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40(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086072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40(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40(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40(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40(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40(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40(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40(含答案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含答案解析)1. 填空题 ,海上明月共潮生。【答案】【答案】春江潮水连海平【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指定篇目-诗词曲赋单元-春江花月夜【解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 本诗为七言长篇歌行,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点拨】春江花月夜常考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

2、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 单选题下列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问题1选项A.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姑:姑姑B.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食:供养,给吃C.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馆,辟易数里 瞋:瞪大眼睛D.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谢:道歉【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语言知识-古代汉语知识【解析】A选项“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的“姑”翻译成姑且。原句翻译为不道义的事情做多了必

3、然会自取灭亡,你姑且耐心等待结果。故本题选A。【点拨】(1)丈夫的母亲;婆婆。柳毅传:“既而将诉于舅姑。”(2)父亲的姊妹。诗经.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3)丈夫的姊妹。孔雀东南飞:“,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4)姑且;暂且。黄生借书说:“姑俟异日观云尔。”3. 填空题1923年1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_。【答案】【答案】繁星【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常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点拨】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作者冰心的话说,就是将一些“零碎

4、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4. 判断题在西周初年,先人就用“和而不同”的政治思想来认识自然世界和政治社会。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解析】“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西周初年,先人就用“和而不同”的政治思想来认识自然世界和政治社会。故本题说法正确。【点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自论语子路篇翻译为:君子在不违背自身处事原则的前提下与人和睦相处,小人没有底线地与对其有利之人亲近,但内心却并不与其亲和。5. 单选题佛经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是( )。问题1选项A.酒的

5、代称B.佛塔C.屠夫D.屠苏【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解析】浮屠在佛教用语里有指佛教,佛塔,和尚等义。此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造”后面只能跟名词,故翻译成了佛塔。故本题选B。【点拨】浮屠,佛教术语。佛陀佛教和尚佛塔旧时称伞或旗的顶子,因其形似塔顶,故名博戏中掷骰子所成的一种贵彩指浮屠镇。6. 填空题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答案】【答案】山岛竦峙【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指定篇目-诗词曲赋单元-观沧海【点拨】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6、;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7. 填空题论语为政中“_,可以为师矣”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答案】【答案】温故而知新【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指定篇目-记叙文单元-论语【点拨】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全句句意: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8. 写作题根据所给的情境和要求,完成应用文写作。中学初三年级将在中考后举办一次感恩演讲活动,准备邀请学校团委书记李老师参加。请替该年级的杨同学写一则请柬。要求:信息齐全,格式规范,结构完整,语言得体。【答案】答:范文示例:请柬【解析】【考

7、点】本题考查党政公文-事务文书-请柬【点拨】请柬,又称为请帖、简帖。以书面形式表示的请人出席或参加的卡或帖,为了邀请客人参加某项活动而发的礼仪性书信。从撰写方法上说,不论哪种样式的请柬,都有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和日期等。请柬的篇幅有限,书写时应根据具体场合、内容、对象,认真措词,行文应达、雅兼备。9. 填空题春风沉醉的晚上是我国现代作家_ 的名作。【答案】【答案】郁达夫【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常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点拨】春风沉醉的晚上是现代作家郁达夫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 小说叙述了“ 五四”以后一对贫苦沦落的男女青年,同住在上海的一幢贫民窟里,由素不相识

8、到相互关怀、同情的故事,刻画了一位正直、善良、真诚、乐于助人、身处厄境不失坚韧意志和反抗精神的烟厂女工陈二妹的形象。10. 单选题关于白居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问题1选项A.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B.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家C.长恨歌琵琶行都是白居易的作品D.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刺,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艇为中州司马【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白居易【解析】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倡导过新乐府运动,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815年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刺,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艇为江州司马。故本题选D。【点拨】白

9、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11. 案例题绝句王雱霏微细雨不成泥,料峭轻寒透夹衣。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请回答: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3分)2.诗中哪一处点明了全诗的题旨?(2分)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10、【答案】1.答:(1)图景: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天气阴沉,寒风料峭的晚春图; (2)作用:暮春时节细雨迷蒙,若有若无,路上虽无泥泞,但云雾却阴沉不开,寒气没有冬天凛冽,不过春风如剪,透过夹衣,有时还是会使人感到寒意。为送春、伤春营造了氛围。2.答:“看春归”三字是全诗的题旨。3.答:“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指春天离去,春尽而归,花盛而谢。诗人不写他对花弹泪的送春情怀,却说处处园林有主,残存的春光都被人占尽,眼看春光归去,却无法找到驻足放眼之地,表达了诗人欲送春而无地的怏怏之怀,怅惘之情。【解析】1.【考点】本题考查诗词赏析-课外诗词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点拨】这是一首于暮春之际写送

11、春情怀的小诗。前两句写暮春天气常见的景象和感受。春天归去,总是伴随着风风雨雨。几番风雨,摧折得春残花谢,总之,写暮春常常就会写到风雨。该篇首句写雨,次句写风。细雨迷蒙,若有若无,路上虽无泥泞,但云雾却阴沉不开。寒气没有冬季凛冽,不过春风如剪,透过夹衣,有时还是会使人感到寒意。“霏微”状述细雨,“料峭”形容寒风,都是诗词中的常用语。文字自然平易,却写出了天气阴沉、寒风料峭的晚春环境,为送春、伤春制造了气氛。2.【考点】本题考查诗词赏析-课外诗词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点拨】“看春归”三字,是全诗题旨。“春归”,一般指春天离去,所谓“常恨春归无觅处”,“乱红吹尽放春归”。春尽而归,花盛而谢,这是自然规

12、律,且可迎来夏季的繁茂,秋季的丰收。古人则常常借送春、伤春,寄托或抒发政治上或生活上的抑郁伤感情怀。3.【考点】本题考查诗词赏析-课外诗词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点拨】王雱这首小诗,不正面写他对花弹泪的送春情景,却翻进一层,说处处园林有主,残存的春光都被人占尽,想要眼看着春光归去,却无法找到驻足放眼之地。送“春归”,固然会惆怅,欲送春而无地,犹如对挚友亲人的远行,欲一送而不得,那种怏怏之怀,怅惘之情,更加深切。12. 填空题论学问的作者是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_。【答案】【答案】培根【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指定篇目-议论文单元-论学问【点拨】论学问的作者是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培根,他认为

13、治学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即要培养判断力、运用学问来处理和布置事务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也是他所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论断的具体体现。13. 写作题根据所给的情境和要求,完成应用文写作。大学机电系学生张到院团委借一套音响,请替他拟一则借条。要求:信息齐全,格式规范,结构完整,语言得体。【答案】答:范文示例:借条【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事务公文-借条【点拨】借条通常是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性文书,通常由债务人书写并出具给债权人。内容完备的借条的应包括以下内容:债权人及债务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信息;借款金额(本外币)、借款用途、利息计算、借款日期、还款时间;违约(

14、延迟偿还)罚金、纠纷处理方式等。如有证明人或担保人,还应注明证明人或担保人信息并由此签字。借条应在完整的纸张上书写、字迹清晰、内容明确具体。14. 单选题 下列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问题1选项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能:能人C.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让:舍弃D.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解析】A选项“学而不思则罔,恶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故本题选A。【点拨】“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危险: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几乎;差不多:敌人伤亡殆尽。15. 填空题执子之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