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99413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一、 医药研发发展情况(一)医药研发流程介绍药物研发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和精细化的系统性工程,一款创新药的研发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通常而言,一款创新药的研发流程包括药物发现、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和后续的药品审批与药品等阶段。药物发现阶段是新药研发的初始阶段,侧重于确定潜在有效候选药物,以便进一步进行研究开发,过程包括靶点发现与验证、靶点功能研究、早期成药性评价及潜在药物筛选与优化等。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经验,一般而言,超过一万种进入药物发现阶段的化合物中仅可筛选得到约250种化合物进入到下一阶段。非临床阶段是指在实

2、验室条件下,通过对药物发现阶段获得的候选药物分别进行实验室研究和活体动物研究,以观察化合物对目标疾病的生物活性,评估该候选药物对人类的潜在用途。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生物分析研究、药理药效研究、药动药代研究、安全性和毒理学研究及IND申报服务等。在进入到非临床阶段的约250个化合物中,一般仅有5个左右化合物能成功通过本阶段并向相关监管当局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以获准开展临床试验。新候选药物取得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批准后,方可进行涉及对人体安全性及有效性测试的候选药物临床阶段开发。临床阶段一般包括临床试验(I、II、III期)、临床生物分析、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现场管理和患者招募及NDA申报服务等,其中

3、临床试验(I、II、III期)作为本阶段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新药进行广泛的人体试验,评估其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对人体的安全影响。在前述进入到临床阶段的5个左右化合物中,一般仅有1个能成功通过本阶段并进行后续申请。候选药物通过I至III期临床试验后,会进行NDA申请,获得相关监管当局审批通过后,新药方可推广,并在后进行持续的安全监控。(二)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ContractResearchOrganization)是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根据新药研发流程,CRO企业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药物发现、非临床

4、阶段、临床阶段。提供包括但不限于靶点发现与确认、靶点功能研究、早期成药性、潜在药物筛选与优化、生物分析、药理药效、药动药代、安全性和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监测、现场管理(SMO)、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等服务。药物研发包括从药物发现到对候选药物进行测试所有过程,以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并进入医药市场。它还包括获得批准后的研究,以进一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一过程成本高、复杂、风险大、耗时长,至少需要10年时间,投资超过10亿美元。药企研发面临的长期性、高成本、低成功率等特征促进了CRO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医药企业可借用的一种外部资源,CRO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一支

5、具有高度专业化和具有丰富经验的研究队伍,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新药研发费用,从而帮助医药企业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研究和低成本的投入。二、 全球CRO行业市场概况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医药外包服务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随着国际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医药行业刚需属性的大环境向好,全球医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带动制药企业对外包服务的需求,为CRO行业发展带来充足的市场空间。根据数据,2021年全球医药市场总额达到14012亿美元,2017-2021年的复合增速为38%,预计2026年将达到17971亿美元,2021-2026年的复合增速为51%。随着

6、国际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医药行业刚需属性的大环境向好,全球医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带动制药企业对外包服务的需求,为CRO行业发展带来充足的市场空间。根据数据,2021年全球医药市场总额达到14012亿美元,2017-2021年的复合增速为38%,预计2026年将达到17971亿美元,2021-2026年的复合增速为51%。三、 医药研发行业概述医药外包服务行业(CXO)是依附于药物研发、生产的外包产业链,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CRO(合同研究组织)、CMO(合同生产组织)、CDMO(合同定制生产组织)、CSO(合同销售组织)等多个细分子行业,贯穿药品生命周期的全流程。其中合同外包服务机构

7、(CRO是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根据新药研发流程,CRO公司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药物发现、非临床阶段、临床阶段。四、 经济波动对医药研发行业的影响CRO/CDMO企业服务于医药行业,而医药行业尤其是新药研发市场易受经济波动影响。在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全球主流制药企业都削减了医药研发支出并推迟了新药开发进程以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财务压力,全球医药市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这导致了CRO/CDMO企业的订单数量也相应出现了下滑,整体业绩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虽然目前全球医药行业整体已回暖,但不排除未来国际经济再次出现大幅

8、度波动时给医药行业带来冲击的可能性。五、 生物分析服务细分行业概况(一)生物分析服务简介生物分析是指利用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配体结合法等技术对生物基质(如血清,血浆,尿液,脑脊液等)中的目标物(如药物、代谢产物、蛋白质、多肽等大小分子)进行定量分析。在制药行业中,生物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如药代动力学、毒代动力学、一致性评价、生物利用度、药效动力学等。在许多非制药的研究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如法医学分析、兴奋剂控制和鉴定、用于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定性和定量分析等。生物分析涉及药物研发多个生命周期,是药物研发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不同的研发阶段,其服务内容略有不同。在药物研发的早期

9、阶段,生物分析起到对候选药物的筛选和优化作用,中期则致力于帮助开发合规测试方法,后期确保药物质量、判断是否放行。(二)生物分析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2017年,中国生物分析服务市场规模约为21亿元人民币,并于2021年增长至40亿元,2017年至2021年的复合增速为182%。预计中国生物分析服务市场规模于2026年将达至113亿元,2021年至2026年的复合增速为229%。六、 早期成药性细分行业概况(一)早期成药性简介药物早期成药性评价属于药物开发进程中早期药物发现阶段对先导分子进行早期药效学研究,以及药代动力学特性和安全性的评价,以初步评估这些活性化合物是否具有最终能够被开发为药物潜能的研

10、究过程。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通过尽早的评价活性化合物的成药性可以协助药企以较小的成本和最快的时间选择有较好成药性前景的候选化合物实施进一步的开发,或早期终止对成药性前景差的药物的后续研究开发,达到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降低研发成本的目的。(二)早期成药性市场规模及预测2017年,中国早期成药性市场规模约为12亿元人民币,并于2021年增长至48亿元,2017年至2021年的复合增速为408%。预计中国早期成药性市场规模于2026年将达至167亿元,2021年至2026年的复合增速为284%。七、 研发支出稳步上升,推动CRO行业增长2016-2021年,在全球医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提升,也为新药研

11、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数据,2020年全球医药研发投入达到2048亿美元,2016-2020年的复合增速为69%,预计2025年将达到2954亿美元,2020-2025年的复合增速为76%。2016-2021年,在全球医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提升,也为新药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数据,2020年全球医药研发投入达到2048亿美元,2016-2020年的复合增速为69%,预计2025年将达到2954亿美元,2020-2025年的复合增速为76%。八、 全球医药研发重点领域分析全球医药在研临床试验集中在少数顶级机构或企业中。据ClinicalTrials数据显示,目前全球262301件临

12、床试验中,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数量为76059件,已完成138302件,暂停及撤回7133件,终止临床试验14778件。76059件临床试验中涉及研发机构或企业共12709家,其中临床试验数量Top50机构或企业共有临床试验27059件,占总量3558%。Top100机构或企业共有临床试验38796件,占总量5101%。肿瘤是在研药物临床试验中最多适应症。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指出,到2035年,全球肿瘤患者可能达到2400万人,在20年间增加近五成,肿瘤防治面临严峻挑战。在新药研发中肿瘤在研临床试验数量达到9543件,占据所有适应症首位。正在进行的76059件临床试验中肿瘤、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疾

13、病、免疫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共有在进行中临床试验36263件,占在研临床试验总数4768%。罕见病临床研究快速发展。正在进行的76059件临床试验中罕见病相关研究共40968件,其中前临床试验数量Top100疾病共有临床试验26016件,Top100疾病中肿瘤相关细分疾病共55种,相关临床试验共18871件。另外骨髓增生/纤维化临床试验1261件,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538件,呼吸系统疾病468件,贫血相关疾病397件,血友病329件。生物药发展已迈入黄金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球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据cortellis

14、数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全球处于临床到上市阶段的生物药共4747个,与化药数量比例已缩小至1:134。目前约有470个生物药物处于临床III期,全球范围内近两年有望上市批准的生物药有242个,其中疫苗72个,单抗药物33个。Sanofi、Amgen、DaiichiSankyo和Merck公司各有5个药物处于上市申请阶段。主要的适应症为流感、类风湿性关节炎、丙型肝炎、非胰岛素糖尿病、以及银屑病和肿瘤等。全球已上市生物药品中康感染药物占比最多,但处于临床在研的生物药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巨额研发投入,全球医疗器械快速发展。据Evaluate统计,2016-2022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研发投入年化

15、增长率CAGR为37%,到2022年达到335亿美金。目前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体外诊断是最大的细分市场。细分市场占比超过5%的子行业包括体外诊断、心脏、影像诊断、骨科、眼科、整形六大细分领域。行业领军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行业领军地位,世界前25位的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额合计占全球医疗器械总销售额的60%,短时间难以打破。人工智能+新药研发。药物研发工作者会利用高通量筛选的方式无限扩大筛选对象以期邂逅目标化合物,提高药物发现的机率。由于不断试错的成本太高,越来越多的药物研发企业开始引入人工智能开发虚拟筛选技术,以取代或增强传统的高通量筛选过程。药物研发企业通过运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系统,能在医药

16、研发过程中减少人力、时间、物力等投入,降低药品研发成本。同时基于疾病、用药等建立数据模型,预测药品研发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副作用等。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不断整合,药物研发企业有望在新药研发过程中显著地实现去风险,保守估计每年将节约大概260亿美元的研发成本。同时,还将提高全球医疗信息领域的效率,节约的成本价值超过每年280亿美元。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可以应用在药物开发的不同环节,包括新药开发、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预测、构建新型药物分子、筛选生物标志物、研究新型组合疗法等。从全球的情况来看,人工智能辅助药物研发的公司比例相对较高,在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失败率高等为特点的药物研发现状影像下,产业发展的需求量大,可达到千亿级的市场。Atomwise,人工智能用于新药有效性/安全性预测。成立于2012年的Atomwise是一家药物挖掘与人工智能结合领域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初创公司,Atomwise的核心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