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施工工艺流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017640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施工工艺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消防施工工艺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消防施工工艺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消防施工工艺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消防施工工艺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施工工艺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施工工艺流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及消火栓系统1、工作内容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包括管道架设、管道保温、喷头及各类阀门等设备的安装及系统的调试。 2、工艺流程 管道架设-检查工程质量-管道水压试验-管道冲洗-隐蔽工程检查-施工配合-设备安装-检查安装质量-系统调试-工程检测-工程验收-竣工交接 3、施工方法 3.1管道架设:自动喷淋灭火及消火栓系统镀锌钢管的连接方式直径DN100的管道采用沟槽式连接件连接, DN100的管道采用丝接。为保证管道内的洁净,必须保证每根管道都应进行严格的系统冲洗和吹扫。管道布设完毕后,根据设计要求,管道外刷红丹漆进行标识。 3.2设备安装:吊顶部位的喷头采用闭式喷头下垂式和直立式安

2、装,消防栓箱距地1.1米墙壁安装。 4、施工技术措施 管道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施工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并已进行技术交底;对安装所需管材、配件和阀门等附件以及管道支承件、紧固件、密封圈等核对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规格型号、品种和数量,并进行外观检查;施工场地及施工用水、供电满足要求;施工机具已到场;与管道连接的设备已就位或已定位。施工人员应经技术培训,熟悉钢管的性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4.1管道安装:管道安装前应校直管子,并应清除管子内部的杂物;安装时应随时清除已安装管道内部的杂物。如需在镀锌管上开孔焊接时应提前预制,必要时管道两端采用法兰活接,焊接后做完清理防腐再安装。严禁在已安装好

3、的镀锌管道上开孔施焊。 4.1.1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设置柔性短管。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加设套管,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体厚度,穿过楼板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穿过卫生间或厨房楼板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管道的焊接环缝不得位于套管内,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4.1.2管道横向安装宜设0.002-0.005的坡度,且应坡向排水管;当局部区域难以利用排水管将水排净时,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当喷头数量小于或等于5只时,可在管道低凹处加设堵头;当喷头数量大于5只时,宜装设带阀门的排水管。 4.1.3管道安装时应先安装配水干管(立管)再安装水平管,管道安装应

4、平直,立管和水平管的连接应采用沟槽式管件,不应采用机械三通。 4.1.4管道支、吊架及防晃支架的安装:管道支吊架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牢固可靠。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下表的规定:公称直径(mm)253240507080100125150200250距离(m)3.54.04.55.06.06.06.57.08.09.511.04.1.5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装位置不应妨碍喷头的喷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与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与末端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750mm。 4.1.6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邻两喷头之间的管段设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一个,当喷头之间距离小于1.8m时,可隔段设

5、置吊架,但吊架的间距不宜大于3.6m。 4.1.7当管道的公称直径50mm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架不应少于1个,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 4.1.8管道试压:管网安装完毕,对支、吊架检查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后,隐蔽工程前,按规范要求,应对其进行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和冲洗;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管网内的空气排净,并应缓慢升压,达到30min,目测管网应无泄漏和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4.1.9管网冲洗应在试压合格后分段进行;冲洗顺序应按配水干管、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顺序进行。 4.1.10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强度试验和管网冲

6、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应无泄漏。系统测试完毕后,填写记录。 4.2阀门的安装 4.2.1阀门主要由水流指示器、信号阀组成,阀门安装前应仔细检查,核对阀门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填料及压盖螺栓,必须有足够的调节余量,并检查阀杆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卡涩现象和歪斜情况。法兰或螺纹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要保证两法兰端面相互平行和同心。拧紧螺栓应对称或十字交叉进行。 4.2.2安装报警阀时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然后根据设备说明书再进行辅助管道及附件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控制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报警阀组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备要求。 4.2.3水流

7、指示器安装时,应竖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应和水流方向一致;安装后的水流指示器浆片、膜片应动作灵活,不应与管壁发生碰擦。 4.3其它组件的安装 4.3.1水力警铃应装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墙上,且应安装检修、测试用阀门和通径20mm的滤水器。警铃和报警阀的连接应采用镀锌钢管,通径为20mm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0m;水力警铃安装应确保其动作压力不小于0.05Mpa。 4.3.2水流指示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4.3.2.1在管道试压冲洗后方可安装,应安装在分区控制阀后面的水平管道上。 4.3.2.2水流指示器的浆片、膜片应垂直于管道,其动作方向应和水流方向一致。 4.3.2.3安装

8、后的水流指示器浆片、膜片垂直于管道,不允许与管壁有任何摩擦接触,要求无渗漏。 4.3.3系统中的信号阀应靠近水流指示器前安装,与水流指示器间距不小于300mm。 4.3.4自动排气阀应在管道系统试压冲洗后安装于立管顶部或配水管末端,不应有渗漏。系统中安装的控制阀包括闸阀、安全信号阀、蝶阀等型号、规格,安装部位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安装方向正确、阀内清洁无堵塞、无渗漏,系统中的主要控制阀必须安装启闭指示。 4.3.5末端试水装置安装在系统管网末端或分区管网末端。4.4喷头的安装 4.4.1喷头应在吊顶板装完并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安装,安装时应采用专用扳手,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 4.4.2喷

9、头安装时,不得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并严禁给喷头附加任何装饰性涂层。 4.4.3有碰撞危险场所安装的喷头应加防护罩。 4.4.4当通风管道宽度大于1.2m时,喷头应安装在其腹面以下部位。 4.4.5不做吊顶的场所,当配水支管布置在梁下时,应采用直立型喷头;吊顶下布置的喷头,应采用下垂型喷头或吊顶型喷头。 4.4.6除吊顶型喷头及吊顶下安装的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且不应大于150mm。4.5室内消火栓安装 4.5.1消火栓箱应有明显标记,箱内组件完整,无明显缺陷。 4.5.2消火栓栓口的安装位置应能保证水带、卷盘与栓连接方便。 4.5.3栓口中心距

10、离地面高度为1.1m。 4.5.4栓口出水方向应向下或设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 4.5.5水带与水带接扣的连接应牢固可靠。4.6系统调试 4.6.1系统调试应在系统施工完成后进行,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4.6.1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已储备设计要求的水量。 4.6.2系统供电正常。 4.6.3消防气压给水设备的水位、气压符合设计要求。 4.6.4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内已充满水;干式、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内的气压符合设计要求;阀门均无泄漏。 4.7水源测试 4.7.1用压力表、皮托式流速测定管测定并计算室外水源管道的压力和流量,它们应符合设计要求。 4.7.2核实消防水箱的容积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11、是否有保证消防蓄水量的技术措施。 4.7.3核实消防水池的容积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规定,是否有保证消防蓄水量的技术措施。 4.7.4核实水泵结合器的数量和供水能力是否能满足系统灭火的要求,并通过移动式消防水泵的供水试验予以验证。 4.8消防水泵性能试验 4.8.1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启动消防水泵,达到设计流量和压力时,其压力表应稳定;运转中应无异常响声和振动;各密封部位不得有泄漏现象。以备用电源切换后,消防水泵应在1.5min内投入正常运行。 4.8.2以自动方式和手动方式启动稳压泵后,在其末端试装置开启放水的情况下,5min内应能达到设计压力,且压力表指针稳定。 4.9报警阀的性能试验 4.9.1湿

12、式报警阀:打开系统试水装置后,湿式报警阀应能及时动作,经延迟器延时5s90s后,水力警铃应准确地发出报警信号,水流指示器应输出报警电信号,压力继电器应能接通电路报警,并启动消防水泵。 4.9.2雨淋阀:打开系统试水阀后,干式报警阀的启动时间、启动点的空气压力、水流到试验装置出口所需时间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9.3对系统进行排水装置试验时,应将控制阀全部打开,全开主排水阀,按最大设计灭火水量做排水试验,并保持到系统压力稳定为止。若系统所排放出的水能及时进入排水系统,未出现任何水害,试验为合格。2、工艺流程管路敷设-系统布线-绝缘测试-设备安装-检查安装质量-系统调试-设备试运行-工程检测-工

13、程验收-竣工交接。 3、施工方法 3.1说明:本工程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图纸上未作要求的部分,一律按现行国家标准及相应规范进行施工,当设计图纸和国家标准均有要求时,当有矛盾时,按设计变更或国家标准进行施工。 3.2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人员熟悉本工程图纸及合同书、预算书,对重点部位绘制图以指导施工,进行技术交底,图纸会审,且在现场具备施工条件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劳动力的组织和配备、进度和现场情况采取灵活机动的组织形式,以满足施工需要,施工全过程严格按照现行国家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省、市的相应验收标准进行。 3.3管路敷设:根据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消防工程报警线路

14、采用穿钢管敷设保护方式。 3.4线路敷设:根据选用产品的不同确定线路敷设数量,设计要求系统内报警线路、消防广播电话线路均采用穿钢管保护方式。顶板至探测器、广播等部分的线路小于1.5米吊顶内穿金属软管保护。3.5设备的安装:探测器、扬声器吸顶安装;手动按钮等墙壁安装;各类模块根据所控消防外围设备可选择吸顶或墙壁安装;报警控制器落地安装。 4、施工技术措施 进场的设备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标牌及准用证,并及时取样,试验合格后,报建设单位及监理方同意后可通知使用。 4.1管路敷设 4.1.1 钢管明敷:管路敷设时要求做到所有箱盒位置准确,尽量减少管路中不必要的交叉,管内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且管内防腐保

15、护层应完好,使用的箱盒防腐层完整无损,使用的管材在弯制后不应出现裂缝,其弯扁度不大于管外径的10%,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 4.1.2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 4.1.3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4.1.3.1管子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时; 4.1.3.2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有1个弯曲时; 4.1.3.3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2个弯曲时;4.1.3.4管子长度每超过12m,有3个弯曲时。 4.1.4 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4.1.5 在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4.2线路敷设 4.2.1 线路在管内敷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