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19204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006530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1920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1920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西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1920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西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1920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西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1920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1920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全州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1920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州高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2016.10出卷人:蒋玉保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这说明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 .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B .建立了以血缘尖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C .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 . “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2.赵太后会见齐国使者问道:“岁(收成,年景)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 ”使者不悦道:今不

2、问王而问岁与民,岂不先贱而后尊贵乎?”赵太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与赵太后的思想相近的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人心之得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3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群体的仁”。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 .老子B.墨子c.荀子D .韩非子4.秦律廐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具而不令赔偿。这一规定主要说明

3、了(A .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B .秦律规定覆盖面广C .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D .秦铁农具储备充足5.对于“焚书坑儒”事件,唐代司空图曾写道: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 ”明朝李贽却说:(李斯建议焚书)大是英雄之言,当。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 是()A 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相互矛盾,故均不可信B司空图的生活时代更加接近于秦朝,故可信C.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对历史人物不必苛求D .历史评价具有差异性,这是正常的历史现象6. 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

4、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A.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需要B .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C .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D 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7. 据东汉崔臺记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将之,下种挽楼,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若为该材料配图,合适一幅是(&史料记载:“ 687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人名)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主要是因为它违反了(A .诏令须经起草和审议的程序B .诏令须由枢密院

5、负责的规定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9 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5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10.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下列图片说明了屛斗手摇翻车d专筒车D 符合了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16. 19世纪60年代,法国开始实行改革,例如议员可得到请愿权利,官方“公报”公布议会辩论记录,废除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法律等。1870年4月,元老

6、院受到削弱,变为普通上院。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期的变化意味着(A工人的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B民选议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C.元老院的政治地位无足轻重D .皇帝的专制统治进一步巩固费门单&:万两17.“中绪29年至盲统3年、为中国政府奖励力7时代”光绪33年农工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1000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该材料可以反映(A等级制度的强化B .民族工业的产生C.买办阶层的壮大D .贱商观念的变化18.阅读欧洲运入中国白银数量图。图示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A .在与欧洲贸易中占优势B 被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自然经济总体持续发展D 新经济因素获得大量原始积累1

7、9. 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审涉外并兼理中国案件。法院由上海知县担任主审,一名外国领事担任副审列席审判,审判程序一如西方。这一现象A .终结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B 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殖民地性质C.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D .标志近代中国领事裁判权开始丧失20. 棉花种植、棉纺织业在历史上占据过重要地位。下列与之相尖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 . 1771年,近代机器大工业在英国棉纺织业中谑生B . 1787年美国宪法对议员选举的规定,满足了种植园主的诉求C .辛亥革命后,纺织业中心从长江下游逐渐向南向东发展D . 19281932年间,苏联棉织品的产量增幅小于汽车产量增幅21

8、 有观点认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 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帮凶的过程。从这一观点出发,对下列历史现象评价最高的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护法运动D北伐战争22. 据统计,1894年中国国内市场的粮食流通量(包括运到通商口岸供出口的部分)比1840年增长约60% 0 1890年经上海、天津两地周转的国内米谷运销量比1869年增幅高达百余倍。这体现的实质问题是近代(A .人口增长扩大了粮食的需求量B .运输条件改善加快粮食流通C东南沿海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 .粮食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增强23. 在青年杂志创刊时,陈独秀向读者声明:批评时政,

9、非其旨也。”那么,其旨在A .推动思想启蒙B .鼓吹政治革命C.倡导文学革命D .宣传马克思主义24. 下面是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1936年日记节选:“12月22日抵西安后,我与张、杨进行了讨论。,委员长说,倘若共产党服从他如同他们之服从总理,他将同意:,抗日容共联俄;,”,“12月25日我督促周(指周恩来),必须让委员长即速离开,(委员长)所允诺之一切均会履行。,我们(指与蒋一道),4时30分抵洛阳。”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B .中国共产党积极斡旋C国共两党从内战走向和平D 日本侵华威胁日益加剧第n卷(非选择题,共52分)25.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

10、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尖系,互相尖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这就是诚材料三16

11、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 “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8分)(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2、,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门分)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尖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 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楚,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工人阶级从切身经历中认识到:全部归属于 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资本家,导致了

13、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人的天赋权利。英国一些思想家、政治改革家 科贝特、伍勒韦德等人坚决抨击现实社会的不平等。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 萨斯、法国社会学家圣西门、孔德等人。他们一致认同,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摘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评材料中尖于工业文明的观点。(

14、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铸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及榷酒等一系列经济统制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御史大夫桑弘羊开宗明义地讲,是因为对匈奴战争“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 ”摘自于传波汉代盐铁官营再评价材料二不言而喻,官营盐铁业,对于规模一般很小的私营盐铁业来说,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以铸铁柔化处理技术为例,杨宽先生便明确指出:到西汉中期以后,由于冶铁业实行官营,这种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但工艺比较成熟,而且分布地域遍及全国。盐铁官营后,汉武帝巡行全国,“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盐铁收入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司马迁对他(桑弘羊)的理财曾给予高度评价,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桑弘羊自己强调指出:令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摘自晋文桑弘羊与西汉盐铁官营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原因。(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盐铁官营”政策在当时的作用。(9分)历史参考答案(第二次月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