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茯苓种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097472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田茯苓种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罗田茯苓种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罗田茯苓种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罗田茯苓种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罗田茯苓种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田茯苓种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田茯苓种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罗田茯苓种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摘要:对湖北省罗田县茯苓(poria cocos )种植及 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罗田县制定有一套规 范化栽培茯苓的技术,部分地区运用“四改”方针种植茯苓。目前 茯苓种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规范化茯苓种植技术普及不够、茯苓加 工水平较低、种质来源混乱、科技投入不足、产业化发展模式单一、 品牌产品少等。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提出了广泛推广“四改”方针、 注重茯苓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实行挂牌销售澄清茯苓菌种来源、联 系科研单位和大企业提高茯苓的科技投入、鼓励多种产业化发展模 式并存5点建议。关键词:茯苓(poria cocos);种植;罗田;产业化; 对策

2、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lanting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of poria cocos in luotiancheng huan zhong1,cheng shuim ing2(1. college of chemis try and lif e science, huanggang normal uni vers ity, huanggang 4 3 8 0 0 0, hub ei, china;2.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guangd

3、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maoming 525000, guangdong, china)abs trac t: presen t situation of plan ting and indus trial develo pmen t of poria cocos in luotian were inves tigat ed. the resu Its revealed that a set of st andard ized cultivated t echniques had been popularized in luot

4、ian c ou nty curren tly, and the policy o f four-reform was applied to p. cocos plan ting in some dis trie ts. at presen t, t he major issues existing i n plan ting and indus trial dev elopmen t of p . cocos in luotian were as follows, st andar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was not widely adop t ed, low l

5、evel of p . cocos deep proc essing t echnology, disorder of g ermplasm source, insufficien t t echnical inves tmen ts, single mode of indus trial development, shor t of famous brand goods a nd so on. in view of the presen t problems, five advices were put forward as follows, widely popu larizing the

6、 policy of “fourreform”,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 t of p. cocos by produc ts process, implemen ting the policy of sale with license and clarifying the origin of p.cocos, increasing t echnical in ves tmen t, st reng thening rela ti o n with scien ti fic research unit and big ent erpris

7、es, encoura ging various coexis ted patt ern of indus trial developmen t.key words: poria cocos; plan ting; luotian c oun ty; indus trializ ati on;presen ts ituati on;c ount ermeasures茯苓poria cocos(schw.)wol f作为一 种药用和食用真菌,分布于中国、韩国、日本、加拿大、美国和澳 崖鼻一论文发表专家一 趣I中国学木斛网 .qikanwang.nel大利亚等多个国家1,2。湖北是中国茯苓的主产区

8、,位于湖 北罗田的九资河松林茂密、阳光充足、雨水调和、空气清新,非常 适宜种植茯苓,其所产“九资河茯苓”闻名中外。据湖北贸易志 记载:从1 8 7 2年起,罗田县鸠鹚(九资河古称)茯苓就经汉口、 厦门、广州等商埠出口东南亚、日本及欧洲各国,被国外客商誉为 中药珍品。19 1 4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被确定 为出口免检商品;1 9 5 7年被定为全国茯苓外贸出口基地;19 85年被国家医药管理局定为茯苓生产基地;1995年被国家中 药管理局定为全国茯苓重点生产基地。目前九资河茯苓年种植规模 2 5 0万窖以上,鲜苓产量约2 5 0万kg,居全省领先地位。建国以来,罗田县历届政府高度重

9、视茯苓产业发展,将其纳入罗 田县重要支柱产业。确立了“稳定厢窖、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 方针,制定了“计划用材、合理砍伐、伐育结合、综合利用”的用 材政策,普及了茯苓菌种及各项栽培技术,较好地做到了茯苓生产 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使茯苓生产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3,4 但目前罗田茯苓产业相对于资源优势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产业化 没有形成品牌和优势。如何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强势,研发并生产 出一批富含科技含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建成全国茯苓生 产大县,是罗田茯苓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促进罗田茯苓的 技术升级、规模提升、品质提升、价值提升,进行了罗田茯苓种植 及产业化发展现状调查,以期为政府决策

10、提供参考。1湖北罗田茯苓种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崖鼻一论文发表专家一 趣I中国学木斛网 .qikanwang.nel1.1种植规模及经济效益罗田茯苓种植主要分布在九资河、白庙河、河铺、胜利4个乡镇。 近年来,罗田茯苓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从2 0 0 3年起茯苓种植 稳定在200万窖以上。2003年29 000多农户从事茯苓 规范化生产,年产鲜茯苓6 0 0万kg,销售额达6 0 0 0万元, 创利税1 0 0 0余万元。到2 0 10年茯苓的种植农户有近6 0 0 0 0户,其中主产农户有近2 0 0 0 0户,每户种植茯苓的量 不同,有的只有几窖,有的10万2 0万窖。20 10年,罗田 县委、

11、县政府从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入手,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中 药材生产大县的意见,提出用35年时间将罗田县建设成为全 省中药材生产大县,其中茯苓种植稳定在3 0 0万窖以上,具体分 布为九资河约2 0 0万窖,白庙河约6 0万窖,河铺近2 0万窖, 胜利近2 0万窖。目前罗田县平均每窖产苓2.2 kg,20 10年鲜苓收购价格 约为18元/kg,每窖将近40元,每窖成本5元左右(一袋菌 种1. 2元,8 kg木料2. 5元,农户的务工费1.3元/窖) 投入产出比约为1:8,干茯苓菌核价格为30元/kg,加工的 产品价格不等,每年实际种植的数量会根据市场需求上下波动。1.2种植技术罗田茯苓在种植规模扩大的

12、同时,种植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崖鼻一论文发表专家一 趣I中国学木斛网 .qikanwang.nel1) 规范化栽培技术。罗田县对茯苓种植制订了规范的操作程序: 备料一选场挖场一选种、下窖一苓场的管理一病虫害的防治一茯苓 的起收。这套规范化栽培技术对提高茯苓的质量和产量都很有效。2) “四改”方针。近年来,由于茯苓需求的变化以及“节约能源“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针的提出,罗田县政府和县供销合作联合社组织技术人员在部分地区使用“四改”方针植苓,取得 了较大成效,“四改”方针如下:大窖改小窖。传统的是15 k 8段木/窖,木材锯成7 0 8 0 cm的长筒,改变后为8

13、kg 段木/窖,木材锯成4 0 cm的长筒,结果发现,木材长改短有 利于料筒干燥,便于下窖装料,使料筒结合更紧密,加速菌丝生长, 缩短营养生长期,提前结苓,这样既节约了木材又提高了窖平均单 产。单引改双引。传统的方法是单引,即在一个窖内肉引或菌种 单独使用,改变后先用菌种使料筒上引,待菌丝长满料筒后,在窖 下端的料筒上接引肉引,使肉引复活为新的菌核,使用这种方法可 提前结苓,有效减少“瘟窖”茯苓质坚、无夹沙。宽厢改窄厢。 传统的单排厢宽1.5 m,双排厢宽2.8 m,改变后单排厢宽 1.2m,双排厢宽2.0 m,改窄后更利于管理,可有效防止茯 苓的积水,减少烂苓。隔年收改当年收,一次收改两次收

14、。传统 的是第一年的56月份下窖,第二年的67月起收。改变后分 两次收获,第一次为当年的1112月份,第二次为第二年的 67月,改后有利于提高茯苓的单产量,分两次收能减少茯苓的 种内竞争,提高茯苓的结苓率。崖鼻一论文发表专家一趣I中国学木斛网 .qikanwang.nel1.3 产业化发展现状1)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罗田茯苓的初加工产品主要有茯苓平 片、茯苓块、茯苓神、茯苓骰,除此之外,加工以上产品的碎料可 制成碎苓、片丝、苓粉、苓皮等。深加工产品主要是茯苓酒和中药 饮片,品种比较单一。近些年来国内外对茯苓多糖、三萜类等成分 及其药理作用、生物活性方面研究成果5-8很多,但对于相 关茯苓深加工

15、产品研发基本是空白。2)产业化模式。目前罗田茯苓的产业化模式主要有3种:“公 司+农户”的模式:即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农户将鲜菌核或初加 工产品统一卖给公司,公司进行深加工出售,来年公司向农户提供 优良菌种,为其培训种植、栽培知识。一家一户分散式小生产模 式:农户自行培养菌核,种植茯苓,自行加工出售,不与收购公司 签订合同。专业化模式:2009年开始联合成立茯苓协会,兴 建以收购茯苓为主的药材加工厂,主要进行茯苓初加工,但尚未形 成规模。2 罗田茯苓种植和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罗田茯苓种植及产业化发展在以往的基础上有突破性进 展,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5点。2.1茯苓规范化种

16、植技术普及不足目前,罗田在茯苓种植规范化方面还存在着诸如农户不按时备料、 茯苓种植基本知识和技术普及不足等问题,造成了茯苓“瘟窖”或 产量减少。针对这一问题,罗田县政府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编印 崖鼻一论文发表专家一 趣I中国学木斛网.qikanwang.nel茯苓规范化栽培手册,到种植点分发并传授茯苓栽培知识,有 效地提高了苓农的种植技术,但仍有部分种植户不按规范要求种 植,降低了茯苓菌核的质量。2.2 茯苓的加工水平较低罗田茯苓的初加工产品约有2 0%为碎苓、茯苓皮等,这些产品 售价低廉;茯苓深加工产品也很少,仅有一些中药饮片,在2 0世 纪8 0年代9,由于茯苓多糖分离、提取的成功,在罗田也曾 研究出“茯苓酒”并推向市场,但由于种种原因公司运营不佳,经 济效益不明显,最终停产。2.3 种质来源混乱菌种的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