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识人方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07239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人识人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古人识人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古人识人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古人识人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古人识人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人识人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人识人方法(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人识人方法一、识人之法:七经、九征、五常、八观六验、六戚四隐 甘雨时间:2013-12-16纵观中国历史,善于识人者比比皆是,周文王渭水河畔识得姜太公,吕太公挑选无赖刘邦为婿,曾国藩初会江忠源纵观诸如此类的典故可谓数不胜数。近日网络疯传中国古代识人之法,“神准”! 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古代就有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如周易、易经等等。除此而外,圣人先贤们还总结出了很多识人方法,如三国时诸葛亮的“观人七经”,刘邵人物志中的“九征”、“五常”学说,吕不韦提出的“八观六验”和“六戚四隐”,曾国藩冰鉴中关于识人的著述等等。1、吕氏春秋提出的识人六验法:(1)喜。验其节制能力,不得意忘形。(2)乐。验其癖性爱

2、好,不玩物丧志。(3)怒。验其控制能力,不失去理智。(4)惧。验其是否勇于负责,当铮铮好汉。(5)哀。验其是否悲观失望,怨天尤人。(6)苦。验其是否有坚韧不拔的气度,能够吃苦耐劳。以上六法松下幸之助评价甚高。2、魏人李悝提出识人的五视法:(1)居视其所亲。即考察该人经常和谁在一起。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都黑。从一个人平时所喜欢亲近的人那里,就可以知道他的人品。(2)富视其所与。即考察该人在生活富裕时将钱花在什么上面。(3)达视其所举。即考察该人身居高位时,提拔重用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4)穷视其所不为。即考察该人在身处逆境时的作为。是否会人穷志短,牺牲原则换

3、取利益。(5)贫视其所不取。即考察该人在贫困境地时的作为,看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3、诸葛亮提出的识人七法:(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通过观察该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他的信仰和志向。(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通过和该人展开辩论以观察应变能力。(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通过请该人出谋划策以了解其学识和视野。(4)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通过将灾事、祸事等告诉他,看他的反应,由此来观察他是否有勇气直面苦难的现实。(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将其灌醉以后,观察他的真实性情。(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用物质利益引诱他,以观察他是否能保持廉洁。(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托给他办一些事,看

4、他是否讲信用。4、司马光资治通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为善者,善无不至;挟才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比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为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矣,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这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致于颠覆者多矣。凡用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5、人物志刘邵关于性格:厉直刚毅,才在矫正,失在激讦jie;柔顺安恕,每在宽容,失在少

5、决;雄悍杰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地多疑。、“八观六验”与“六戚四隐”吕氏春秋中论人一篇介绍如何辨认一个人“情伪、贪鄙、美恶”的方法:“外则用八观六验”、“内则用六戚四隐”。八观:根据人所处位置来识别人。通则观其所礼:显贵之时看其所行的宾礼。即有地位时看是否趾高气扬,蛮横无礼。贵则观其所进:任要职之时看其推荐什么样的人。富则观其所养:富裕之时看其所养的门客宾客。即富足之后他结交什么样的人。听则观其所行:即听他所言之后看他做不做,如何做。止则观其所好:即看他业余时间追求崇尚什么。习则观其所言:习是“亲信”的意思。当他身处领导身边,有一定的发言权时看他出好主意还是坏主意。穷则

6、观其所不受:即穷困之时看其是否不受非分之财。贱则观其所不为:贫贱时看其是否不为非义之事,尽管地位低下,决不做有损国格人格之事,堂堂正正,掷地有声。六验:依据人的情感来认识人。喜之以验其守:使之“得意”看其是否“忘形”。乐之以验其僻:使之高兴看其是否不变操守,是否邪僻不正。怒之以验其节:使之发怒,看其是否能自我约束;惧之以验其持:使之恐惧,看其是否意志坚定,不变信念。哀之以验其人:使之失败,看其是否自制、自强;苦之以验其志:使其处于艰苦环境,看其是否有大志。六戚:指“父、母、兄、弟、妻、子”他们代表了人的家庭关系。观察他的家庭关系是否和睦,家庭关系处理不好的人也难以处理好社会关系。四隐:“交友、

7、故旧、邑里、门郭”这些代表了人的社会联系。观察他交什么样的朋友,和邻里关系相处得怎样。、诸葛亮识人七法教你看透天下人来源: Admin 时间:14/10/12点击:0 识人七法是诸葛亮在将苑提出了为将者所需具备的七项特质,并提出识辨这七项特质的方法。虽然是出于军事上的考量,但是今天应用在商业上再合适不过了。而且对于我们了解人心人性是极有价值的,诸葛亮在将苑提出了为将者所需具备的七项特质,并提出识辨这七项特质的方法,即识人七法:一曰,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以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以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以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以观

8、其信。 这七项特质可概括为:志、变、识、勇、性、廉、信等七项内容,也可以理解成为将的早期胜任力模型。浅析如下: 一曰、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 此句指向对方提出是非问题,察看其价值观与职业倾向。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重用,首先得了解他的价值观是否积极、是否相对正确,志向是否远大。为将,忠诚爱国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基本的一项要素,为将者如敌我不分,善恶不解,那后果是极其残忍的;志向远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一个人意志品质的改进,即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治性和坚韧性等几方面。 在诸葛亮看来,“志”是第一位的,是方向性的要素,用现在的话来讲,态度志向决定成败。 通过问是非问题,察看对方的价值判断标准及倾向、志

9、向。 二曰、穷之以辞辩以观其变 此句中的“变”指的是应变、变通能力。兵者,诡道也。两军对阵,军情千变万化,战机稍纵即逝,所以为将者应有很好的应变能力与灵活性,敌变我变,出奇制胜。 宋朝应该是国富的时代,但兵却不强,对外战争(反侵略)基本无可圈点之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朝对武将统帅权力限制太多。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可宋朝皇帝却不谙战争法则,为他的将军们准备了一堆的阵图阵法并让其随身携带,将军们只能按阵图阵法打仗。将军们如要是有自己的练兵想法或者计划,须先报皇帝过目,这种僵硬的指挥,降低了武将们制敌的灵活性、实用性、针对性,贻误了稍纵即逝的战机。而岳飞用兵,却打破了宋朝的常规。他说:“阵而后战,兵法

10、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些学者将“一心”译为万众齐心,集中兵力,这里“一心”应译为一念,即一念之间,选择A作战方式还是B作战方式,成败于一念之间,也即具体问题具体灵活应对,快速准确有效应对。 陈寿在评先主刘备时也说,先主“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刘备的临机权变、因势制宜确实不如曹操。 按现代一些观点,如果把语言看作思维的工具,则词辩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正相关。 理屈词穷的时候,最能显现应变;计划意料之外的情境出现,最能发现灵活权变能力。 三曰、咨之以计谋以观其识 这里的识指学识,也就是知识经验积累及应用。咨之计谋,可以了解对方学识广度、深度,运用、实用程度等。老马识途就是知识经

11、验在老马身上的体现,管仲提出的老马识途方法,也反映了统帅的学识本身在战争中的重大作用。 计谋,是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咨询计谋,可以看出哪些是理论知识,哪些是实践经验,哪些是纸上谈兵。 咨之以计谋,与现在的情景面试是同工异曲。 四曰、告之以祸难以观其勇 “告之以祸难以观其勇”,此句是指通过棘手、处理不当容易导致不利后果的事情来考察对方的勇气与魄力。“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强调为将者的勇气;患难可见真情,那遇到困难、窘迫则也考察出一个人的勇气与魄力。 赵奢以“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而位列战国名将。 在压力面前,困窘面前,挑战面前,新事物面前,可以察看任者的勇气

12、、果断、魄力;反之,勇气、魄力是面对压力挑战和困难的法宝。 五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性 “酒后吐真言”,通过一起饮酒来观察对方酒后的言论、性情。当人醉酒之后,往往会把平时深藏的潜意识、本我展露出来。张飞酒后鞭挞士卒,就是酒的作用,蒋干中计也是相信酒会让人显示真实。酒提供了显示人物真性情的平台,酒后乱性应理解为酒后人意识层面的东西变为行为层面东西的可能性增大了。在面试的某个阶段,给应征者充分的自由、放松、安全,则可察看其真性情。 在充分放松情况下,充分自由情况下,充分无风险情况下,一个人就会变的真实、有效、没有遮掩与外衣。 六曰、临之以利以观其廉 “临之以利”是给予利益与需求满足,然后考察其是否清廉

13、。为将应廉洁爱卒,战国名将赵奢与士卒感情极深,如其夫人所言:“身所食饮而进者十数,所友者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与军吏士大夫”,因此,战士皆愿为之效命。曹操曾说:“苦者赵奢、窦婴为将也,受财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 廉,对上是尽责、忠诚的体现,对下是仁爱、公正的体现,最终是“志”的体现。 名、利,人之欲。在名利面前,可以看出一个人是重视小利益,还是看中大利益;是私利,还是公利;是近利还是远利。 七曰、期之以事以观其信 “期之以事以观其信”,即指与对方商定某事,看他能否说到做到,是否讲信用,是否有结果。徙木立信,是商鞅变法的开始;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

14、三舍也是讲信。无信则无果,无信则军纪不明,军令不行,军威不振。 诚信,为人、为事之本,和第一条“志”是相通的,是“志”的体现。 很多企业在面试时都会问应征者能否自愿无偿加班,当然多数应征者都会回答愿意;当录用后,就会发现当初说愿意无偿加班的开始和您讨论加班费的问题。加班费无可厚非,应该支付,但是“是否愿意无偿加班”这样的问题没有信度,更无效度。 轻诺寡信。 诸葛亮对为将者胜任能力的总结及识辨方法,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诚惶诚恐,作如此浅析,总怕误解了先哲的本意。诸葛亮是个失败者诸葛亮在封建社会里以忠君爱国的一代名臣享誉清史,但若以现代人的价值观来评价,从战略战术到用人治国等诸

15、多方面都是失败的。之所以诸葛亮在中国人特别是巴蜀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这要大半归功于三国演义这部演义小说,罗贯中站在以汉室为正统的立场来评判三国人物,并且虚构了许多情节来美化代表汉室的诸多人物,尤其是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巴蜀之地在历史上从未能出现象样的王候将相,有了一个诸葛亮自然要建武候庙来供奉。其实历史人物和小说人物我们完全可以分开来看,三国志陈寿说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个评语是正确的。 从诸葛亮的一生来看对蜀国有两大贡献,一是制定联吴抗曹,三分天下的战略方针。二是在刘备死后很好地治理了蜀国,力保蜀国不亡。隆中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思想是符合当时实际的,颇具战略眼光。在治理蜀国时不负刘备托孤之望,以出师表树立忠臣的楷模。 从总的战略角度来说,诸葛亮六出祁山,无荆襄之兵呼应,战胜曹操的胜算不大。并且祁山道路险峻,不易运送粮草,司马懿只守不战,诸葛亮粮尽必退。虽然战争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长期劳师远征,使得国库空虚,反而得不偿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战术上来看,诸葛亮每次兵出祁山,都是率大军大举进攻,没有用奇兵突袭,不符合孙子兵法“以正合,以奇胜”的用兵原则。诸葛亮为人谨慎,好思万全之策,从而在用兵方法上缺少变化,过于呆板,因而取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