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032205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讲授教师陈荧十六大及其重要报告,给我们党绘就了一幅当今条件下执政兴国的宏伟蓝图,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十六大精神,最重要的是深刻认识和领会十六大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地位及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一、党的十六大的背景和主题(一)大会召开的背景1进入新世纪,党能否利用和平发展的国际条件,迅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对党是个考验;2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社会转型、体制转轨都到了关键时期,党能否驾驭全局、实现平稳过渡,事关改革和现代化事业成败;3进入新世纪,头20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抢抓机遇,党必须回答、必须部署;4进入新世纪,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要进行新

2、老交替,新的领导层如何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必须拿出主张,昭告全党和全国人民。(二)十六大的主题1历次大会主题的确定都事关国家的前途命2十六大主题鲜明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三)十六大的重要成果1形成了一个振奋党心、鼓舞民心的好报告报告共有个部分,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内容:(1)十三年伟大历程和基本经验(2)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重大部4)加

3、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报告贯穿一条主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报告的灵魂;报告贯穿一个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报告贯穿一个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顺利实现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1)治党、治国、治军:为政之道,要在得人(2)新的中央领导核心:平民色彩、政治精英(3)党走向成熟的标志:形成最高领导层平稳过渡的机制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党确立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党的指导思想也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党的“一大”“六大”:马克思主义党的“七大”“十四大”:补充了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五大”补充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补充了“三个代表”重要思

4、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现实依据1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1)政治多极化增加了世界各种力量的制衡,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2)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使各国面临机遇和挑战;(3)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2实践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邓小平开辟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的(2)2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历史性贡献: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历史性突破: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由温饱到小康。(3)20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两大

5、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不仅是三句话,三句话是其核心内容其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军、治国3现实依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1)在新世纪,党的性质没变,但所处的地位环境和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2)党的队伍进入了整体上新老交替时期(3)聚精会神抓党建是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工作重点综上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指导思想是历史必然,是由世情、国情、党情决定的,是由其科学内涵决定的,

6、是党对时代考验的正确回应。(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老祖宗不能丢(1)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不是具体结论;(2)着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完整体系而不是只言片语;(3)着重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个别结论。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要根据实践的发展进行理论创新说老祖宗没说的新话(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2)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3)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建设中国特色

7、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4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5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6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7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8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小康目标的提出缘于邓小平对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深刻反思2小康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被赋

8、予新的时代意义(1)从定性到定量小康概念更加确切(2)从单一到多元小康内涵不断拓展(3)从总体到全面小康的建设要分阶段3总体上进入小康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基础为推进现代化创造了新起点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承上启下的必经阶段(1)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必要性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总体小康:生存型、物质型、数量型全面小康: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总体小康是不平衡的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方法对16个指标进行测算,199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2000年为96%。分地区来看,东

9、部基本实现,中部实现78%,西部实现56%。2001年,上海人均GDP达4500美圆,而最不发达的省仅为350美圆。(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1)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民主完善、法制完备,人民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3)全民族三个素质明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形成三个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略)(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

10、先进性1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2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和性质3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4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5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1)总要求:“四个一定要”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使党

11、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2)总目标:“二个始终”始终成为两个先锋队: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成为“三个代表”。(2)具体部署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第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党的五种能力进行了新概括: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物的能力。第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和统一第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第五,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第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中去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4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