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建筑师网上辅导精讲班讲义作图建筑方案2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052067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注册建筑师网上辅导精讲班讲义作图建筑方案2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建筑师网上辅导精讲班讲义作图建筑方案2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建筑师网上辅导精讲班讲义作图建筑方案2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建筑师网上辅导精讲班讲义作图建筑方案2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一级注册建筑师网上辅导精讲班讲义作图建筑方案2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级注册建筑师网上辅导精讲班讲义作图建筑方案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注册建筑师网上辅导精讲班讲义作图建筑方案2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结合建筑空间组合论进行学习,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形式美的规律多样统一的法则多样统一的普遍法则: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2)内部空间处理单一空间的体量与尺度、形状与比例、围与透、分隔与界面处理、色彩与质感。多空间组合中的对比与变化、重复与再现、衔接与过渡、渗透与层次、引导与暗示、节奏与序列。(3)外部形体处理外部体型是内部空间的反映,要考虑建筑的个性与性格特征的表现,体量组合与立面处理(4)群体组合建筑与环境关系要有机联系、统一和谐。建筑设计要结合地形、地貌。运用对称、轴线引导与转折、向心等手法,可通过结合地形

2、、体形重复、形式与风格一致等手段获得统一与和谐。4、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公共建筑中,常可按其空间的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及交通联系部分的不同组合方式:大体归纳为五种基本类型。(1)以通道等交通空间联系使用空间的组合这种空间组合的特点是各个房间的组成,在功能要求上,基本需要独立设置。所以各房间之间就需要有一定的交通联系方式,如走道、过厅、门厅与之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整体,通常称这种组合方式为走道式的建筑布局。越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布局形式,特别是对于某些公共建筑类型来说尤为适用,例如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医疗建筑等。l这种布局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走廊在中间联系两侧的房间,称为内廊式;二是走廊位于一侧

3、联系单面的房间,又称为外廊式。内廊式:主要优点:走道所占面积比较小,较外廊式布局经济。 主要缺点:房间朝向有一半基本不好;处理不当易形成黑走廊。 外廊式:主要优点:所有用房基本可得到良好的朝向、通风和采光。 主要缺点:走廊过长、偏大的辅助面积、过小的建筑进深。 (2)以套穿的方法将主要空间按一定序列的组合这种空间多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基本可归纳为五种形式:1.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2)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3)串联兼走道的空间组合形式4)放射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5)大空间分隔的组合形式(3)以较大空间作为主体穿插辅助空间的组合主要用于观演性建筑,如体育馆、影剧院、大会堂等。这种空间组合形式的基本特征 是

4、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作为人们活动的中心,而在大空间的周围,布置附属的空间。 (4)高层空间的组合主要用于旅馆、办公楼、多种用途的综合楼等。高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与低层的公 共建筑相比,是有较大差别,首先反映在交通组织上,垂直交通系统的安排,是整个布局 的关键,而在低层公共建筑中,相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就不那么突出。另外在结构体系 上,低层公共建筑主要考虑垂直的受力系统,而在高层建筑,除考虑垂直受力之外,更重 要的是考虑水平的风力及地震力的影响,所以要求高层公共建筑具备一定抵抗水平推力的 刚度。目前,高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主要有板式和塔式两种。 (5)综合性空间的组合有的公共建筑类型,因功能要

5、求比较复杂,不可能运用上述某一种空间组合形式解决 问题时,常常采用多种空间组合形式综合地加以解决,一般称之为综合式的布局。例如文 化宫、俱乐部以及大型的会议办公集会的场所,皆属于这种空间组合的方法。 二、居住建筑设计原理1.外部环境(1)相邻关系1)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 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1-1的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a、b的规定。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表1-1建筑气候区划I、II、III、VII气候区IV气候区V、VI气候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日照时数(h)231有效日照时间带(h)

6、(当地真太阳时)816915计算起点日照时间底层窗台面注: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a.老年人住宅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h的标准; b.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h的标准。2)住宅至道路边缘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2的规定。住宅至道路边缘的最小距离表1-2路面宽度与住宅距离9m住宅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235多层233有出入口2.55住宅山墙面向道路高层1.524多层1.522注:1. 当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2. 表中一表示住宅不应向路面宽度大于9m的道路开设出入口。3住宅周边设置的各类管线不应影响住宅的安全,并应

7、防止管线腐蚀、沉陷、振动 及受重压。(2)公共服务设施1)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 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9类设施。2)配套公建的项目与规模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 建设、同期交付。(3)道路交通1)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可以通达机动车。2)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双车道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5m; b.当尽端式道路的长度大于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12mX 12m的回车 场地;c.当主要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d.在抗震设防地

8、区,道路交通应考虑减灾、救灾的要求。3)无障碍通路应贯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坡道的坡度应符合表1-3的规定。坡道的坡度表1-3高度(m)1. 501. 000. 75坡度1 : 201 : 161 : 12b.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广场入口处应设缘石坡道,其坡面应平整,且不 应光滑。坡度应小于1 : 20,坡宽应大于1. 2m。c.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m。d.居住用地内应配套设置居民自行车、汽车的停车场地或停车库。 (4)室外环境1)新区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0%。2)公共绿地总指标不应少于1m2/人。3)人工景观水体的补充水严禁使用自来水。无护栏水体的近岸2m范围内及园桥、

9、汀步附近2m范围内,水深不应大于0.5m。4)受噪声影响的住宅周边应采取防噪声措施。(5)竖向1)地面水的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特点设计,地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0.2%。 2)住宅用地的防护工程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连接,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 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面加设安全防护设施; b.土质护坡的坡比值不应大于0. 5m; c.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住宅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住宅 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2.建筑设计(1)套内空间1)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2)厨房应设置炉灶、

10、洗涤池、案台、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 3)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餐厅的上层。卫生 间地面和局部墙面应有防水构造。4)卫生间应设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设施或预留位置;布置便器的卫生间的门 不应直接开在厨房内。5)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6层及6层以下住 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 05m, 7层及7层以上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 1. 10m。阳台栏杆应有防护措施。防护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 6)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 10m,局部 净高的面积不应大于室内

11、使用面积的1/3。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 1/2使用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 10m。7)阳台地面构造应有排水措施。(2)公共部分1)走廊和公共部分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 2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 2)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净高, 6层及6层以下不应低于1. 05m; 7 层及7层以上不应低于1. 10m。栏杆应防止攀登,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 3)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 l0mo 6层及6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 应小于1.00m。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 应小于0.90m

12、。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 05m。楼梯 栏杆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lm。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 滑的措施。4)住宅与附建公共用房的出入口应分开布置。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 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5) 7层以及7层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 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6)住宅建筑中设有管理人员室时,应设管理人员使用的卫生间。 (3)无障碍要求1) 7层及7层以上的住宅,应对下列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建筑入口;b.入口平台;c.候梯厅;d.公共走道;e.无障碍

13、住房。2)建筑入口及入口平台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b.坡道的坡度应符合表1-4的规定;坡道的坡度表1-4高度(m)1.000. 750. 600. 35坡度1 : 161 : 121 : 101 : 8c.供轮椅通行的门净宽不应小于0.80m;d.供轮椅通行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0m的墙 面宽度; e.供轮椅通行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 应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f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坡过渡。3) 7层及7层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于2.0

14、0m。4)供轮椅通行的走道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 20m。(4)地下室1)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当布置在半地下室时,必须 采取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措施。2)住宅地下机动车库应符合下列规定:A库内坡道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车道。b.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位,并不应设置使用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 c.库内车道净高不应低于2. 20m。车位净高不应低于2.00m。d.库内直通住宅单元的楼(电)梯间应设门,严禁利用楼(电)梯间进行自然通风。 3)住宅地下自行车库净高不应低于2.00m。4)住宅地下室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3.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1)住宅结构的

15、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少于50年,其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住宅结构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其抗震设防类别 不应低于丙类。(3)住宅结构设计应取得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或 采取有效措施;严禁在抗震危险地段建造住宅建筑。(4)住宅结构应能承受在正常建造和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作用和环境影 响。在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内,住宅结构和结构构件必须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要求。(5)住宅结构不应产生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6)邻近住宅的永久性边坡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受其影响的住宅结构的设计使 用年限。4.室内环境(1)噪声和隔声1)住宅应在平面布置和建筑构造上采取防噪声措施。卧室、起居室在关窗状态下的 白天允许噪声级为50dB(A声级) ,夜间允许噪声级为40dB(A声级)。2)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