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01863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5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20题)1.()()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A.教育救助B.医疗救助C.贫困救助D.灾害救助正确答案:C2.()对大型户外广告界定,条幅在_米以上的可视为大型户外广告。()A.8B.10C.12D.15正确答案:B3.()秘书所涉及的沟通工作绝大多数()沟通。A.是与上司B.是与营销部门C.是与客户之间D.是人与人之间以及组织之间正确答案:D4.()工会可在原行业工资集体合同期满前()个月内,向企业方

2、书面提出重新签订或续订的要求,并发出协商要约。A.1B.2C.3D.4正确答案:C5.()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是建立在() A.发展性B.方向性C.科学性D.平 等与相互尊重正确答案:D6.()公益活动和()等是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主要方法。 A.目标管理B.听取汇报C.舆论引导D.检查评估正确答案:C7.()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根据()制定的。 A.法律B.宪法C.法规正确答案:B8.()行政处罚无效的依据有:() 。A.错误的行政处罚B.超越职权的行政处罚C.滥用职权的 行政处罚D.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处罚正确答案:D9.()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自哪年哪月起实施?A.11月B.9月C.

3、11月D.10月正确答案:C10.()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颁布时间及施行时间。()A.2014年2月21日2014年5月1日B.2013年3月11日2013年4月1日C.2014年2月11日2014年4月1日正确答案:A11.()2010年全市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指出,我市新时期引领民政工作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贴心民政B.为民民C.亲情民政D.民生民政正确答案:A12.()对在食品中掺用罂粟壳的不法制造商,应以什么罪来处理? A.引诱他人吸毒罪;B.欺骗他人吸毒罪C.贩卖毒品罪;D.教唆他人吸毒罪正确答案:B13.()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下列哪个机关不能再办理婚姻登记:() A.乡(镇)人民

4、政府B.街道办事处C.县(市、区)民政局D.省级民政部门正确答案:B14.()休假制度是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职工带薪年休 假条例的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己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天;己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天;己满20年的,年休假为()天。A.5,10,20B.10,5,20C.5,15,25D.5,10,15正确答案:D15.()()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A.国家保密局B.国家安全委员会C.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D.中央保密委员会正确答案:D16.()施工图中总平面图常用的比例为()A.1:100B.1:200C.1:500D.1:50

5、正确答案:C17.()下列不属于2012年新颁布的企业民主管理规定中规定的厂务公开内容是()。A.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B.招用职工及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C.企业年终奖颁发情况D.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及处理结果正确答案:C18.()()项不属于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内容。A.核定规划设计单位B.核定土地使用规划性质C.审核建设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D.核定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正确答案:D19.()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获取()提供便利。A.个人信息B.公共信息C.社会信息正确答案:B20.()以下不属于三方机制的特征的是()。A.主体独立B.民主协商C.权利平等D.互利互惠

6、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共10题)1.()机关、单位涉密人员管理制度主要包括()。A.资格审查和保密承诺B.分类管理和教育培训C.岗位交流和定期轮换D.绩效考核和奖励处分正确答案:ABD2.()新环境保护法第三十条中规定,引进外来物种以及()、和()生物技术,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A.研究B.利用C.开发D.使用正确答案:ABC3.()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它被称为银行的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力量,其主要职能是()。A.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B.发行人民币,管理货币流通C.经营货币信贷业务D.管理国库

7、正确答案:ABD4.()用工信息与求职者需求匹配的原则包括 ()。A.岗位信息与求职者求职愿望相适应B.求职者技能与求职者求 职愿望相适应C.用人单位与求职者求职愿望相适应D.求职者求职愿望与求职 者相适应E.求职者技能与岗位信息相适应正确答案:A5.()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和()负责。 A.科学性B.真实性C.准确性D.及时性正确答案:BC6.()请问公开招聘考试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业务能力B.招聘岗位所属的专业知识、技能C.与应聘岗位相关的专业素养D.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正确答案:ABC

8、D7.()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给予处分。 A.保密办主任B.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C.其他直接责任人D.领导班子成员正确答案:AC8.()( ),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A.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B.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C.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D.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正确答案:ABCD9.()新环境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A.统一规划B.统一标准C.统一监测D.统一的防治措施正确答案:ABC

9、D10.()我市住房公积金归集银行有哪些?()A.中行B.建行C.交行D.招行正确答案:ABD三.填空题(共10题)1.()自愿终生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在子女年满十四周岁以前,可以向()、或()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正确答案: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避孕方法可分为:()()。正确答案: 药物、工具和手术 3.()发现游商或者店铺在人行道上摆摊设点,应_。正确答案: 立即劝离 4.()妇女最佳生育年龄是()。正确答案: 2529岁 5.()临街建筑物的外观应当符合规划要求,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_。正确答案: 擅自改变 6.()建(构)筑物业主或者使用人应当确保建(构)筑物外

10、立面完好、整洁。临街的阳台、窗台、观景台、外走廊应当保持整洁,不得_影响市容的物品。正确答案: 堆放、吊挂 7.()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的重点对象是()。正确答案: 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 8.()艾滋病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正确答案: 性交、血液、母婴 9.()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的,由_没收其违法所得?正确答案: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10.()临街的商场、商店、餐馆等不得超出_摆卖物品或者进行其他经营活动。正确答案: 门窗、外墙 四.判断题(共5题)1.()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次日起生效。 正确答案: 错误 2.()对残疾人最大的尊重,就是像对待

11、健全人一样真诚、自然地与其交往正确答案: 错误 3.()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各类职业介绍机构要免费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正确答案: 错误 4.()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进行审查。正确答案: 错误 5.()就业指导员是在各级残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的正确答案: 错误 五.问答题(共5题)1.()劳动法是调整那些社会关系的法律?其重要作用是什么?正确答案: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主要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 (1)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调整劳动关系;(3)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市场经济

12、的劳动制度;(4)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正确答案: 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激励功能 3.()转移性收入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 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 4.()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包括那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正确答案: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内容涉及人员生活、娱乐等各方面,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落实社会保险待遇、开展党的组织活动、做好医疗保健、组织文体活动以及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等 5.()社会救助是指什么?正确答案: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依靠自身能力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公民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是保民生、托底线、救急难、促公平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