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P第8版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037730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CCP第8版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ACCP第8版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ACCP第8版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ACCP第8版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ACCP第8版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CCP第8版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CCP第8版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ACCP第8版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国外相比,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溶栓率偏低,主要原因是溶栓药物使用不规范、治疗方案不正确及院前时间延迟等。为此,我们特 邀国内相关专家将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第8版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部分)翻译成中文,其中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即应用静脉组织型纤溶酶 原激活剂(tPA)和链激酶及动脉内溶栓的指征做了推荐,为临床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参考标准,供广大神经科医师参考和学习。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变的综合征。供应大脑的大、小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卒

2、中最常见的原因,近端主动脉粥样硬化产生栓子,也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约2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心源性栓塞所致,最常见的是心房颤动。即使经过全面评估,仍有约30%的缺血性脑卒中原因不明。对隐匿性脑卒中在发病数小时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通常可发现颅内动脉闭塞,这些闭塞大多可在几天内溶解,提示为短暂的栓塞性或血栓性闭塞。研究表明,多达80%的缺血性脑卒中存在闭塞性血栓凝块。在无血管造影闭塞证据但发生缺血事件的患者中,约20%可能为血栓性闭塞。血管造影为何检测不到闭塞的证据?这是由于在行血管造影之前,血栓可能已经溶解,亦或梗死本身是由微血栓导致小血管闭塞引起的。挽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大脑有一定的治疗时间

3、窗,但是非常短暂。及时恢复脑灌注,能够阻止脑缺血导致的不可逆转脑损伤。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减小或防止脑梗死,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长期残疾、神经功能缺损和卒中相关性死亡率。 由于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性动脉闭塞所致,因此可采用溶栓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小时内应用tPA治疗已经得到相关监管 部门的批准。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NINDS)1995年发表的rt-PA卒中研究的划时代报告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小时内的患者,能 从谨慎应用静脉tPA中获益。从此,脑卒中被作为一种具有时间紧迫性的急症进行治疗,开创了急性脑卒中治疗的一个新纪元。急性缺血性 脑卒中的

4、溶栓治疗一直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课题。近几年,9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结果,包括应用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链激酶(SK)或动脉内应用重组尿激酶原(rpro-UK),为发病3小时内使用tPA提供了更多的证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03小时内):符合条件者可行静脉tPA治疗 推荐一:对符合条件的患者,推荐静脉给予tPA 0.9 mg/kg(最大剂量 90 mg),先予总量的10%推注,剩余剂量在60分钟以上时间内输入。前提是治疗须在确切的症状出现3小时内开始(,A)。 潜在价值和倾向:虽然之后的围卒中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增加,该推荐相对更加重视患者远期功能

5、的改善。 适应证:年龄18岁;临床诊断为脑卒中并伴有临床意义的神经功能缺损;可明确确定治疗前发病时间3小时但 4.5小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不建议静脉应用tPA治疗(,A)。 Meta分析显示,在脑卒中症状发生最初6小时内给予静脉tPA,在降低死亡和依赖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获益(虽然不如3小时内治疗的获益明显)。尽管症状 性颅内出血有所增加,但6小时时间窗的获益是存在的。多个来自大型的36小时时间窗的tPA试验(ATLANTIS,ECASS和ECASS )显示,从症状发生到270分钟仍有渐进性衰减但有显著意义的微小获益,而在271360分钟的获益则趋向无显著意义。 潜在价值和倾向:该推荐假定对远期

6、功能改善的价值相对较低,避免急性颅内出血和死亡的价值相对较高。对于慎重选择的患者,如由可疑基底动脉血栓形成造成的 重要神经功能缺损,或在有强烈临床和神经影像证据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在3小时时间限制外应用静脉tPA治疗。对于在36小时治疗窗内接受静脉tPA治 疗的患者,其受益与损害需要进一步验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06小时):不推荐应用静脉链激酶治疗 Meta分析显示,在链激酶与对照组治疗试验中,链激酶治疗组症状性脑出血(包括致死性)的数量显著增加。随访结束时,不论链激酶与对照组相比,还是链激酶+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其对死亡率都没有影响。 链激酶试验和随后的Meta分析及汇总分析均显示,

7、在发病6小时治疗窗内给予150万U的链激酶治疗,会增加早期死亡率和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率。联合使用链激酶和阿司匹林的患者预后最差。 因此,不推荐将链激酶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A)。动脉内溶栓治疗:谨慎选择并获得知情同意 推荐:(1) 对于经血管造影证实大脑中动脉闭塞且基线CT/MRI检查没有早期梗死征象的患者,如在发病6小时内开始治疗,建议在有神经和介入技能的中心进行,并对经 过选择的患者进行tPA动脉内溶栓治疗(,C);(2)对于无CTMRI梗死证据的急性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建议应用tPA进行动脉内溶栓或静脉 溶栓治疗(,C)。 动脉内溶栓治疗可通过区域性输注或使用超选择导管直

8、接局部注入血栓进行。动脉溶栓的优点是能增加血管再通率、提高诊断准确度,并由于给药总剂量减少可能提高其安全性。其缺点包括:设备限制、缺乏实施动脉内溶栓治疗的专业人员、合适的团队和血管造影导致的给药延迟。 Meta分析显示,在发病6小时内,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应用重组尿激酶原(rpro-UK)进行动脉溶栓在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面略有意义。应用 rpro-UK有增加症状性脑出血的风险。有两项随机试验对比了大脑中动脉(M1段或M2段)闭塞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实施动脉内rpro-UK加静注肝素 与单独静注肝素的区别。 PROACT试验结果显示,rpro-UK组的血管再通率(58%)显著高于安慰剂组(14%)

9、。rpro-UK组患者早期症状性出血性的发生率为 15.4%,对照组为7.1%,两组无显著差异。90天死亡率和临床结果良好率都显示rpro-UK治疗有利,但是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且血管再通率和脑 出血风险受肝素剂量的影响。 PROACT试验是为了进一步验证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6小时内动脉内应用rpro-UK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rpro-UK组显著获益,治疗组患 者恢复至mRS评分2的比率为40%,而对照组为25%。pro-UK组的死亡率为25%,对照组为27%。rpro-UK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 10%,对照组为2%(P=0.063),rpro-UK组的血管再通率为66%,对照组为18

10、%(P0.001)。PROACT研究的受试者均为中 重度脑卒中患者,其基线中位NIHSS评分为17,开始动脉内治疗的中位时间为5.3小时。基线NIHSS评分1120分的患者应用rpro-UK获益 更大。临床实践中,rpro-UK不作为动脉溶栓的常规应用。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死亡率高达80%90%,极少数存活者大都有严重残疾。有报道认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应用动脉内溶栓治疗的结局似乎比预期要好。 基底动脉闭塞的治疗时间窗并不确定,可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需利用临床和放射学资料,以个体为基础进行治疗决策。如果CT或MRI能检测到明确的脑干或小 脑区域梗死,则这种情况不太适合溶栓。对于基底动脉闭塞的

11、患者,如果临床医生认为其有康复的潜在可能性,卒中中心都应对这些患者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动脉内溶栓治疗没有获得相关机构的批准,需要在具有脑卒中专业知识和介入技术的中心进行,其治疗仅限于临床试验或谨慎选择并获得知情同意的 患者。同时,只有在人员和设备充分、患者筛选合适、术中和术后能给予及时照护时,才考虑行动脉内治疗。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用来对最佳溶栓药物、剂量和 给药技术等进行推荐。基底动脉闭塞的患者,其个体差异很大,溶栓治疗时间窗还不确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新尝试 新希望 脑卒中介入治疗(IMS)试验预期纳入900例受试者,对脑卒中发病3小时内的患者联合使用静脉tPA和动脉内血管再通治疗及单独使用静脉tPA治疗 进行了对比,动脉内血管再通治疗包括应用tPA和(或)动脉内装置(EKOS导管或Merci Retriever)。去氨普酶、alfimeprase、替奈普酶和其他新的溶栓药物正在进行急性脑卒中发病直到9小时的治疗的期或期研究。这些药 物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