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01173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师积极地心理品质包括:乐观、开朗、自信;优良的个性品质;情感丰富;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利用气质的积极方面控制气质的消极方面;乐于并善于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完成教育工作。教师时常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一方面可以使多种内脏功能得到正常发挥,有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学生也会从与老师的交往中受到影响和感染,逐渐形成这种良好的心境,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与同学交往。所以,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自身积极地心理品质呢?认为应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丰富心理学知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内在动力,对一个人的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的心理素质好,并且能够多了解一些

2、心理学知识的话,他就不会把学生因考试焦虑引起学习成绩下降说成是学习态度问题,就不会把学生性格内向说成是不向老师暴露思想。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和积极的引导来代替对学生的担忧和责斥。二、学会欣赏自己自我欣赏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良好习惯,更是一种境界。作为育人的园丁,老师以自己的人格和生活方式影响着学生。老师的自我感觉,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自信,老师应首先自信;要欣赏学生,老师更得先欣赏自己。每天你都在欣赏自己中度过,你的心情永远阳光灿烂,你的眼睛和话语里透露出的是自信和信任,是对孩子们由衷的爱,这也是最真挚、最伟大的人类之爱。三、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难以避免。但是

3、怎样对待挫折,对挫折情境的耐受力如何,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有的教师能忍受挫折,即使是遭受严重的挫折,也能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有的教师则稍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从此颓废沮丧下去;有的教师虽能忍受工作上的挫折,却不能忍受家庭不睦所带来的创伤,等等。能忍受挫折的打击而保持自身人格完整与心理平衡,这是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从理论和生活经验中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不可避免。应当面对现实,并尽力克服面临的挫折情境,激励自己在挫折和失败后,再接再励,不断进取,自觉培养耐受挫折的能力。教师积极地心理品质的自我培养,要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丰富知识,正视自己、锻炼意志,掌握调节方法等方面下功夫,保持健康的心态,为幼儿做楷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