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技术与应用复习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10404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条码技术与应用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条码技术与应用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条码技术与应用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条码技术与应用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条码技术与应用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条码技术与应用复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条码技术与应用复习题一、 判断题1、 编码规则主要研究编码原则和(代码定义) p332、 特德.威廉斯与1988年推出第二个二维条码码制(16K条码) p303、 39条码最高密度为(9.4个/25.4mm)或(9.4个/英寸) p434、 每个码制都有一定的(编码容量),这是由其编码方法决定的 p425、 商品条码的前缀码489(不一定说明商品的生产地)6、 校验符只能(发现)二维码的错处7、 GB12904商品条码中可以看出:不同要求,尺寸要求不同,放大越(小)尺寸误差要求越严 p628、 装潢与条码颜色冲突时,以(条码)为主,修改装潢颜色9、 SSCC应用EAN-UCC条码中的(UCC-

2、EAN 128)条码表示10、 EAN-UCC 的(EAN-UCC-13)用UPC-A(12位编码的条码)11、 在编码试验校验原理中,二维码与一维码的识读设备与条码印刷兼容的是(行排式条码)12、 超高速识读是(QR code(属于矩阵式二维条码)条码,区别与二维条码 p30013、 软印较适用于作系数较(大)的条码14、 仓储作业中连动作业下,宽面位于窄面的(右面)15、 (反差最大化原则)满足标准中的要求,是条码设计的重要尺度二、 单选题1、 (1991)年4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我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 p312、 中国条码总体目标的合格率达到(85%)以上 p31 3、 阅

3、读设备开发方面,无限阅读的发展趋势是(激光式和图像式)4、 条码的扫描、译码过程是(光/扫描光,虚拟信号,数字信号) p725、 不同符号条码,不同容量,(128)码获得的容量最大 p426、 在中国大陆,EAN-UCC -13条码在厂商商品代码中有(79)位7、 由4位数组成的商品代码可标识的的商品数量是(10000种)8、 应用表示符AI(00)指示其后面的数据域为(SSCC)9、 (便携式采集器)适合大立体仓库盘点10、 光点大小扫描较为优化的是(光点直径是条码单元的0.81.0倍)11、 识别器光源中,单色性和相关性极好的是(激光)12、 码制中(code pone)条码不能用激光识读

4、器识读13、 (热转打印)分辨率高,速度快,效率高等等14、 (激光识别)条码生产方式,不与产品接触,灵活,成本低等等15、 条码符高度不应轻易截短,否则会降低(首读率) p7216、 将(塑料包装)上条码压平一段时间,从室内拿到室外,保持室温一致,再进行操作17、 商品条码放大系数(0.8不是最优)18、在实际扫描识读过程中,避免周围色彩干扰,左右色彩应该在(5mm)19、(卡槽式)进行检测20、 在邮电系统内,我国目前使用的是(交叉25条码)21、 北美地区统一代码(UPC)22、 通常把单位长度中可能编写的字母数叫信息密度,记作(个/cm) p3023、 目前较长的(一维码)有EAN,U

5、CC,25条码等24、 各种扫描器首都率应达到(95%)以上,达到中等分辨率25、 当扫描器扫描光敏原件时,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26、 39条码是(非定长条码)27、 具有自校验功能的条码是(交叉25条码)三、 填空1、影响信息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条空结构和窄元素的宽度)p302、条码作为一个图形结构,具有简单,采集信息量大,(信息采集速度快)等特点3、编码规则主要研究(编码原则和代码定义) p334、 常用的(一维码)的码制包括(EAN条码、39条码、交叉25条码、UPC条码、128条码、93条码以及库德巴码)等 p395、 符号表示技术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各种码制的(条码符号技术、符号表示

6、和符号制作)p336、 条码表示数字及字符的条码符号是按照编码规则组合排列的,故当各种码制的条码编码规则一旦确定,我们就可将数字码转换成(条码符号) p416、39条码的每一个条码字符由9个单元组成(5个条单元和4个空单元),其中3个单元是宽单元,用二进制(“1”)表示,其余是窄单元,用二进制(“0”)表示,故称其为“39条码” p457、 条码识读器是通过条码中的(条和空)对光的反射率实现识别的8、商品条码可以用来表示字符的是(09)9、 为了保证条码光学特性,应保证材料的(反射特性) p6210、 在条码尺寸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装潢,印刷条件及(印刷包装上的面积)四、 简答题1、选择码制

7、时我们通常考虑什么问题?A、必须优先从国家(或国际)标准中选择码制B、选择适合应用的条码字符集:条码字符集的大小是衡量一种码制优劣的重要标志;C、需考虑印刷面积与印刷条件:当印刷面积较大时,可选择密度低、易实现印刷精确的码制,当印刷条件较好时,可选择高密度条码,反之则选择低密度条码;D、识读设备,每一种识读设备都有自己的识读范围,有的可同时识读多种码制,有的只能识读一种或几种;E、尽量选择常用码制2、如何选择条码识读器?a、适用范围:条码技术应用在不同的场合,应选择不同的条码识读器b、译码范围c、接口能力:串行通信和键盘仿真d、对首都率的要求:首读率是条码识读器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它与条码符号印

8、刷质量、译码器的设计和光电扫描器的性能均有一定关系。e、识读器的价格:要注意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应以满足应用系统要求且价格较低作为选择原则。f、特殊功能:有些应用系统由于使用场合的特殊性,对条码识读器的功能有特殊要求。如会议管理系统,会议代表需从几个入口处进入会场,签到时,不可能在每个入口处放一台计算机,这时就需要将几台识读器连接到一台计算机上,使每个入口处识读器采集到的信息送给同一台计算机,因而要求识读器具有联网功能,以保证计算机准确接受信息并及时处理。当应用系统对条码识读器有特殊要求时,应进行特殊选择。3、条码符号表示主要内容?P33主要内容是是研究各种码制的条码符号设计,符号表示及符号制作

9、4、简要说明识读器扫描译码的过程? P70由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系统照射到条码符号上面,被反射回来的光经过光学系统成像在光电转换器上,使之产生电信号,信号经过电路放大后产生一模拟电压,它与照射到条码符号上被反射回来的光成正比,再经过滤婆、整形,形成模拟信号对应的方波信号,经译码器解释为计算机可以直接接受的数字信号。 5、39条命的编码容量如何计算?P42解:39条码它的每个条码字符有9个单元组成,其中3个单元是宽单元,其余的是窄单元,那么,其编码容量为:C(9,3)=9*8*7/(3*2*1)=846、商品表示标识代码是什么?答: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规定的

10、、用于标识商品的一组数字,包括EAN/UCC-13、EAN/UCC-8和UCC-12代码。 商品标识代码包括EAN/UCC-13、EAN/UCC-8和UCC-12三种代码结构。厂商应选择适宜的代码结构,遵循三项基本的编码原则,即惟一性原则、无含义性原则、稳定性原则编制商品标识代码,这样就能保证商品标识代码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惟一的、通用的、标准的,就能作为全球贸易中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关键字和“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7、条、空的什么颜色是最安全的搭配? 答:最安全的对比色:白色、黑色8、10000种代码表示五、综合题1、谈谈你对条码技术的发展的认识?(第一次作业自由发挥) 条形码,简称“条码”,是

11、由一组黑白相间、宽度不同的条状符号组成。 条码技术是研究如何把计算机所需要的数据表示成条码形式,和如何将条码表示的数据和符号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自动采集、识别的数据。因而,条码技术就包括从编码到制作、识读、处理等一系列技术。根据不同的编码规则,提出的编码方案已经有多达四十余种,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有:交叉二五码、三九码、UPC码、EAN码、128码等。从印制条形码的材料、颜色分类,可分黑白条形码、彩色条形码、发光条形码(荧光条形码、磷光条形码)和磁性条形码等。 近年来又出现了按矩阵方式或堆栈方式排列信息的二维条形码。我国的适用标准:一维条码通用商品条码是与EAN码等效,二维条码是与PDF417兼容的

12、码制。 a、我国条码应用发展历程条码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起步:1986年原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将“条码技术研究”课题列入研究计划,开始进行条码技术基础研究,掌握了条码的编码原理、扫描识读原理等基础技术“八五”期间条码技术应用与发展:1993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创办了科技期刊条码与应用系统,这是我国最早的条码技术刊物。1995年8月,流通领域电子数据交换规范EANCOM正式翻译出版。“九五”期间条码技术应用与发展:1997年4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承担了国家科委“九五”重点项目“二维条码技术研究与应用试点”。同年,编制发布了国家标准四一七条码(GB/T17172-1997),该标准是我国自动识别

13、技术领域内第一个二维条码国家标准,它的制定标志着PDF417条码在我国的应用进入了正规有序的发展阶段。“十五”期间条码技术应用与发展: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条码和代码信息标准化基础工作”,我国条码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2002年1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ECR委员会发布“连续补货实施指南”,该指南从操作角度入手,给出了实施连续补货过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求以及成功案例等,便于供应链中各参与方从高效补货中受益。2002年7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承担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基于条码和EDI/XML的连续补货流程研究”,该课题深入研究了国际上连续补货内容和基本流程

14、的发展,在分析国内供应链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补货过程以及如何在我国实施连续补货流程。2003年1月,中国标准研究中心等单位承担了“物流配送系统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研究”课题。2003年4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启动了“中国条码推进工程”。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国际化、文化国土化的资讯社会到来之时,起源于40年代、研究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普及于80年代的条码与条码技术,及各种应用系统,引起世界流通领域里的大变革正风靡世界。 条码作为一种可印制的计算机语言、未来学家称之为“计算机文化”。90年代的国际流通领域将条码誉为商品进入国际计算机市场的“身份证”,使全世界

15、对它刮目相看。 印刷在商品外包装上的条码,象一条条经济信息纽带将世界各地的生产制造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一条条纽带,一经与EDI系统相联,便形成多项、多元的信息网,各种商品的相关信息犹如投入了一个无形的永不停息的自动导向传送机构,流向世界各地,活跃在世界商品流通领域。 说起自动识别技术就必然要提到条码,因为它在当今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动识别技术的形成过程是与条码的发明、使用和发展分不开的2、说说对中国条码推进工程的认识?(p31,p32)(仅作参考) 为了使条码工作面向市场,适应加入WTO的需要,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于2003年4月启动 “中国条码推进工程”。中国条码推进工程的总体目标是:根据我国条码发展战略,加速推进条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利用5年时间,共发展系统成员15万家,到2008年实现系统成员数量翻一番,系统成员保有量居世界第二;使用条码的产品总数达到200万种;条码的合格率达到85%。条码技术在零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以条码技术为主体的自动识别技术产业。中国条码推进工程的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启动期(2003年)系统成员保持10%的增长率,发展系统成员2.2万家,建立2个应用示范系统,开辟2个新的应用领域。第二阶段起飞期(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