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教学随笔与反思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10014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教学随笔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教学随笔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教学随笔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教学随笔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教学随笔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教学随笔与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教学随笔与反思六年级教学随笔与反思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告诉我们伯父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表达了对伯父深切的敬爱之情。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抓住涵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并感悟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之后通过朗读表达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一质疑问题,强调教师的点拨、点化。对于学生探索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首先应组织学生讨论,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教学畅谈碰壁这一段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有什么问题,先和同桌商量一下,解决不了的,再前后四人讨论,任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家讨论。目

2、的在于学生能够发扬协作的学习精神,做到思维互补。而在学生解决不了问题时,及时地加以点拨,点拨不够,还需点破、点化。其中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理解这个句子是很困难的,因为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生活很远,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句子的含义,这是恰当的引导、启发和点拨。这里我及时向学生资料,了解社会背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思路,使学生能够更准确的理解句子的含义,感受鲁迅敢于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品格。学了谈水浒传这个故事后,学生只懂得鲁迅对侄女的关心和爱护,还不能理解他对广大青少年的关心和帮助,这时我适时地给学生出世补充介绍鲁迅关心爱护青少年的品格。二、强调求实、求活、求新。“激疑拓展”就是拓展学生的

3、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获得创造的成功。在课结束前,我设计了一个启发学生想象的拓展训练:假如你现在在万国殡仪馆里,你想对鲁迅说些什么?让学生给鲁迅写副挽联或写一两句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因为通过前面两个故事的学习,教师对一些必要的课外资料的补充介绍,学生对鲁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鲁迅的敬佩之情也随着课文的深入学习而越来越厚,情到深处不吐不快,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他们在想象的过程中进行着创造性思维,体验着创造成功后的喜悦。只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多引导学生根据阅读自己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学生之间最大限度地开展互说互评。答案模式也可多样化,拓宽多样思维。六年级教学随笔与反思2唯

4、一的听众是一篇新入选的*,这篇课文写了“我”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历程。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给予了作者真诚无私的帮助。课文情节很有戏剧性,极具感染力,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而且这个善意而美丽的语言,也感动了每一位学生。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了,已经掌握了写人*的许多方法。因此,我没有指导学生如何去学,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批注理解,由于我们已经尝试了一年的批注阅读,所以学生们也早就有话可写了,只见他们用笔批注着老教授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我”的心理描写,并或多或少地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巡

5、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学生精彩的批注,并及时地表扬,对其他学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进行对比等等多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也及时进行了肯定与点拨,既强化了学习行为,又实实在在地检验了学生对于学法的掌握水平。这篇课文有两条主线,以老教授为主,“我”的变化为辅,两条主线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于是,我引导学生划批、汇报时以老人为主,以“我”的变化为辅,这样一主一次,一明一暗,既突出了重点,又无遗漏,学生也有的放矢,汇报起来也就颇为精彩,比如:“我”就是一匹“千里马”,幸运地是遇到了这么好的“伯乐”;老教授是高明的教育家,她没有给予“我”任何琴技上的

6、指导,但给予了我源源不断的信心与勇气等等这样精彩的言论在此基础上,孩子们也谈到了“我”成功的原因自己不可获缺的努力。更为可喜的是孩子们能联系自身,谈自己的亲身经历,不仅学会了感恩,更意识到自身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这节课上下来我和孩子们都受益颇丰。六年级教学随笔与反思3索溪峪的野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上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四课。讲后我感觉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整堂课围绕“野”铺展开来,教学手法大胆,创新意识强烈,学生的主体作用明显示突出,教师的引导辅导作用恰到好处,是一堂较成功的课。在内容安排上,索溪峪的野一文中,我以复习引入,使得学生迁移,并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多媒体课件展示文中

7、美景,使学生随之进入情境,产生共鸣。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我完全撇弃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手段,而大胆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发现*的结构及写法,并切实体现出以读代讲的阅读课理念,通过“通读”、“择点读”、“改变形式读”、“重点读”四读形式,让学生由拼比、体会到理解、感悟的升华,老师的引导得法,令学生有常读常新,百读不厌之感。整堂课的高潮之处是学生的实践过程,这节课在末尾,教师能大胆设计,以法庭开庭审案的形式,大大吸引并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心理及为山、水、动物、人的伸张正义之感。如:老师当法官山有罪时,学生面露不平气愤之色,慷慨陈词起来,完全忘却了老师平日的威严“如像原告所言,把随风摇摆的山石用水泥封住,把直

8、插云霄的山峰炸平,那我们大家,此处又与平庸之峰,有何区别?索溪的山正是靠它的天然,毫无装饰而闻名于世,如果毁去使得我国失去了一个游览胜地少了一份天然,这样的损失您又能负担得起吗?学生这样激昂的话语,正是在体会全文后的肺腑之言。还有一处,当法官(老师)用坚决的语言维持原判,判水有罪时,作为辩护律师的学生却能随机应变,恳请老师用另一身份去深思,这一刻,可见学生的机敏及自主,使得真正达到,让学生运用以有知识去实践、贯通给他们机会,使学生更深的理解“野”的内涵,“野”的珍贵,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思想教育。总之,这节课重峦叠嶂,让人心随波逐流让学生深堂中体会快乐,掌握要领,思想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有效地体现了人文课堂,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