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99748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课 观潮磨课计划语文学科校本课例研究计划学校名称宁阳县华丰镇才慧希望小学学 科语文群组名称宁阳县华丰镇梅村中心小学语文1组研修组长周建课例研究模式基本式课例名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目标任务1、使参训老师学会如何从自然景观的描写中找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落脚点。 2、群组老师熟练掌握“基本式”的校本教研方式,通过运用“三次备课两轮打磨”,体会一个完整的教学研究案例的打磨过程,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开展观课、评课和总结反思,让群组教师在磨课过程中成长。3、基于“构建生本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研究主题,通过课例研究,使语文课实现两个转变,向“关注学生的学”

2、和“学生语言实践活动”转变。研究问题1、如何根据学生基础,确定观潮一课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2、如何引导学生把“前置性学习”落到实处,真正为生本高效课堂打下基础?3、如何设置课堂情境,使学生融入到课文中去,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说明事项1、语文教学中,选准语言文字学习点非常重要。观潮选自赵宗成、朱明元的喜看今日钱塘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研究问题。2、

3、前置性学习阶段,充分发挥预习提纲的作用。3、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应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搭建一个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平台。4、按照“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要求,依照对文本的解读和学情分析,进行教学设计,并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及时上传材料并实施研讨。研修组员之间加强相互学习研讨,通过观看课例和其他磨课资料,分析课例中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上课人王倩参与教师(变式课例,请写清分组)分工流程:1、制定详尽的磨课计划。(全组成员)2、第一次备课(王倩)3、备课研讨,修改教案。(全组成员)4、第二次备课(王倩)5、上课(王倩)6、分工观察,发布报告(苗秀红)7、课后

4、评议。(全组成员)8、第三次备课(王倩)9、发布总结反思(全组成员)课例研究起止时间7月26日至9月30日校本课例研究预期成果1、借助这次磨课,教师之间形成一个交流互动的学习氛围,在相互切磋中成长,进步培养团体协作精神。2、全体磨课教师深刻理解“生本高效”的内涵,做到以生为本,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理念,努力实现语文高效课堂。3、在磨课过程中,群组成员人人参与,发表见解,使三次备课两轮打磨进步明显,观课评课更加科学,群组成员能熟练掌握“基本式”的校本教研方式,课例打磨效果显著。4、以本次磨课为契机,探究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的方法,切身体验课例研究的基本流程,使老师们进一步提升解读文本的能力和自身专业发展能力,实现生本高效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