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7、菩萨兵教学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07469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7、菩萨兵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7、菩萨兵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7、菩萨兵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7、菩萨兵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7、菩萨兵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7、菩萨兵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7、菩萨兵教学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7、菩萨兵教学教案 7、菩萨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怀与保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教学重难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菩萨是怎样的吗?板书:菩萨学生交流。比喻心肠慈善的人2、说说对兵的理解。板书:兵3、质疑:“菩萨兵是谁?为什么称他们是“菩萨兵?二、初读课文1、自渎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

2、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高低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检查自学出示:藏民 地区 一段 同胞 朱德 翻译 糊涂 春耕 播下 发动 感谢 平平展展 尽心尽力 多音字:挨 藏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三、学习课文第1、9自然段一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过渡:通过朗读,我们知道“菩萨兵这个题目出自文中的一句话,请同学们快速地找出来。1、学生自由读,划出文中的句子。2、 交流出示: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1“菩萨一样的司令是谁?“菩萨一样的兵是谁?2是谁这样称说他们的?3指导朗读:藏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注意读出感谢的语气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过渡:藏民们原来的态度是

3、怎样的呢?1、指名读第1自然段2、交流: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1抓住“一早就等词语体会藏民的胆怯。 为什么胆怯?想象反对军队是如何对待藏民的。 2朗读体会。3、教师小结:藏民们原来是如此胆怯军队,可是后来又称红军是菩萨兵,藏民们的态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已经了解了什么?3、朗读课文第1、9自然段。二、学习课文过渡:藏民的态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用“划出来,读一读。1个体学

4、习。2小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2、集体交流“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方法发动他们回来呀!1交流,你从什么地方可以感受到朱德总司令的菩萨心肠?朱总司令急:长时间待在深山里,吃住条件恶劣,担忧藏胞受不了抓住“这么、“还在、“怎么呢体会朱总司令的着急和担忧。从“得想呀体会朱总司令对藏胞的无比关切。2指导朗读。体会朱德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忙藏胞把地抢种上。1“怨不得:体会朱总司令对藏胞深深的体谅。朱总司令急:节气不饶人,怕耽搁了藏胞的春耕2朗读体会朱总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

5、,关怀藏胞疾苦的爱民情感。“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1指名交流体会,理解“尽心尽力“,并练习造句。2引导理解含义: 外表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让红军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3指导朗读。抓住“热火朝天体会士兵的爱民之心。等到藏族同胞回来时,他们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干干净净 平平展展 进行词语训练3、引读:全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4、学到这儿,你能够说一说为什么藏胞会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学生交流。 5、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三、总结全文。1、齐

6、读全文。2、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着红军战士帮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信任和感谢的事。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8、李广射虎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按故事开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办法。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二、教学时间:两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2查字典并联系高低文,理解以下词语的

7、意思。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2、教学效果。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拟“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以下词语意思。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3、指导书写生字。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2指导书写。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4、范读课文。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3范读塞下曲。

8、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1自然段1 指名读。2 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3 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4 指名读塞下曲。5 齐读塞下曲。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读议议。1 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2 他是怎样的将军?3 齐读第2自然段。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1 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 风吹草动 以为有虎 拉弓猛射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 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3 继续讨论。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表明了李

9、广怎样?机敏、敏捷、善射、勇敢从容4 指导朗读。5 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1 轻读课文。2 讨论。“蒙蒙亮指什么时候?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 寻找猎物 扎进石头“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表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3 指读课文。4 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5 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三、总结全文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2教师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表达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敏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9 少年王勃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2学会17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不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教学重难点、关键: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三、课时划分: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指名读题。2在这里,“少应该读“shao,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二、初读。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3出示生字词。1自生字词。2正音“昌、章:读翘舌音。“诵:读平舌音。“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

11、儿读“du。3带读,指读。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1自读。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6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指读。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三、理解课文内容。1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又怎样?结果呢?想一想,文章哪些局部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一、12二、34三、52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吗?2“探望可以换什么词?3出示挂图

12、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4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5齐读第一段。6王勃是如何面对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四、教学生字。1分析字形。“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读、篇:学习课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记写一点。2指导书写。“昌、景:都含有“日,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其他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1抽读生字卡片。2默词:探望、南昌、景色、宴请、文章、千古传诵、文思如泉。3用以上默的词,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教学第3自然段1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容许,这时

13、王勃在干什么呢?2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4出示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浮荡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浮荡A. 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B. 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C. 有感情地读第2句。5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三、教学第4自然段。1 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2 自读第4自然段。3 齐读诗句。4 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5 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6 他为什么能写么好的诗句?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7 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

14、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8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9 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四、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10、大作家的小老师一、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你能解释一下课题吗?“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为什么这么说?二、自学课文。导语: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新课文呢?第一步做什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