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课程考试卷(A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024627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课程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同济大学课程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同济大学课程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同济大学课程考试卷(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同济大学课程考试卷(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课程考试卷(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大学课程考试卷(A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济大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审核教师签字:命题教师签字:课号:14019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年级 姓名课名:口腔正畸学)、 期终考试( )专业得分考试考查:考查重考考试( )学号题类合计总分322444100得分一、名词解释(共计 32分,4 分一个)1. 个别正常合(英文名称: ):2. 面横平面或眼耳平面(英文名称:):3. 开牙合4. 牙齿的过度矫治5. 早期矫治6. 咬合重建7. 旋转中心8. 间接骨吸收二、简答题(共计24分,8 分一个) 1简述人体不同组织系统发育与年龄的关系。 2前牙深覆盖按病因机制可分为哪几类?3. 根据作用力类型简述早期生长

2、控制的常见治疗方法。三、问答题(共计44 分,第一题12 分,第二、三题每题16分)1. 在正畸拔牙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2. 试述下颌骨的三向生长?3 功能矫治器的作用原理、共同特点和适应症?07/08学年第一学期 2004级口腔医学本科生口腔正畸学(A 卷答案)一、名词解释(共计 32分,4 分一个)1. 个别正常合(英文名称: 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 ):凡轻微的错牙合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畴。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 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牙合。2. 面横平面或眼耳平面(英文名称:FH. Frankfort hori

3、zontal plane):由耳点和眶点连线组成。大部分个体在正常头位时,眼耳平面与地面平行。3. 开牙合开颌主要是上下牙弓及颌骨垂直象发育异常,具体表现在前段牙、牙槽和颌骨高度发育 不足,后段牙,牙槽或颌骨高度发育过度,或二者皆而有之。其临床表现是上下颌牙在正中 颌位及下颌功能运动时无颌接触。4. 牙齿的过度矫治 对错位严重且容易复发的牙颌畸形,在矫治过程中实行的一种有效预防复发的手段。牙齿的过度矫治可以减少矫治后复发的几率和程度。5. 早期矫治 儿童早期生长发育阶段,一般指青春生长发育高峰期前及高峰期阶段,对已表现出的牙 颌畸形,畸形趋势及可导致牙颌畸形的病因进行的预防,阻断,矫正和引导治

4、疗。6. 咬合重建 从矢状,垂直和横向三个方位设计好下颌的新位置,并在口内用牙合蜡将这一位置记录下来, 此过程称为咬合重建.7. 旋转中心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转动时所围绕的中心称为旋转中心。8. 间接性骨吸收 当矫治力过大时,骨吸收不在牙槽骨内面直接发生,而在稍远处发生骨吸收称为间接性骨吸 收。二、简答题(共计24分, 8 分一个) 1简述人体不同组织系统发育与年龄的关系。构成生物体的各部分或组织系统,不同时期并非以同样的比率生长发育,直到成熟均如 此。从脏器或组织系统的发育过程看可分为以下四型:(1)一般型(I型)包括肌肉、骨骼、身高、颌面部,均沿此型进行生长发育,呈 S 状进行。(2)神

5、经系统型(II型)表现为脑、脊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颅底的生长发育也属 于此型。在6岁左右可以看出发育达到90%,以后逐步发育完成。(3)性器官型(III型)以睾丸、卵巢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为代表,与神经系统相反,在青春期后显示明显的生长发育。(4)淋巴系统型(W型)以胸腺、淋巴等组织为代表,12岁左右达到顶峰,以后下降,20 岁左右达到正常人的数值。2前牙深覆盖按病因机制可分为哪几类?前牙深覆盖按病因机制可分为三型:1,牙型: 前牙深覆盖主要是因为上下前牙位置或牙齿的数目异常造成。如上下牙唇 向、下前牙舌向错位;或上颌前部多生牙或下切牙先天缺失,口腔不良习惯(包括吮拇 指、咬下唇不,张口呼吸)

6、等。此种深覆盖有局部牙齿原因造成,一般没有上下颌骨之 间以及颅颌面关系的明显不调。(3 分)2,功能型: 由于神经功能反射引起的下颌功能性后缩;也可由于合因素所致。例如 当上牙弓尖牙和后牙段宽度不足时,下颌在尖窝交错合时被迫处于后退的位置,形成磨 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盖。功能性下颌后缩,上颌一般正常,当下颌前伸至1 类磨牙关 系时,上下牙弓矢状关系基本协调,面型明显改善。(3 分)3, 骨型:由于颌骨发育异常导致上下颌处于远中错合关系。ANB角通常大于5度,典型的表现为安氏二类1分类错合。(2分)3. 根据作用力类型简述早期生长控制的常见治疗方法可分为:1. 利用肌功能力作为力源,对颌骨生长的

7、引导治疗(3分)2以口外力作为力源的口外力矫形治疗,分为a口外前牵引装置,主要有面框和改良颏 兜两种b 口外后牵引装置,常用有口外弓J钩头帽颈带c 口外垂直牵引装置,常用有头 帽,颏兜(5 分)四、问答题(共计44分,第一题12分,第二、三题每题16分)1. 在正畸拔牙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要结合拔牙的原则,然后正畸拔牙的数量、部位时应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 牙齿的拥挤度 每1mm拥挤度需要1mm的牙弓间隙解除,拥挤度越大,拔 牙的可能性越大。(4分)2. 牙弓的突度(1.5分)3. Spee曲线深度(1.5分)4. 支抗磨牙的前移(1 分)5. 颌面骨骼结构(2 分)垂直骨面型 高

8、角病例拔牙标准可适当放宽,低角病例拔牙要慎重。矢状骨面型6. 面部软组织侧貌(1 分)7. 生长发育(1 分)2. 试述下颌骨的三向生长?下颌骨的三向生长: 长度的增长下颌骨靠下颌支前缘吸收陈骨和后缘及外侧增生新骨而增加长度,可提供磨 牙的萌出位置。下颌骨外侧增生新骨、内侧吸收陈骨,可使下颌体的长度增加,且可使 两侧下颌角距离增加而向四周扩大。下颌骨的增长以磨牙区最多。(6分) 宽度的增长:下颌骨外侧增生新骨,内侧吸收陈骨可增加宽度。随着下颌骨向后生长,由于髁突随颞凹同时向侧方生长,可使下颌支宽度增加。 ( 5分) 高度的增长:下颌支高度的生长主要靠下颌髁突新骨的生长;下颌支喙突同时生长,使

9、下颌骨高度增加。下颌体高度的生长,主要是靠下颌牙齿萌出时牙槽突的增高及下颌骨 下缘少量增生新骨。(5 分)3 功能矫治器的作用原理、共同特点和适应症?功能矫治器的作用原理:(6分) 本身不产生任何机械力,而是利用矫治器本身引起的肌力、咬合力等通过神经反射,将此力 传递、消除或引导自然之力(即肌肉活动,生长,牙齿萌出等)来改变口颌系统的功能环境, 刺激生长发育期间儿童的颅颌面软硬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功能矫治器的共同特点:(5分)利用肌肉力影响牙齿骨骼。上、下牙列打开,咬合分离。下颌向前(或向后)移位。 吞咽时上、下唇紧密闭合。选择性改变牙齿的萌出道。适应症: (5分)适用于口面肌肉功能异常引起的

10、功能性错牙。最适用于青春生长迸发期前12年开始, 并持续整个迸发期。主要用于矫正长度不调,安氏II类、III类均可;还可用于矫正高度不 调,对深覆合矫治效果较好,也可用于开牙合。同济大学课程考试试卷(B卷)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审核教师签字:考试考查:考查重考考试( )学号命题教师签字:课号:14019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年级 姓名课名:口腔正畸学)、 期终考试( )专业得分题类总分3224得分三合计44100一、名词解释(共计32分,4分一个)1. 错合畸形(英文名称:):2. Angle第二类,第一分类错合(英文名称: ):3. 保持器4. 釉质脱矿5. 序列拔牙6. 差动力

11、原理7. 阻抗中心8. 直接骨吸收二、简答题(共计24分, 8分一个)1简述替牙期间的暂时性错合表现。2正畸拔牙的原则。3. 简述矫治中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因素。三、问答题(共计44分,第一题12分,第二、三题每题16分)1. 口腔不良习惯的常见类型和阻断方法。2. 复发的预防。3. 试列举出 10 项反映上下颌骨、牙齿及面部侧貌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常用 X 线 头影测量项目07/08学年第一学期 2004级口腔医学本科生口腔正畸学(B卷答案)一、名词解释(共计 32分,4 分一个)1. 错合畸形(英文名称:malocclusion):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

12、病、口腔不良习惯、 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之间的合关系异常、 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2. Angle 第二类,第一分类错合(英文名称: classH, division I, maloclusion ):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不调,下颌及下牙弓处于远中位置,磨牙为远中错牙合关系, 上颌前牙唇向倾斜。3. 保持器: 是一种在无法达到充分的自然保持时,为了保持临床矫治效果,防止复发而 应用的机械性保持装置,它分为固定和活动保持器两大类。4. 釉质脱矿:某些患者在使用固定保持器的治疗中或治疗后,可在牙齿的表面上,发现形 态不规则的白垩色斑,这就是釉质脱矿

13、。5. 序列拔牙在替牙合期,通过拔牙手段矫治严重牙列拥挤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即通过有序地拔除 乳牙,诱导恒牙萌出时进入到较好的牙合关系中,并通过最后拔除4 个第一恒前磨牙,达到 解除拥挤,部分阻断主要畸形的发生。6. 差动力原理1956年Begg介绍了差动力概念。当单根前牙与多根后牙之间使用交互微力(例如60g)牵 引时,前牙相对快速倾斜后移,而后牙几乎不动。如果较大的力应用于统一情况,则后牙趋 于近中移动,而前牙受阻。这实际是不同牙齿对同一力的“不同反应”,这就是差动力原理 的根本意义。7. 阻抗中心 在自由空间中物体的阻抗中心就是它的质心。在重力场中它就是重心。当力作用于一物体时, 该物体

14、周围约束其运动的阻力重心,称为阻抗中心。8. 直接骨吸收 在大小适宜的矫治力作用下,压力侧牙槽骨的吸收是内面直接发生称为直接性骨吸收。二、简答题(共计28分, 7 分一个)1替牙期间的暂时性错合表现: 正常情况下由于恒牙和乳牙大小不同,替换顺序等原因会产生一些生理性的暂时性 错合畸形,这些畸形可随年龄的增长和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而得到自行纠正。(2 分) 比如:上中切牙间隙且牙冠远中倾斜,这是由于在恒切牙萌出过程中恒中切牙萌出后,由 于恒侧切牙牙胚在萌出移动中压迫了恒中切牙牙根,使其牙根向近中移动的结果。同理 上颌恒侧切牙萌出时,牙冠向远中倾斜是由于恒尖牙萌出移位时压迫侧切牙牙根所致。(3 分)

15、暂时性深覆合,在混合牙列期,双尖牙完全萌出之前,切牙覆合较深,主要是双尖 牙尚未建合,第一磨牙萌出高度不足而使后牙牙槽高度不足。随着双尖牙、磨牙的萌出, 尤其是第二恒磨牙萌出后,后牙槽高度明显增长,前牙覆合就逐渐变为正常。(3 分)2正畸拔牙时应遵循拔牙的原则:(8 分)i. 对正畸拔牙应取慎重态度,决定是否拔牙要经过细致的模型和 X 线头影测量分析。可拔可不拔时尽量不拔牙,试验性治疗36个月后再决定。(2 分)ii. 尽量拔除病牙。拔牙前应在全口曲面断层 X 线对牙周膜、齿槽全面估计,并 确定是否存在埋伏多生牙、先天缺失牙、断根和弯根等,应尽量拔除病牙。(2 分)iii. 对称性拔牙的问题。上颌单侧拔牙应格外慎重,上颌中线如偏向一侧,将对面 形美观有较明显的影响,。下颌四个下切牙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