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10529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沪教版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沪教版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沪教版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沪教版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期中考试模拟试题(时间100分钟 总分150分)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一)默写(15分)1、_ _,风宜清夜露宜秋。(钱惟演对竹思鹤)2、莫嫌荦确坡头路,_ _ _。(苏轼东坡)3、过尽千帆皆不是, 。 _ _。(温庭筠梦江南)4、_ _,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5、_ ,一竿晴日晓光新。(范成大风止)(二)基础知识及运用(10分)6、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内写出汉字。(2分)谁也未曾料到,万众期待的2008年,jng rn( )充满了如此多的坎坷和磨难。但是,事实终将再次证明,中国人是打不败、压不垮的,因为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颗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都会

2、变成爱的海洋;一次天大的灾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可以承担。2008,将注定是一个被jun k( )在历史上的数字。7、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和蔼可亲 一筹莫展 破釜沉舟 融汇贯通 B、迫不及待 慢不经心 惊涛骇浪 功亏一篑C、各行其是 变本加厉 并驾齐驱 水乳交融 D、汗流浃背 提纲挈领 休养生息 戒骄戒燥8、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2分) 我们拥有一笔财富(A)文学财富。这笔财富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文学的财富就在那里,等待着那些有幸认识它的人重新去发明(B)。如果这笔财富不存在的话,我们的精神世界将是多么地贫穷、多么地空虚啊。“A”处的标点符号应是

3、( )“B”处“发明”应改为( )9、下列作品、作者、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宋朝 B、卖炭翁白居易唐朝C、诉衷情辛弃疾宋朝 D、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元朝10、清早起床,你发现刚下夜班的父亲为你做好了早餐。为了不惊动正在睡觉的父亲,请给父亲写一张留言条,借以表达你内心的感受:_ _ (直接写出留言,无需讲究格式)(不超过30字)(2分)二、文言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列古诗词,完成1112题(5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1、这首词的前三句依次描写了九种景物,构成的画面烘托出_ _的气氛。(2分)12

4、、下列各项中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写这首小令时正好是夕阳时分。B、作者有意选定“夕阳”,既给景物涂上昏黄的颜色,使色彩与景象氛围协调;又为“断肠人”心里涂上了一层悲哀的色彩。C、作者无意中选定了“夕阳”,客观上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悲凉凄惨的气氛。D、作者觉得夕阳时分的色彩难得相遇,十分美丽,便在作品中有意写上。(二)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8分)岳阳楼记(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3、下列加点虚词

5、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或异二者之为小大之狱 B、何哉此乐何极C、不以物喜具以情告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见其发矢十中八九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2分)是进亦忧,退亦忧_ _15、对选文内容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对古仁人思想感情表示出怀疑,也提出自己的质疑。 B、作者写古仁人“进亦忧,退亦忧”,表现出古仁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变化和反复。C、作者通过探求古仁人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政治抱负。D、作者感慨万分,哀叹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2分)三人成虎(选自战国策魏策)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

6、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见。【注释】庞恭:人名,庞恭是魏国人。质:做人质。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16、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王信之乎( ) (2)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 )1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正确的是( )(2分)A、议论大臣的人们超过三个,希望大王要明察B、议论我的人们不止三个,希望大王去看看他们C、议论的大臣只有三个,希望大王要明察D、议论我的人

7、不止三个,希望大王要仔细观察这些情况18、庞恭“从邯郸反”,魏王“竟不见”的原因是( )(3分)A、魏王还是听信了别人对庞恭的谗言,对庞恭有看法。B、魏王认为庞恭说的话太深奥了,不愿见庞恭。C、魏王通过与庞恭对话,认为充分了解了庞恭,没见面的必要。D、魏王忙不过来,无暇召见庞恭。19、当三人说“市有虎”后,“寡人”竟然“信之”,这种现象说明了_ _(3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6分)宽容是一种爱我们的生活日益纷繁复杂,头顶的天空并不尽是梵高涂抹的一片灿烂的金黄色,脚下的大地也不尽如华北平原一样平坦。种种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恼羞成怒的烦恼、忧愁可能会天天如抽刀断

8、水水更流一般地(A)在这种生活状态下要保持宽容的心境谈何容易!但是,我仍然希望人们要宽容。有这样一个故事让人记忆犹新。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关于定比定律争论了9年之久,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以普鲁斯特的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定比定律的发明者。但是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B),将成果完全占为己有。他真诚地对曾经激烈地反对过他的对手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疑,我是很难把定比定律深入地研究下去的。”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宽容意味着不计较别人的态度,看重别人的长处,允许别人反对,吸收别人

9、的见解。这种宽容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暖意流淌在人们心里。这种宽容让人感动。我还常常被这样一首小诗感动:“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鸣” 是的,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在(C)的时代,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位于针尖对麦芒的(D)。但是,我还是要说,宽容一些吧,因为宽容是一种爱。我所说的宽容,其核心是爱。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地一味退让,( )去对付,去虚与委蛇,( )以心对心地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和势利的粗糙世界变得温润一些。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斤斤计较,什么都要你死我活,什么都要勾心斗角那可真是

10、不堪设想啊!即使我们一时难以做到如普鲁斯特一样成为一泓深邃的湖,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的蛙鸣。我们面前的世界不也会多一份美好,自己的心里不多一些宽慰吗?我相信,工于心计的人,心胸狭窄的人,鼠目寸光的人,心狠手辣的人可能一时会占得便宜,或飞黄腾达,或春光占尽,或独占鳌头,或阴谋得逞但不要对宽容的力量丧失信心。用宽容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也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对手,也许来自你的上司,也许来自时间的检验。宽容,是这个世界的一张通行证。让我们做一个宽容的人,这样,我们的世界定会更加和谐美好。20、把下列词语分别填入文中A、B、C、D

11、处。(4分)居功自傲 接踵而至 斤斤计较 唯利是图A( ) B( ) C( ) D( )21、通过第段的事例,作者对“宽容”内涵的具体理解是:_ _ _ (3分)22、(1)第段,括号中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2分)A、不但而且 B、不是而是C、不仅还 D、不是就是(2)第段画线部分的内容,表达了作者“_ _”的见解。(3分)23、作者在文末说“宽容,是这个世界的一张通行证”,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_ _ _ _ (4分)(50字以内)(二)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24分)白纸的传奇大约在我出生前一年,父亲到上海谋职。父亲做了一个军官的秘书。那时的上海,是谋职者心中的金矿宝山。父亲

12、能在那里得到一官半职,乡人无不称羡。可是,据说,父亲离家两年没有许多款项汇回来,使祖父和祖母都非常失望。大约在我出生后一年,父亲于战乱之际仓皇回家,手里提着一只箱子。那时,手提箱不似今日精巧,尺寸近似十九英寸电视机屏幕,厚度相当于一块砖头。这只箱子是他仅有的“宦囊”。箱子虽小,却让人觉着沉重。乡人议论纷纷,认为这只随身携带的箱子里一定有金条,甚或是珠宝。因为上海可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啊,伸手往黄浦江里捞一下,抓上来的不是鱼,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可是,我家的经济形势并没有改善,依然一年比一年“紧张”,遣走使女,卖掉骡子,把靠近街面的房子租给人家做生意。乡人驻足引颈看不到精彩的场面,也就渐渐地把那只手提箱忘记了。我初小毕业,升入高小。美术老师教我们画水彩,我得在既有的文具之外增添一些画图纸。这时,父亲从床底下把那只箱子拿出来。箱子细致润泽,显然是上等的牛皮。他把箱子打开。箱子里装的全是上等的白纸!父亲从箱子里拿出的纸既不是粗糙的毛边纸,也不是光滑的新闻纸,那些纸是另一番模样:颜色像雪,质地像瓷,用手抚摸的感觉像皮,用手提着一张纸在空气中抖动,声音像铜。这怎会是纸?我们几曾见过这样的纸!那时,以我的生活经验,我的幻想,我的希冀,突然看见这一箱白纸,心中的狂喜一定超过了一箱银元!想不到当年父亲从兵荒马乱中的上海带回的却是一箱白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