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基地简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99543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个基地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个基地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个基地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个基地简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王山柑橘生产示范基地马王山柑橘生产示范基地,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南桥村四组,面积110亩,橘树3850 株,年产量385吨。该基地是宜都蜜柑集团土老憨柑橘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 按照现代橘园的标准建设的示范性基地。南桥村委会与32名柑农(橘树6600株)集体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后,合作社以每株柑橘 18元的价格,年租金11万元,再与村委会签订了租赁15年的经营合同。在取得土地经营 权后,合作社投资60万元,按照品种良种化、树体独立化、树势中庸化、植保绿色化、施 肥配方化、保果主动化、水分节制化、栽培省力化的八化标准,对橘园进行全面改造。实施 了密改稀、大枝修剪、土壤改良等提高柑橘产量,提

2、升柑橘品质的技术措施。硬化2.5米宽 的运输道路2公里,田间作业道10条1.5公里,配置了太阳能杀虫灯、沼液微灌池、有机 肥发酵池、药液配比池等生产设施。目前该橘园已建设成高标准、科技型的示范基地,对全 市柑橘产业发展、新技术的推广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燎原柑橘生产示范基地燎原柑橘生产示范基地,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南桥村四组,面积120亩,橘树4200株, 年产量420吨。该基地是宜都蜜柑集团土老憨柑橘专业合作社,通过租赁的方式,按照现代 橘园的标准建设的示范性基地。合作社与红花套镇福利院,以每年租金2.5万元,签订了租赁15年的经营合同。在取 得土地经营权后,合作社投资85万元,按照品种良种化

3、、树体独立化、树势中庸化、植保 绿色化、施肥配方化、保果主动化、水分节制化、栽培省力化的八化标准,对橘园进行全面 改造。实施了密改稀、大枝修剪、土壤改良等提高柑橘产量,提升柑橘品质的技术措施。硬 化2米宽的运输道路3公里,田间作业道20条2公里,配置了太阳能杀虫灯、沼液微灌池、 有机肥发酵池、药液配比池等生产设施。该橘园已建设成高标准、科技型、原生态观光旅游、 橘树认养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南桥柑橘生产标准基地南桥村共有柑桔面积2500亩,柑桔年产量7000吨以上,柑桔已成为该村经济的支柱产 业。该村围绕柑桔产业,着力推广十个一的技术措施,加强柑桔生产管理,狠抓柑桔产品加 工,组建柑桔产业合作社,

4、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了一村一品发展。南桥村以精品果园生产农户为核心,由生产、经营管理、科技人员按照加入自愿、管理 民主、盈利返还的原则组建了宜都市红花套柑桔产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统一建设标准化生 产基地;统一实施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严格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统一组织生产投入品并加 强监管;统一宜都蜜柑商标注册和产品包装、广告发布和市场开拓;统一组织销售社员产品; 统一申报、认证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著名商标, 提升产品品牌。八卦山柑橘生产标准基地八卦山柑橘生产标准基地,位于宜都市高坝洲镇,曾经是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山坡。2009 年,在省“双低改造”项

5、目支持下,宜都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对八卦山土地资源综合治 理,将过去的荒坡野地建设成生态高效的节水农业示范区,呈现出环境园林化、设施现代化、 水利工程节水化的现代生态农业新气象。项目核心示范区面积13.3平方公里,包括大战坡、 陈家岗、白洪溪、青林寺4个村。开发梯田7000亩,新建沟渠72196米,修复沟渠30716米, 新建水池82个,整治堰塘46 口,硬化道路26公里,晴雨路35公里,台阶路17354米、桥涵 462处,毛石护坎34000立方米,架设电力线路4000米,安装太阳能频振灯130个,铺设 双轨软索柑桔运输线300米。项目区内水、田、路、渠、沟得到综合改造,采用喷灌、微灌

6、等节水灌溉技术,形成雨水利用系统。同时推广猪沼果”模式,组建合作社,建立长效管理 机制。项目全部建成后,10万亩优质柑桔产量将达到25万吨,优质果品达80%以上,亩平 收入3000元一5000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过万元。成为以土地资源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2009年11月5日,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来到八卦山柑桔基地,对宜都国土部门所做贡献充 分肯定,高度评价,称赞宜都保护土地,利用土地成果好,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红花套柑橘生产标准基地红花套村地属宜都红花套镇,滨临长江,与宜昌市仅一江之隔。318国道穿境而过,到 沪蓉高速入口仅需两分钟。红花套村是多条公路交汇中心,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捷。 该村下辖7个自然组,全村共有3733个村民,1076户农户,外来常住人口 700多人,有中 员137人,村两委班子6人。近年来,该村借助镇积极招商引资的契机,凭借便利的区位优 势,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脱颖而出,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在我村“安家落户”。此外, 该村素有“万亩桔乡之称,桔园精品园的建设也成为该村一道亮丽的自然风景线,共有柑桔 标准园5000余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