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09623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职称:小教一级职务:教师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工具。”语文是个“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生成、掌握、使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而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保证,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当下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关系没有摆正,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那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生阅读质量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下就是本人认为需要掌握的阅读技巧。一、读懂词句朱子读书法对阅读过程有段经典的么描述: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逐步无疑,中则节节有疑。多了这个番,疑逐步解,以至融会贯通,都可无疑,方始是学。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是很

2、丰富,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更有益于提升认知水平。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默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有所悟,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思想,完成情感体验。获得情感体验后,精读又是深化阅读的必经之路。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了解文章大意的好方法。从课文题目看,大致可分为:以人命题,由人想到事,围绕事情提出问题;以事命题,抓课题的中心词,围绕中心词提问题;以物命题,从抓事物的特点入手;以地名命题的,有题目想到景物,围绕景物特点提出问题。对文章内容有了初读印象还应研究作者如何用词造句,组段成篇。这就需要对一些关键词语或句子反复朗读,认真思考。一

3、个句子里最能表达句意的一两个词是一句话的关键词语,如果理解了关键词,那就理解了句子的特殊意义和感情色彩,整个句子的意思便清楚了。某些句子含义深刻,但很难找到关键词,那就需要联系上下文,理清句子间的关系。摸清叙述顺序,也是不错的方法。二、理顺结构文章的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外部体现,了解作者的思路就能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文章一般按照以下思路组织材料:纵向思路,一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时间先后顺序,杜这类文章,我们要想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事情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结果又是怎样。如做风车的故事我们能够按上述提示,边读边记摘要点:喜欢做手工,做风车,赞扬,难受,发奋学习,再用上恰当的关联词串连起来就是文

4、章的大意了。横向思路,一般以某个主体为核心,分几部分来介绍它的特点。例如回味山梨讲了山梨的来历,山梨的皮粗,肉嫩,味道酸。这便概括了山梨的特点,也概括了文章的大致内容。读懂文章后,需要需要跳出文本,划分层次。借助找中心句,过渡段将文章划分为几个部分,理性文章层次。如果没有中心句就需要逐句分析,理清一段话的层次,弄清每层意思,再归纳自然段意思。将各大意连起来,便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里特别强调:记叙文要抓住基本要素,状物文章需要全面概括事物特点。三、体味情感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自经历的一中内在活动,多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种种体会和感受。语文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的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

5、程,而学生是主体的体验,在阅读中,只有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文本体验联系起来,才能展开想象和联想,读出新意。想象是沟通学生和文本作者心灵的桥梁,不但能够协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有利于学生去体会蕴含于文章的深层意义,从而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面对面地与作者、文本对话,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与感悟。这样学生便更深层次的理解了文章内容,体味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入选小学语文的教材很多都是情感很浓的文章,如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如亲情,友情,这样的文章很能打动人心,也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中,便体味出作者的情感,从而完成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概括。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要求有: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推想文中相关语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根据以上“读懂词句,理清结构,体会感情”的方法及技巧,了解文章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一句话,能给文章分段并慨括段意,最后回到文章中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便大体上能较好的完成阅读。加上学生平时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大量阅读,对词句的积累,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对情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不是难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