会滋生长篇巨作了。在此,我仅仅探讨中国古代小说,也就是说,我所定义的名作,仅仅是指中国古典小说。1 名作蕴含的意义1.1.1 社会意义 名篇著作,肯定会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才可以值得人民大众广泛流传,才可以穿越历史的长河流传下来。比如儒林外传 ,它就是因

3、揭露封建礼教统治下人才选举考核制度的古板呆滞,让世人窥见社会的灰暗一角,才得以被广大民众认可,才得以流传;比如红楼梦 ,明面上看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可是谁肯定这不是一个国家的兴衰呢?明面上看,是一个家族的荒淫无道、肆意妄为,可是谁肯定这不是一个国家的荒淫无道、肆意妄为?比如西游记 , 明面上看是妖魔鬼怪万般阻挠唐僧师徒的西天取经征程,可是谁肯定这不是封建掌权者执政时对真正为民办实事者的万般阻挠呢?可见真正的长篇名著,其本身要折射出一定的社会现象,要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义,要体现出有区别去非名著的内涵,而名著的社会意义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体现。1.2.1 教化作用要成为名篇著作,有一点非常隐秘也非常重要

4、,那便是作品教化作用。教化是精神生活的另外一种自我成就的方式,教化含有启蒙的意思,教化通常会结合日常活动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名著就通过树立正面的人物形象,传达正面的思想,经常起到了教化民众这么一个作用。比如被当作英雄颂歌的水浒传 ,小说前面一大堆英雄好汉不满压迫残害而齐聚梁山,充分地树立了敢做敢当、忠义十足的英雄形象,对激励民众对英雄好汉好品格的自我学习和模仿;小说虽然以宋江被招安、众英雄或悲剧死亡或惨淡散伙,看似不完美,其实是在寓意着封建礼教的统治是王道,是亘古不变的传承,天朝的任何子民如若反对天朝的统治,其结果是必将不会有好结果的,只有如宋江所谓“忠孝

5、”、尽心尽力为天朝效忠之辈,才得以善终。也比如冯梦龙,他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在古今小说序中,认为“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小说可以使“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然教化作用所赋予的此类寓意在现在看来不能接受,可是那却是古代处事的不二法则,有此教化意义则容易被封建统治下的人接受,更容易成为传世经典。2 作者经历2.1.1 幼年一部好作品的作者,从小就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特质,也就是说他们拥有别常人更好的潜质,是方仲永之类神童级别的存在。此外他们还爱好学习,爱好博览群书,集众家之所长,汇聚于一身,成自家之风格,而后待时而发。这便是名篇著作者们的一大共性。比如冯梦龙,

6、他自幼聪明,从小好读书,他的童年看似和封建社会的许多读书人一样,把主要精力放在诵读经史以应科举上,可是不知不觉却形成自己本来不具有的特质,为后来的创作沉积了丰厚的底蕴。比如曹雪芹,其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17(康熙五十一年)曹寅病故 ,其子曹顒、嗣子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锦绣”之乡生活中长大的,少年时代当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少爷,过着富贵奢华生活。

7、这便是他以后创造的红楼梦 提供很好的参照。2.2.1 青年 当然,名著的作者们大都会经历科举失败或者仕途失意这么一个过程,这会给他们对封建礼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会让他们从天之骄子一下跌落至人生谷底,饱受世间冷暖,看透世间沧桑变化,人生观和世界观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思想高度已然超越了众多封建科考的文人,到达时代的领先地位。比如蒲松龄中年开始贫困潦倒,固然令人叹息,但这样的经历恰好对他创作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巨著十分有利。他个人科场蹭蹬的不幸固然可悲,但他却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促使他把满腔孤奋倾注在自己的创作中,将揭露和抨击科举弊端作为聊斋的重要内容,并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应试士子

8、形象。三十多年的农村教书先生生活对他的创作也极为有利:一方面东家毕竟有的石隐园里,有林泉之胜可以陶冶性情,有丰富的藏书可供他研习学问,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又使他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恰当的机会搜集民间传说,整理加工聊斋故事。他去南方一年的幕僚生活也为创作聊斋志异作了一定准备。南方的自然山水和风俗民情开阔了他的眼界,幕僚的身份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特别是官僚缙绅和下层歌妓,为他在聊斋中塑造各种官僚豪绅和众多女性形象打下重要基础。也正是不得志的时光,磨练了文人的心志,我把这一过程称为作者文学素材的积累,有了这一过程的积累,作家们才能完成传世之作。2.3.1 中老年名著作家的晚年,大都不太如意,或

9、家道衰落流离失所,或穷困潦倒衣不遮体,但是外界的困难只会让他们意志更加坚韧,更加潜心写作,我把这个过程称为作家的文笔积累。诸如蒲松龄,曹雪芹等名家,晚年生活潦倒,十分凄惨,不过,也正是这一份凄惨,让他们的作品描写更加细致入微,揭露的事情更加入木三分,更加接近社会现状,更加渗入人心。3 流传3.1.1 广泛流传名篇著作,肯定是受千人欢迎、万人追捧的作品,但是,反过来说,受人民大众欢迎的作品却不一定是名篇著作。比如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科技也快速走进生活,信息传播也踏入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使得原本很难传播共享的文字唾手可得,随随便便一个稍有点墨水的人,大笔一挥,在网上写点东西,传阅量定然不会太低,

10、网络文学就是这么来,然而,这并不是名著。但是,古代没有网络,那时传播广泛是否就意味着是名篇著作?非也,传播广泛没准是茶余饭后的打油诗,也没准是一个全国范围的通缉令,也许仅仅是丽藻文辞,又或者仅仅是一篇难等大雅之堂的作品。总而言之,一部好的作品,只有经历民众认可性的广泛流传,才可以成为一部名篇著作。3.2.1 流传的方式名著要想成为名著,还要经历一番流传的过程,可是古代信息传播不发达,传播不太方便,不过还是有方法完成这个过程的,主要方法有这么几种。第一,官府下令禁止或立为经典广为流传,官府下令禁止,会激发民间的收藏热情,会引起民间对禁止作品的好奇,这会从反面起到传播的作用,金瓶梅 就是这么流传下

11、来的;官府立为经典的大力宣传的,肯定不用说,这种官方方式的传播安全而且方便。第二,作品还会通过文人学士的传播。文人学士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对文学在社会的传播而言,会起到一个典型榜样的作用,会引起一股跟风模仿的氛围,他们阅读过的作品也会因此沾光;再者,文人学士本身具备一定的欣赏水平,若碰上好的作品刚好流经他们那,便是该作品遇伯乐的时刻,尔后便会在文人墨客的小圈子里流传,这可是高水平的传播,一般可遇而不可求。4 结语 综上所诉,一部名篇著作,作者必须要历经磨难,最好是年少时意气风发睥睨天下,青壮年是郁郁不得志,经历磨难的洗礼,而后练就有富有文采并善于表述;作品必须要体现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教化作用,教导民众积极向善;作品还必须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并以一定的方式广泛流传流传。如此之作,方可能成为流传后世的著名长篇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