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090579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常见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常见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常见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常见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文基础知识讲座市卫生局办公室 童 卉一、什么是文种?文种的确定文种是公文中具有共同内涵、 共同使用范围、 共同成文格式和最 能体现公文内容、表现公文名称的基本分类单位。正确运用文种,是 促进公文规范化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这就要求我们在行文时决不 能随心所欲, 必须根据行文目的、 公文内容和行文关系以及发文机关 的职权、每个文种的适用范围合理选择和确定文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 法定公文 (即国家正式规定的 公文)文种有 13 种:命令 (令) 、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 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常用公文 ( 在某些场合也可称作一般常用公文 ) 是除法定

2、公文以 外的比较经常使用的公文。 如:工作要点、 计划、规划、方案、安排、 总结、规则、守则、制度、便函、大事记、讲话稿、会议记录和非正 式文件形成的调查报告等。一般应用公文是指法定公文、 常用公文以外的在某种情况下所使 用的各种公务文书。如贺信、慰问信、证明信、咨询信、申请书、倡 议书、聘书、贺电、慰问电、唁电、悼词、鉴定、考核材料等。二、文种应用方面易出现的问题日常工作中, 文种运用上存在的问题一直很多, 最主要表现在两 个大的方面,即广义公文不分与法定公文不分。广义公文不分指的是对法定公文和非法定公文分辨不清, 不会正 确使用。常见如向下级单位直接下发计划、总结、安排等情况。法定公文不分

3、指的是对法定公文的某些具体文种混淆不清, 不会 正确使用而错用文种的情况。法定公文比较庄重,格式要求严格,存 在的问题也特别多。主要是:呈发不分,函呈不分,函发不分,报告 请示不分,公告通告不分,通告通报不分,通告通知不分,通报通知 不分,批复“批转”不分,批复决定不分,通报决定不分,批复“复 函”不分,公函便函不分等等。今天主要谈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1、“呈发不分”而错用文种的具体表现 法定公文按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来分, 主要分为上行文、 下行文 和平行文。“呈”一般指将公文呈报上级,通常代表上行文; “发”一 般指将公文下发所属单位, 通常代表下行文。 上行文过去只有“请示” 和“报告”两

4、种,新法规增加的“意见”文种,也可用于上行文。所 谓“呈发不分”,主要有两种情况:(1) 将应该呈报上级的公文错用了“通知” 、“决定”等下行文文 种,或者将“通知”、“决定”等下行文主送给上级机关。其结果,闹 出了下级给上级发通知和作决定的笑话。(2) 将应该下发所属单位的公文错用“报告” 、“请示”文种,或 将“报告”、“请示”类上行文主送给了下属单位。其结果,闹出了上 级给下级报告和请示的笑话。例如某单位主送下属单位的一份公文, 标题是关于对XX年财务决算情况审计的报告。其规范的标题应为XXX关于19XX年财务决算审计情况的通报,如有必要可抄送上级 机关。若从行文主旨来说确须向上级报告,

5、可选用“报告”文种,但 应主送上级机关。2、“函呈不分”而错用文种的具体表现: 函呈不分的问题一直相当普遍, 人们甚至习以为常。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不用函而错用 “请示”或“报告。行文和受文单位双方没有直接隶属关系,按规定 答复不相隶属相关的询问应该使用函,但行文单位却偏偏用了“报 告”,也许以为对方机关级别高,以此表示尊敬。实际上,大可不必 这样做。(2) 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不用函而滥用 “请示” 和“报告”。这种滥用比前一种情况的错用要严重得多。3、“函发不分”而错用文种的具体表现:主要表现在通知和函不分而错用上。

6、 通知和函的适用范围以及各 自所体现的行文关系本来是很明确的。 通知的发文对象一般是自己的 下级机关,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则用函行文。 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出 现两者错用的情况。4、报告和请示主要区别以及两者不分而错用的具体表现 报告和请示虽然同属上行文, 但却有关明显不同的行文目的和要 求,其内容迥然不别, 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类文种。 它们的主要区别: 一是行文目的不同。报告大多以陈述情况为主,不要求上级批复;请 示以请求批示或批准事项为主,要求上级批复。二是公文内容不同。 请示可以围绕请求事项反映情况,陈述意见,说明理由,不排除含有 一定的情况汇报, 但报告中却不能夹杂请示事项, 即便是内容

7、复杂的 综合性报告也不例外。三是规范性用语不同。如结尾用语,报告多用 “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 ,请示多用“当否 ( 妥否 ) ,请批复” 等。四是成文时间不同。报告大多属于事后行文,为过去时 ( 也有的 属事中行文 ) ;请示则纯属事前行文,为将来时,待上级批复后执行。三、什么是行文关系?行文关系的确定 行文关系是各级机关及至各单位相互之间的组织关系和业务关 系在公文运行中的体现。这种关系,或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 理的上下级隶属关系, 或是同等级别和不同等级别的非隶属关系。 行 文关系约束公文要遵循一定的方向和程序合理地运行。新办法规 定,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据此,

8、超越职权和违反 隶属关系的行文是错误的。1、违反行文关系的行文主要表现 违反行文关系的行文主要表现在:(1) 文种错用违反行文关系;(2) 党政不分违反行文关系;(3) 随意请报违反行文关系;(4) 乱抄滥送违反行文关系;(5) 其他违规行文违反行文关系。2、违反行文关系的文种错用主要表现 违反行文关系的文种错用主要表现在前面说过的呈发不分、 函呈 不分、函发不分和批复“复函”不分等方面。其中的函呈不分和批复 “复函” 不分势必导致不相隶属机关及至 各单位之间错误请示和错误批复的泛滥,更应该引起重视。3、党政不分的行文主要表现 党政不分的行文主要表现在:(1) 纯属行政主抓的工作错误地由党委包

9、揽行文;(2) 党的机关公文主送行政部门或单位;(3) 行政机关公文主送党组织;(4) 非党政机关联合行文而党政混杂一并主送。4、越级上报新办法规定: “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 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 、“意见”、“报告”。请示 “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 式”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 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 送机关。“5、乱抄滥送的下行文主要表现(1) 不分有无关系、有无必要,随意抄送上下左右诸多单位;(2) 把“请示”同时抄送下级机关;(3) 把向下级机关发的一般性公文,无必要地抄送上级机关;(4) 对受文单位领导一一抄

10、送。四、公文标题的撰制1、公文标题主要特征、结构形式或撰制要求 公文标题是标明公文主旨或事由的概括性题目名称, 除会议纪要 外,一般由发文机关 ( 即行文单位名称 ) 、公文主要内容 (即事由 ) 和文 种三部分组成也可称作公文标题的“三要素” 。公文标题是个名词性 偏正词组,而不是句子。其一般构成形式可表示为:发文机关关于 事由的文种。这样组合后,其语法结构的特点是:文种为中心 词,发文机关和事由共同充当文种的限制成分。 公文标题是公文的“眉 目”,它不仅要揭示公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要便于阅读、管理和使用。 拟写公文标题应该做到: 结构完整, 事由明确, 文种恰当, 语言规范, 文字简洁,文题

11、相符。(1)公文标题中的“三要素”能否省略?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省 略?撰制时应如何把握?新办法规定: “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 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 ”据此,对发文机关来 说,“一般应当标明”则意味着有时可以不标明即可以省略;而在什 么情况下省略,法规并未作明确规定。从写作实践来看,带有公文版 头的上行文可以省略发文机关,而下行文则应保留。撰制公文标题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a) 尽量避免省略而撰制完整的“标准式”标题;(b) 下行文的发文机关不省略为好,以利于公文的管理和利用;(c) 即便省略也不宜省略两项;(d) 文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省略。( 2)、无

12、文种的公文标题主要病误有几种情况?(a) 般常用公文被误作法定公文,致使标题无文种。如 关于 的规划、 关于 的计划、 关于 的总结、关于的要点 、关于的安排 、关于的 制度等等。冠以一般法定公文的版头,编排发文字号,直接上报或 下发。这类公文标题,实际上没有法定公文文种,不合乎要求,也不 伦不类。(b) 批转、转发、印发性通知文种被无故舍弃,致使标题无文种。 如:将被批转、转发、印发的某公文文种视为本公文的文种;将无“通知”文种的批转、转发、印发类公文视为省略;将“批转” 、 “转发”等视为新文种。(c) 连一般常用公文文种也没有而随意乱造,致使标题无文种。如关于的说明、关于的解释、关于的问

13、题、关 于的工作重点等等。此类标题,实际上也等于无文种。关于前 面应有发文机关名称,未一一注明;若无发文机关名称,则属于无行 文单位和文种的情况。2、文种不伦不类的公文标题主要类型(1) 并用文种a、“请示”和“报告”两种文种并使用。如关于的请示报 告。这是最典型也较普遍的情况。b、其他两个文种同时使用。关于XX年XX的决定的通知、关 于XXX同志任职批复的通知、关于对机关档案管理的决定和转发 VXXX当案管理实施细则 的通知等。(2) 混用文种不分类别, 一般常用公文代替法定公文行文; 或者区分不好具体 文种,将法定公文文种错用。个别的还有将“请示”错用成“申请” 的。向上级请求批准,不用“

14、请示”却用“申请” ,属于文种运用中 “大类不分”和“混用文种”中的一种特殊情况。(3) 生造文种即连一般常用公文文种也没有,随意乱造。 另外,有的把“批复”改成“批示” 、“批文”等,“批示”曾提 出过,但在公文管理法规中从未正式规定。 “批文”自新中国成立以 来从未有过“批文”文种。3、“关于”使用不当公文标题的常见情况 介词“关于”使用不当大体有两种情况:(1) 放错位置。“关于”的正确位置应在发文机关之后,而有的公 文却放在了发文机关前面。如关于XX医院向XX大学联系临时用房问 题的函,规范的标题应为XX医院关于向XX大学联系临时用房问 题的函。还有的将“关于”放在了事由述宾词组中间,

15、如 XX医院 召开关于转制会议(此标题还有一个毛病是无文种) ,规范的标题应 为XX医院关于召开转制会议的通知。(2) 过度使用。多表现在转发性通知上。4、公文标题文种前的结构助词 “的”的使用,缺少必要助词“的” 公文标题的常见类型有公文标题中助词 “的”也不可有可无的,它是中心词文种前面 定语成分的标志, 有时又可避免产生歧义或其他语病, 因此也不可以 随意不用。缺少助词“的” ,大体上也有两种情况:(1) 文种前不用“的”的一般形式。例如XX局职业考试报名通 告;再如XX局关于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XX市公开选聘学校校 长通告 ( 缺少“关于”更不规范 ) ,均应在文种前加“的” 。(2) “的”不在文种前面在事由某中心词前。例如: 的情况 报告,应为情况的报告;市人民政府关于报送规章的 备案报告,“的”应移至“备案”后。 (事由是“报送规章备案” ,而 不是“报送规章”;文种是“报告”,而不是“备案报告” ) 。有些情况下,的调查报告、的检讨报告、的 处理决定、的嘉奖令等属约定俗成,除此之外“的”字最好 置于事由和文种中间。从汉语组合特点来看, 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些是直接的, 不必 加“的”;有些是间接的,必须加“的” ;有些则可加可不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