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02658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尿生成的因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目的】:1、掌握膀胱插管技术,学习尿量的记录和测量方法。2观察神经 体液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 后叶素)【实验材料】:实验动物:家兔药品与试剂:20%氨基甲酸乙酯,20%葡萄糖,去 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实验方法】:(一)称重、麻醉、固定(二)颈部手术1、做颈部切口,逐层分离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钝性分离), 暴露气管。2分离右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三)膀胱插管 剪去耻骨联合以上腹部的被毛,在耻骨联合上缘处向上切开皮 肤45cm,用止血钳分离皮肤与腹壁,用手术剪或手术刀沿腹白线切一 0.5cm小 口,用止血钳夹住切口

2、边缘并提起。然后向上、向下切开腹壁层组织45cm。双 手轻轻地按压切口两侧的腹壁,用止血钳牵拉两侧切口,寻找膀胱,用止血钳提 起膀胱移至腹外,用两把止血钳相距0.5cm对称的夹住膀胱顶,用手术剪在膀胱 顶部剪一纵行小口,将膀胱插管插入,用一棉线将膀胱壁结扎在插管的颈部处。 膀胱上翻,在膀胱颈部穿线,结扎尿道。完成上述操作后,将膀胱插管平放在耻 骨处,引流管自然下垂,管口低于膀胱水平。实验观察:1.快速注射37C生理盐水20ml,观察尿量变化。2. 快速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观察尿量变化。3. 静脉注射1: 10000去甲肾上腺素0.3ml,观察尿量变化。4. 刺激右侧迷走神经。用保护电极

3、以中等强度和频率的连续脉冲(定时刺激, 持续时间20s,波宽2.0ms,强度2V,频率25Hz )刺激迷走神经,观察尿量变化。5. 静脉注射呋塞米1.25ml,观察尿量变化。6. 缓慢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单位,观察尿量变化。【实验结果】我组的原始数据s因素拥(绐药前一分钟)弟一分钟笄二分钟第三分钟第四分钟第五务钟生理M20ml0.5122117嘴葡葛搪SmL1387$0.01%去甲肾上t0.3nl113吠塞米:5m矿kg120212119蓟垂体旨叶素93379如激迷走神经122222某些因素对家慌尿楼生成的翌响全班数塞X 士 sn制笫一分即第二&伸隽三分钟第四分钟篥五糊0.6710. 413.

4、00 + 2.702.31.03*2. iti. r12. DO1.2r*5,160. 90 0. 495.80 + 5.37*8.20=6.19*7.劣士纨*5.60 + 3.27*5. E0: 2. %”D. 口1务去甲肾g6D. 3rd2.5O1J;5-2.03 + 0.892.0D+D. 892. 50 + 1.38g颂您586. 83 1.2922.57+24. 41 22.引士龙.可23.50 rlO. 43切 4.839.523. 33 7.15*垂枚后叶亲6IB. 75 + 3.43件士 F. 69*1.21 + 9. 27*D. 01+ 6.96*0. 21 士 7. q 产

5、1.75+4). 842.25 + 0.752.00104. 00 + 3. Bi9.50 13210. 25 13.97*表示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意义。*表示P0.05,在统计学上无明显意义。【实验讨论】:尿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 分泌作用。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而有效滤过压的高低主要取决 于以下三个因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1、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 加,有效滤过率增加,所以尿量增加。2、静脉注射葡萄糖,使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超过了肾糖阈,以致肾小管液 中葡萄糖浓度

6、升高,渗透压升高,对抗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增 加。3、去甲肾上腺素对a受体具有强大激动作用,使肾小球入球动脉收缩,是肾小 球毛细血管中血流量降低,滤过率减少,尿量减少,尿速变慢。但实验结果 与理论不符,可能是操作失误或存在误差,没有统计学意义。4、刺激迷走神经,使肾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影响尿的生成,主要是通过以下的原 理作用:(1)使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同时收缩,且前者收缩更明显,因 此,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肾小球滤 过率下降,使尿的生成减少。(2)刺激球旁器中的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导致 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释放增加,增加肾小管对氯化钠和水的重吸收。(

7、3) 增加近段小管和髓祥上皮细胞对氯化钠和水的重吸收。这些因素使尿量减少。 但是我们的实验结果与理论上不符,没有统计学意义。5、注射呋塞米,一方面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作用增强从而使尿量增加。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载体转运功能,抑制髓祥升支粗段Na+-K+-2Cl-同向转运, 使NaCl重吸收量减少,肾小管渗透压下降,尿液浓缩功能减弱,导致肾小管 对水的重吸收功能下降,尿量增加。6、注射垂体后叶素,增加了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了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结论】注射生理盐水后尿滴数增多;注射葡萄糖使尿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是 抗利尿激素,使尿量减少,但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可能实验误差引起。刺激迷 走神经理论上使尿量减少,但实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呋塞米抑制了髓襻升支粗 段对钠离子、氯离子个重吸收而产生强大的利尿效应。垂体后叶素含抗利尿激素, 使尿量减少。【参考文献】陆源林国华杨午鸣主编机能学实验教程(第二版)实验38尿 液生成的影响因素P183-184 (陆源 杨午鸣)张志雄主编 生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八章 尿液的生成与排出P155-1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