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不签劳动合同有什么风险.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02922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不签劳动合同有什么风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有关不签劳动合同有什么风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有关不签劳动合同有什么风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有关不签劳动合同有什么风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有关不签劳动合同有什么风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不签劳动合同有什么风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不签劳动合同有什么风险.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不签劳动合同有什么风险有关不签劳动合同有什么风险。企业不签劳动合同将承当以下法律风险:一、未签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企业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应支付双倍工资。假设未支付,职工可申请劳动仲裁。二、假设签了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早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早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辞职需提早30日通知企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劳动者违背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

2、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当赔偿责任。劳动者辞职可能会承当赔偿责任;假如没签合同,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关系,不用承当赔偿责任。这样一来企业对劳动者的约束力就变弱了。三、未签合同能引起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成立。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对企业是不利的。四、单位不能以试用不合格为由辞退职工。劳动法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签了合同约定了试用期,企业就能在试用期内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随时辞退职工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未签合同就不

3、存在试用期的问题,辞退职工就必须给付经济补偿金。五、未签合同仍然不能免除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保费的义务。法律规定只要劳动关系存在,企业就应履行劳动法规定的各项义务。假设不履行,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综上所述,劳动合同必须签,应该签。签了有利于企业躲避法律风险,有利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签订劳动合同应在试用期之前不少用人单位在毕业生试用期内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后却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试用不合格等为由将员工辞退。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表示,新招用人员的试用期是一年,试用期满合格后才能签劳动合同。这种现象极为普遍,这种操作方法已经违背了相关法规条例。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的说法,违背了劳动法和劳

4、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的劳动合同内容之一。按照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即应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应在试用期之前。试用期走入劳动合同误区,很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企业算计,试用期变成白用期,导致毕业生的利益受到损害。那么,如何才能走出劳动合同误区,让试用期不再被白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试用期应包括在合同期内,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的长短要与劳动合同期限相适应。如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合同期限

5、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同一用人单位对同一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试用期限为自开场试用之日起,连续计算的自然天数。编辑推荐不签劳动合同有什么风险 劳动部关于违背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方法第二条第(一)项规定:“用人单位成心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成心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成心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赔偿劳动者损失。所以为了保护企业以及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必须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根据劳动合

6、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企业不签劳动合同将承当以下法律风险:一、未签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企业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应支付双倍工资。假设未支付,职工可申请劳动仲裁。二、假设签了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早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早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辞职需提早30日通知企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

7、“劳动者违背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当赔偿责任。”劳动者辞职可能会承当赔偿责任;假如没签合同,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关系,不用承当赔偿责任。这样一来企业对劳动者的约束力就变弱了。三、未签合同能引起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成立。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对企业是不利的。四、单位不能以试用不合格为由辞退职工。劳动法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签了合同约定了试用期,企业就

8、能在试用期内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随时辞退职工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未签合同就不存在试用期的问题,辞退职工就必须给付经济补偿金。五、未签合同仍然不能免除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保费的义务。法律规定只要劳动关系存在,企业就应履行劳动法规定的各项义务。假设不履行,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综上所述,劳动合同必须签,应该签。签了有利于企业躲避法律风险,有利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签订劳动合同应在试用期之前不少用人单位在毕业生试用期内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后却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试用不合格等为由将员工辞退。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表示,新招用人员的试用期是一年,试用期满合格后才能签劳动合同。这种现象极为普遍

9、,这种操作方法已经违背了相关法规条例。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的说法,违背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的劳动合同内容之一。按照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即应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应在试用期之前。试用期走入劳动合同误区,很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企业算计,试用期变成白用期,导致毕业生的利益受到损害。那么,如何才能走出劳动合同误区,让试用期不再被白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试用期应包括在合同期内,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的长短要与劳动合同期限相适应。如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

10、过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同一用人单位对同一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试用期限为自开场试用之日起,连续计算的自然天数。劳动者首先应该证明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在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要想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采用下面几个证据:工资发放记录如盖章的工资条、工资卡的银行记录胸卡、门禁卡、工作证、工作卡或工作记录单(表)社会保险记录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房贷收入、缴税证明可以以买房买车贷款为由让公司开据收入证明。考勤卡最好原件,且有公司的公章之类的

11、。工作记录、出差的相应证据等最好有原件。代表公司签署的商业合同、文件、以及受权书、出差的相应证据等最好有原件。工资支付证明、拖欠工资的书面证明等最好有原件。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最好由在职的同事进展证明录音在和用人单位交涉离任过程中,进展一下录音,以证明辞退事实的发生及单位的拒不出具辞退证明的事实。我们办理的许多案子,就利用这种证据到达了胜诉的目的。需要提醒的是,在以上证据具备的情况下,仲裁委还需要结合用人单位提供的证据来裁决。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举证_合同范本 导读:单位在雇佣劳动者后,假如没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那么要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详细来说,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责任有哪

12、些?假如因此发生了劳动争议,劳动者对于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举证呢?这关系到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如何索赔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一一为您进展介绍,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一、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背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一规定明确了用人单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应承当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的这一规定是该法的一个亮点。有利于促使用人单位依法

13、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详细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责任。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后,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是用人单位的一项义务,但理论中许多用人单位并不履行这一义务,也没有法律责任的规定,致使劳动法的规定形同虚设。该条规定解决了这一难题,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就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言外之意,用人单位不是总拖延着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吗,那好,你只要舍得出钱,你就拖延着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吧。实际上,用人单位不订立劳动合同就是为了多捞取一些利润,假如反而要拿出更多的钱,相信誉人单位会肉痛的。其二,不订立无

14、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与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一样,用人单位只要违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要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二、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举证?1、社会保险记录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2、工资发放记录如盖章的工资条、工资卡的银行记录胸卡、门禁卡、工作证、工作卡或工作记录单(表)。3、房贷收入、缴税证明。可以以买房买车贷款为由让公司开据收入证明。4、考勤卡。最好原件,且有公司的公章之类的。5、工资支付证明、拖欠工资的书面证明等。最好有原件。6、代表公司签署的商业合同、文件、以及受权书

15、、出差的相应证据等。最好有原件。7、工作记录、出差的相应证据等。最好有原件。8、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最好由在职的同事进展证明。9、录音在和用人单位交涉离任过程中,进展一下录音,以证明辞退事实的发生及单位的拒不出具辞退证明的事实。根据上述内容,我们理解到了有关“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责任”以及“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举证”等问题的详细内容,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单位假如不签劳动合同,是要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的。劳动者假如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就未签劳动合同问题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假如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可准备好相关的证据资料,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_合同范本 一、公司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假如想要继续在该公司上班,就需要搜集在该公司上过班的任何证据,例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个足以证明劳动关系)同事证言(离任在职的都可以),一般可以找刚刚离任的,假如一个月之内离任的,还跟公司存在与你一样争议问题的同事,可以一起申请仲裁。二、假如员工不想在公司继续干,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该得的权益,流程大致如下:携带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