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改造方案的比选及施工质量控制完整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012840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路改造方案的比选及施工质量控制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老路改造方案的比选及施工质量控制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老路改造方案的比选及施工质量控制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老路改造方案的比选及施工质量控制完整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老路改造方案的比选及施工质量控制完整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路改造方案的比选及施工质量控制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路改造方案的比选及施工质量控制完整(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路改造方案的比选及施工质量控制完整(完整版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老路改造方案的比选及施工质量控制裕腾建设集团唐伯翠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道路交通运量迅猛增长, 既有公路、 城市道路 等旧路加宽加铺改造工程也随着大量的付诸实施。对旧路进行通常可采用软弱地基处理、 基底清淤换填、旧路路堤台阶开挖、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和加筋土路堤、土工织物防渗 和排水、改良土高强路堤和轻质路堤、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防裂层或增大加铺层厚度等工程 技术措施。关键词 :旧路加宽加铺改造、软弱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土工合成材料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运量迅猛增长,既有公路、城市道路等旧

2、路加宽加铺改造工程也随着大量的付诸实施。对旧路进行加宽加铺改造时要特别注意:新旧路 基间的不均匀沉降以及新路基的塑性累积变形对路面结构响应的影响,新旧路基间的刚度差异对路面结构响应的影响,面层反射裂缝的防治等。为此,在旧路加宽改造工程的实施之前必须进行先期的方案试验研究。通常可采用软弱地基处理、基底清淤换填、旧路路 堤台阶开挖、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和加筋土路堤、土工织物防渗和排水、改良土高强路 堤和轻质路堤、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防裂层或增大加铺层厚度等工程技术措施。本文结合蓬 莱东路加宽改造工程的实施,提出旧路加宽综合处治方案设计时的几点考虑。1。蓬莱东路试验路路基加宽方案设计的比选1.1 蓬莱东

3、路试验路的基本概况 蓬莱东路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经济开发区东区蓬朗镇内,蓬莱东路沿线地势平坦,其地质条 件主要属于第四纪沉积层 ,地表土多为粉质中液限黏土和中液限黏土、 并间有弱碱性盐渍土 的交错分布 ,其下为圆砾土、 砂砾土和粉质黏土。 地表排水不良 ,土壤含水量较大, 对路基的 稳定性与工程施工均有较大的影响。1.2 试验路路基加宽方案设计根据蓬莱东路现有路况、 水文地质条件和可用的地方材料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路基刚 度差异、不均匀沉降、侧向滑移和防水防渗的影响。经技术经济分析,分别在单侧和双侧 加宽地段各选择了一个试验路段,共设计了 7 种方案进行试验研究。其中 ,单侧加宽试验路 位于K0

4、+ 600K0+ 900 ,共3种方案;双侧加宽试验路位于 K0+ 100K0+ 400,共4种方案。1 。 2。 1 基本处治措施 基底清淤与换填旧路修筑时因就地取土而在路基边坡外侧形成了沿路线走向约1。5m深的积水沟,沟底堆积了大量的淤泥。 因此,必须彻底清除边沟内的淤泥以提高路基基底强度,减小由此而造成的新旧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 .边沟清淤后换填天然砂砾,砂砾层顶面需高出常水位20cm以上 ,并在其上设置 3的横向排水坡以利排水 . 台阶开挖与构筑为增加新旧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在填筑前须先将旧路路基边坡面开挖成台阶状 .单侧加 宽部分第一级台阶宽 350cm,高100cm,其上三级台阶的宽

5、 槁均为150cmK 100cm。双侧加 宽部分均开挖成宽 120cm,高分别为120cm、80cm、80cm的三级台阶。旧路路基单侧加宽方案方案一(S1):二灰填筑方案,即:基底换填天然砂砾 土工网 天然砂砾 粉质土 土工网 粉质土 二灰。在路基顶面以下1。0m范围内采用粉煤灰:熟石灰 =0.9 : 0.1 (质量比)的比例均匀拌 和后填筑 ,以构成轻质路堤 .二灰作为轻质路堤填料具有很好的工程性质:其后期强度高、 整体稳定性好,能够有效地减小新旧路基间的刚度差;其自重荷载小,能有效地减小路堤因自重荷载作用而产生的压缩变形,对确保路基的容许工后沉降非常有利。方案二(S2):三层土工网方案,即

6、:基底换填天然砂砾 土工网 天然砂砾 粉质土 土 工网 粉质土 土工网 粉质土。土工合成材料(本试验路用土工网)加筋路堤不仅可以增强新旧路基间的整体稳定性,而且还可以使新加宽路基的强度和刚度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可有效地减小新旧路基间的 刚度差异。土工合成材料还具有减小新加宽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和侧向位移的作用,从而使 得路基横断面上的沉降趋于均匀。方案三(S3):两层土工网方案,即:基底换填天然砂砾 土工网天然砂砾粉质土 土工 网 粉质土。根据工程实践经验, 当路堤填方高度低于 4.0m 时,在新加宽路基中可只铺设 2层土工 网。但考虑到行车荷载在新旧路基结合部的局部荷载作用和路基顶部可能产生的滑

7、动对路 面的剪切作用 ,故在 S2 方案中铺设了 3层土工网以进行对比试验。1.2。 3 旧路路基双侧加宽方案方案一(D1):粉质土填筑方案,即:基底换填天然砂砾粉质土 不透水土工布 粉质 土 不透水土工布。在粉质土路堤的内部和顶面各铺设一层不透水土工布,可起加筋和隔离防渗的作用。 由于不透水土工布的加筋作用可增强新旧路基间的整体稳定性好,减小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由于不透水土工布的隔离防渗作用, 可防止垫层砂砾料的陷入 ,并能防止雨水浸入对路基的 破坏,同时也可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路堤自身的压缩变形 .方案二 (D2) :粉煤灰填筑方案,即:基底换填天然砂砾粉煤灰 二灰 不透水土工布。D2 方案

8、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差,采用粉煤灰 二灰的轻质填料填筑路堤,不仅可以降低 新路堤自重,减小路堤的压缩变形,而且还可以提高新路堤的强度和刚度,并可减小路基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塑性累积变形。轻质填料路堤同时起到了减小新旧路基间刚度差异和不 均匀沉降的作用,从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上来看,是旧路加宽方案中较为理想的一种综合 处治措施 .方案三( D3 ):砂砾填筑方案,即:自基底换填至整个路堤全填天然砂砾。 由于天然砂砾的渗水性填料,可以很好地将浸入路堤中的雨水排出,同时天然砂砾也 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 ,有利于减小新旧路基间的刚度差, 并可减小路基在行车荷载作用下 的塑性累积变形。但天然砂砾由于自重较大,使

9、得地基和路堤可能在自重荷载作用下产生 较大的沉降和压缩变形,从而造成新旧路基间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方案四 (D4 ):二灰填筑方案 ,即:基底换填天然砂砾 粉质土 二灰 不透水土工布。D4 方案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好,采用粉质土 二灰的半轻质路堤,可使高新路堤的强度 和刚度得到部分提高,并能减小一部分路堤的压缩变形和塑性累积变形,可作为与其它加 宽处治方案的对比试验。2. 旧路加宽的地基沉降与路基稳定性分析 在旧路加宽改造中,地基沉降和路基稳定性分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沉降的处理就是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加速因新修路基而引起的地基沉降,或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路基由于剪 切变形而产生的侧向位移,从而减小路基的

10、工后沉降。对于稳定性的处理则必须增大新修 路堤及地基的强度,提高其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由均质粘性土填筑的路堤的稳定性根据 Fellenius 滑动圆弧法进行分析, 路堤坍塌破坏 时,其滑动面为一曲面,假定其为圆弧形,圆弧滑动面的位置用4。5H法确定。土工合成材料的加筋作用按在常规的圆弧稳定分析方法中增加一个拉力的办法进行考虑,把加筋力作 为水平力施加于滑动土体,来计算其稳定性和确定加筋层数。在旧路加宽改造工程中 ,由于新旧路基的固结程度不同, 将会导致路基的横向不均匀沉降,从而造成路面的开裂破坏 .因此,必须准确掌握加宽路基的最终沉降量及固结度,并验 算其剩余沉降量是否满足工后沉降量的要求 .

11、在沉降分析中, 可假定旧路路基下的地基已趋 于完全固结 ,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新加宽部分路基的地基总沉降量 .3. 旧路加宽的路基土压缩变形分析 路基土在其自重和路面结构等静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主要表现为土体的压缩变形,可通 过室内试验测定土的相应变形指标,选取适宜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路基土的应力 状态,从而得到路基与地基的总变形量、不均匀变形量、不均匀变形范围以及变形与时间 的变化关系等控制指标 .在路基土压缩变形的有限元法分析中 ,将新填筑的路基土视为弹塑性材料, 采用邓肯非 线性模型 .而将旧路路基视为弹性材料, 将土工织物视为线弹性材料, 按平面应变问题求解 其中,路基和地基采用平面四

12、边形等参单元、土工织物采用接触面单元、路面结构层采用 弹性梁单元进行模拟,假定土工织物与土体的界面间无相对位移,采用如此所示的有限元 分析模型。4。路基土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塑性累积变形的探索分析 路基土作为一种非线性弹 塑性变形体,在行车荷载作用下除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会 产生部分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会随着行车荷载作用而逐渐累积, 在行车道中央轮 迹带范围内的路基土所承受的荷载较大, 荷载作用次数也较多 ,因此产生的塑性累积变形也 较其它位置要大,从而导致路基的不均匀变形。路基土塑性累积变形可采用如下的计算方法:沿深度方向将路基土划分为若干个子层 ,运用三变量塑性应变方程分别计算各个子层

13、的塑性应变;根据路基土某一子层塑性应变的大小和厚度得出该层的塑性变形;采用分层总和法将不同深度处各子层的塑性变形 累加得到路基土顶面某一点处的塑性累积变形;综合考虑水平方向不同位置荷载在同一 计算点所引起的塑性变形的叠加 ,得出路基土顶面某一点的最终塑性累积变形。因此,可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进行路基土的塑性累积变形的分析.S p=ES jp = EEe ijphl= Qaljda )m (Nl fj bhi (i=1,2,n j=1 , 2,p)式中:S p计算点处路基顶面总的塑性累积变形 ;fj 第j个轴载作用位置,fj代表轴载在该位置出现的概率,共有p个作用位置;S jp第j个作用位置处的轴

14、载在计算点处产生的塑性累积变形;i -第 i 个计算子层 ,hI 代表该子层的厚度, er is代表该子层土的静态抗压强度,共分n个子层;e ijp处于j位置的轴载在第i个计算子层内产生的平均塑性应变;e ijd-处于 j 位置的轴载在第 i 个计算子层内产生的平均偏应力;Ni 代表第I个车道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a,m,b 回归系数 ,称为永久变形参数。计算深度取决于容许误差的大小,可通过控制应力比(e d/ d s的衰减程度来确定。如可采用应力比(e d/d的衰减至10%时的深度作为计算深度。如果取固定的计算深度和等层 厚可使计算得到简化经过这样处理得出的计算结果仍能够满足要求。5. 旧路

15、加宽试验路的观测测试在旧路加宽改造工程中需进行必要的现场观测测试,以便掌握地基和路基的沉降与变 形,以及路基土体内应力状况。在试验路单侧加宽段的每个横断面均埋设了6 对沉降板和土压力盒,双侧加宽段各埋设了 5 对沉降板和土压力盒 .沉降板的埋设位置是根据观测总沉降量、分层沉降量和横向不均匀沉降的要求来确定 的。埋设在天然原地面的沉降板主要用来测量地基的沉降量;埋设在加宽路基不同高度上 的沉降板,主要用来测量新路基自身的分层沉降量;埋设在新路基横断面表层不同位置的 沉降板,主要用来测量新路基表层的横向不均匀沉降。土压力盒均埋设在沉降板的一侧, 可用来了解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及路堤填筑完成后的土压力变化状况、沉降与土压力间的相 互关系等。6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一)、土方工程1 、推土机清除耕植土:路基土不得采用腐殖土、垃圾土或淤泥土,不得含有杂草、树 根和农作物残根等杂质,在路基施工前,用推土机先去除 30cm 耕植土 .2、挖机挖土:开挖时经常保持有效坡度的斜面,利于自然排水,防止下雨积水。当土 较硬时,挖土前先将表层硬土翻松 ,松土的面积不宜太大,能配合装土、运土、填土即可。3、人工辅助挖机挖土 :在机械操作不方便的场地,人工辅助进行开挖。4、管道槽挖机开挖:沟槽开挖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进行,机械开挖至基底离设计标高 2030 厘米时 ,人工开挖至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